陆军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环境体系构建

2017-03-25 03:13胡利民
装备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训练场地蓝军训练场

胡利民, 冯 林

(1. 装备学院 训练部, 北京 101416; 2. 77156部队)

陆军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环境体系构建

胡利民1, 冯 林2

(1. 装备学院 训练部, 北京 101416; 2. 77156部队)

为解决陆军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环境体系构建问题,运用军事训练“五要素”基本原理,分析了组训者、受训者、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对训练环境的需求,提出由综合演训系统、战场仿真系统、训练场地系统、模拟蓝军系统构成的陆军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环境体系结构,具体阐述了各组成系统的构建方法和构建内容。

陆军;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环境;体系构建

2015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军事战略》,其中在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中明确要“构建实战化训练环境”[1]。陆军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环境正是针对陆军在高寒山地训练条件下的具体应用,既要紧扣“近似实战”,围绕实战构建高寒山地训练环境,以实战的标准为标准,随实战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实战化训练环境的根本属性;又要“服务训练”,具备支撑陆军高寒山地训练的环境条件,能够充分发挥训练功能作用摔打磨炼部队,确保有效开展实战化训练。为此,从军事训练构成要素[2]出发,构建重点突出、功能齐全的,满足陆军部队训练需求的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环境体系。

1 综合演训系统构建

综合演训系统是为保证组训者完成组训任务,发挥好组训作用而体现组训环境的系统。主要由导调控制、辅助评估、管理保障3个分系统构成,分别对应着组织实战化训练的“训”“考”“保”3个基本功能,为组训者提供全面的组训环境。

1.1 导调控制主导

导调控制是组训者对军事训练的导演、调理、指挥和控制,在军事训练中起主导作用。(1) 要建立能力突出的导控机构。通常由部队首长担任导演,负责确定训练课题,审定训练方案,组织指挥训练;根据训练需要设置红军调理组、蓝军调理组以及各种训练保障小组,辅助决策指挥;选派专业对口、能力突出、精于导调的人员担任一线调理人员,为导调控制提供有力支撑。(2) 要配备功能齐全的导控系统。以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等硬件系统为支撑,以联合导控系统、地理环境信息系统、实兵交战模拟系统、复杂电磁环境信息系统等软件系统为平台,实现导调作业、训练态势实时显示、训练情况精确监控、训练结果量化评估、训练过程回放等多种功能。(3) 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导控方法。以随机导调为主、计划导调为辅,减少计划导调对参训双方实战能力发挥的限制,增加战场情况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提升参训分队的战场应急应变能力。

1.2 辅助评估督导

辅助评估是衡量训练效果,查找训练问题,促进训练水平改善和提升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3个过程:(1) 信息采集处理。采取系统自动采集或人工采集的方式,获取兵力对抗行动、火力对抗行动、支援保障行动、战损数据结果以及违规行为等相关信息,通过导控系统进行信息处理。(2) 问题复盘研讨。充分发挥导调人员和导控系统的作用,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对单兵、班组、分队的战斗、协同、指挥等训练情况进行全面复盘研讨,查找存在问题,剖析原因,制定改进对策,促进参训分队训练水平的提高。(3) 成绩裁决评定。采取态势回放、数据分析、战术运用评价等方法,通过系统或人工裁决,就不同层次的训练对象、各个战斗环节以及各个战斗要素的训练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准确衡量参训分队的训练水平。

1.3 管理保障促导

管理保障是导控机构为确保整个演训系统的正常运行而进行的管理保障工作,其目的是促进综合演训系统的功能发挥。(1) 导控机构管理。平时管理以开展日常工作为主,主要包括完善实战化训练环境,筹划参训分队训练,加强自身管理训练等;训时管理以组织指挥参训分队开展实战化训练为主,严格落实工作标准,全时全程参与和保障分队训练。(2) 技术保障。计算机系统保障负责搭设计算机平台、安装调试应用软件、子系统接入等工作;通信系统保障包括训练演习通信和日常通信,建立导演部和导调机构、调理人员之间,导演部和参训分队之间,以及导演部和各保障分队之间的通信联系。(3) 勤务保障。一般包括警戒保障、卫勤保障、生活保障等内容,由导控机构负责组织筹划和具体协调,由所在训练基地和参训分队共同协调完成。

