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菊
【中图分类号】R65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2--01
1痔的定义和发病机制
痔是指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根据痔所在部位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脏腑本虚,兼因久坐久立,负重远行,或长期便秘,或泻泄日久,或临厕久蹲,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醇酒厚味,都可致脏腑功能失调、风湿燥热、下迫大肠、瘀阻魄门、淤血浊气、结滞不散,筋脉懈纵而成痔。日久气虚、中气下陷、不能摄纳则痔核脱出。《醫宗金鉴》云:“痔疮形名亦多般,不外风、湿、燥、热、邪。”指出脏