2 战场仿真系统构建

战场仿真系统是为增强受训者战场体验、营造逼真战场而体现受训环境的系统,是对真实战场的模拟重现,目的是为参训分队开展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提供逼真的战场境况。步兵分队作为陆军的基本作战单元和高寒山地作战的一线力量,与其他分队相比,在作战中最直接、最真实地面对高寒山地战场环境。如美国陆军要求快速准确地模拟出近似实战的各种训练环境[3],成立“国家训练中心”专门为合成营训练提供逼真的自然环境[4]。根据陆军高寒山地作战环境特点,战场仿真系统可分为开设自然环境、布设人工设施、构设电磁环境、常设模拟交战。

2.1 自然环境近似

高寒山地自然环境,是构设陆军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环境的关键所在。没有相似自然环境的支撑,训练环境构设将无法达到“近似实战”的要求。因此,必须以高寒山地地形为依托。(1) 在高山峡谷密林地形、高原宽谷地形和高原盆湖草甸地形上开设,满足陆军在不同高寒山地环境的实战化训练需求。(2) 在主要作战方向上开设,满足陆军在对应任务方向上相似作战环境的实战化训练需求。(3) 依托现有高寒山地训练基地或场地开设,通过一定的优化改造升级,满足陆军实战化训练要求。

2.2 人工设施真实

人工设施主要是指作战双方为利于各自作战,布设在战场内的各类人工修建的设施,主要包括防御工事和前沿障碍。其中,防御工事包括防御哨工事、防御支撑点工事、防御地域工事三类,障碍设置包括铁丝网、地雷、火障等。(1) 在布设原则上,要严格遵守作战对手山地防御思想,注重在山垭、隘口、高地等要点构筑支撑点环形防御工事;注重在反斜面构设阵地用于曲射武器发射,在山顶或向敌斜面设置火力点;注重在支撑点之间布设雷场。(2) 在布设内容上,要严格按照作战对手战场实际进行布设,尤其要关注对手的新增战场设施,确保工事障碍布设无漏项。(3) 在布设标准上,严格按照工事和障碍的真实材质修筑,道路构筑按照预定展开区域的道路条件构筑,确保战场的真实性。

2.3 电磁环境复杂

电磁环境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要标志和现代作战必须面对的作战环境。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的电磁环境,主要包括电磁模拟、电磁监测和电磁控制,基本通过配发相应的指挥方舱来实现。(1) 电磁模拟,利用相关设备,模拟发射敌方的短波、超短波等通信干扰信号,为受训分队提供电磁干扰信号环境。(2) 电磁监测,对训练环境内的各种通信信号和通信干扰信号进行监测,实时掌握电磁环境态势。(3) 电磁控制,对训练环境的电磁强度、频率等参数进行调整控制,以满足训练需要。电磁环境构设应根据导控机构的要求,针对不同训练课题、训练科目和训练对象,动态生成战场电磁环境和电磁态势,为陆军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实战化训练创造条件。

2.4 模拟交战逼真

模拟交战环境是对敌我双方激烈交战场面的模拟,主要通过模拟交战装备和模拟交战氛围来实现。模拟交战装备的种类和型号取决于受训分队的武器装备,例如陆军轻型高机动步兵分队与陆军摩托化步兵分队相比,编制武器种类较多,与之相适应的模拟交战装备就比较丰富。模拟交战装备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陆军武器装备的模拟,如轻武器模拟终端、步战车模拟终端等;另一类是导调所需的装备,如调理枪、校准仪、装弹采集器等。在模拟交战氛围上,主要是通过声、光、电等手段,以及模拟和化妆等技术实现,提高交战环境的逼真性。

3 训练场地系统构建

训练场地系统是为满足训练内容教学需求,提供全方位训练场地而体现教学环境的系统。陆军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场地应突出高寒山地适应性和恢复性训练功能,优先满足步兵分队高寒山地实战技能教学需要,主要包括基础训练场地、技术训练场地、战术训练场地。其中,基础训练场地主要用于恢复和夯实基础训练,战术训练场地主要用于单装备、单兵种作战能力的恢复和提高,战术训练场地则主要用于综合作战能力提升。

3.1 基础训练场地

基础训练场地主要用于单兵基础训练科目。在训练环境中设置基础训练场地,与陆军部队驻地的训练场建设有一定重复,但却有其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为陆军高寒山地参训分队提供适应性训练和恢复性训练场地,特别是对于驻扎内地的任务分队,能够起到过渡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为参训分队中基础训练薄弱人员提供补差训练场地,及时弥补不足,有利于受训分队作战能力的整体提高。适应性训练场地应重点建设体能训练场、障碍训练场、心理行为训练场,用于参训分队恢复体能,适应高寒山地气候环境,克服不良心理行为。补差性训练场地重点建设战术基础训练场、轻武器训练场、核生化防护训练场等,用于基础战术动作的个别补差和巩固等。

3.2 技术训练场地

技术训练场主要用于训练单个装备的操作使用。与基础训练场相似,技术训练场地在陆军部队驻地同样存在,也同样兼具适应性训练以及补差训练的功能。技术训练场地的建设取决于参训分队的类型及参训装备的种类。一方面,技术训练场地建设必须使所有兵种专业和武器装备具备必需的训练场地;另一方面,技术训练场地建设必须考虑多兵种、多专业、多装备给场地建设带来的高要求。技术训练场地建设,要结合陆军兵种专业分队类型进行,必须具有针对性。以轻型高机动步兵营为例,其技术训练场地建设应当包含以下两类:一类是以作战保障兵种为主的兵种专业训练场地,包括通信兵专业训练场(室)、侦察兵专业(综合)训练场、工程兵训练场地等;另一类是以轮式车辆和火炮为主的装备训练场地,包括自行火炮驾驶和射击训练场地、反坦克导弹训练和射击场地、装甲车辆驾驶训练场地等。

3.3 战术训练场地

战术训练场是陆军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环境的核心场地,必须高标准建设。根据训练目的不同,战术训练场地可分为三类。(1) 分队战术训练场。主要用于各级分队战术演练,以训练战斗流程为主,一般无敌情顾虑,不进行实弹射击,以单方训练为主,目的在于搞好分队与分队之间、兵种与兵种之间、指挥员与分队之间的协同。应当根据现有训练场地建设标准,选择与预定战场地形相近的场地进行建设。(2) 实兵对抗训练场。具有更先进的信息化辅助训练设备和接近实战的地形、工事、障碍等,在该场地上进行的实兵对抗训练相当于预定作战的预演。其建设工作要充分考虑陆军所属武器装备和配属武器装备的战斗性能和战斗需求。(3) 实弹射击训练场。是陆军组织进行实弹检验的场地,在实兵对抗训练场的基础上,设置有各类靶标供实弹射击使用,参训分队进行单方检验射击。其目标构设要在满足对手战术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实战的规律进行随机布设,遵循目标的移动规律、隐显规律,并与演训系统相结合,具备自动评判功能,实时反映训练情况。

4 模拟蓝军系统构建

模拟蓝军系统是为适应训练方法的实兵对抗形式,培养真实对抗对手而体现对抗环境的系统。各国军队普遍重视“假想敌”模拟蓝军建设,应通过对作战对手的模拟、建设、训练和使用,实现编成、装备、战法、养成的全方位模拟,建设逼真的模拟蓝军,满足陆军实兵对抗训练的需要。

4.1 蓝军编成

陆军高寒山地模拟蓝军编成,应突出模拟主要作战对手。(1) 在人员编配上力求对等。一般按照作战对手相应部队或分队的编成进行对等模拟,也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模拟蓝军编成以适应红军部队或分队的对抗需要。(2) 在功能用途上力求多变。模拟蓝军担负的对抗任务是多样的,需要根据不同训练科目,担负侦察、袭扰、阻击、警戒等多种角色,具备完成多样化对抗任务的能力。(3) 在能力素质上力求过硬。模拟蓝军的军官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骨干要具备较强的组训能力,士兵要具备较强的战斗能力,既要满足模拟蓝军对抗需要,也利于加强模拟蓝军日常建设。

4.2 装备构成

模拟蓝军使用的武器装备要尽量与对手保持一致,但通常无法使用相同的武器装备,主要通过模拟实现。(1) 对等现有武器替代,即用我军同类型的武器替代对手的武器,如用我军的自动步枪代替对手的自动步枪。(2) 相似火力武器替代,即用我军相似的火力武器代替对手的武器,如用我军的自动步枪代替对手的狙击步枪。(3) 仿真器材模拟,即在既无法用对等武器替代也无法用相似火力替代的情况下,用仿真器材进行模拟,主要起到示意的作用,如用模拟器材模拟对手车辆。(4) 虚拟装备导调,即在上述3种方式都无法完成,且在训练中需要用到的武器装备,利用导调的手段虚拟实现,如卫星过顶侦察等。

4.3 战法组成

战法模拟是模拟蓝军的主要模拟内容,根据作战对手的战斗任务和参战规模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包括进攻防御的基本观点、战斗队形和战斗实施步骤等。进攻防御观点主要体现在对模拟蓝军的指挥和使用上,模拟蓝军的指挥员必须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战斗队形是模拟蓝军在实战化训练中的直观体现,要严格按照其战术要求进行排兵布阵,在对抗训练中严格执行;战斗流程要抓住关键战斗环节,对于非关键战斗环节,如组织战场开进等,可视对抗训练需要进行模拟。

4.4 行为养成

模拟蓝军的行为养成主要是指按照对手的生活战斗习惯进行塑造,是确保模拟蓝军“神似”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充分了解模拟对象的民族习俗、生活习惯,准确掌握战时生活安排,尽量做到对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的模拟;修建集作战、生活、娱乐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地堡群,完善配套设施,真实模拟对手的阵地生活;按照对手的作战训练科目开展训练,提高单兵战斗能力,掌握对手的战斗技能,养成相一致的战术素养,确保模拟蓝军神形兼备。

5 结 论

陆军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环境体系的综合演训系统、战场仿真系统、训练场地系统和模拟蓝军系统,分别满足了组训者、受训者、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对训练环境的具体需求,奠定了陆军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环境体系的建设基础。各系统既自成体系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陆军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环境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实战化训练环境体系结构

References)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军事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1.

[2]吴铨叙.军事训练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158-159.

[3]刘鹏.美国陆军实战化训练特点分析[J].外国军事学术,2014(7):8.

[4]荒原.欧文堡:美国陆军“国家训练中心”[J].现代军事,2002(5):17-19

(编辑:李江涛)

System Structure of Real-combat Training Environment forArmy simulating High & Cold Mountain Region

HU Limin1, FENG Lin2

(1. Department of Training, Equipment Academy, Beijing 101416, China; 2. 77156 Troops, China)

In order to build a real-combat training environment system simulating high and cold mountain region, the paper us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five elements” to analyze the training environment demands which include trainers, trainees, training contents and training methods. It proposes a battlefield training environment system structure which is composed of integrated training simulation system, training site system and simulated blue army system and illustrates the way to build these systems and the content of each component system as well.

army; high & cold mountain region; real-combat training environment; system structure

2016-10-26

胡利民(1965—),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军事教育训练。

E13

2095-3828(2017)01-0043-04

A DOI 10.3783/j.issn.2095-3828.2017.01.010

猜你喜欢
训练场地蓝军训练场
最强蓝军之钢铁洪流(上)
最强蓝军之钢铁洪流(下)
2021年5月18日,美空军一架HH-60G战鹰准备在内华达训练场着陆
你不懂“蓝军”
欢乐训练场
消费者视野下商业性羽毛球训练场地经营模式探索
?如何合理安排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场地、器材、时间
音乐能力训练场
新蓝军,新气象
武装泅渡训练安全问题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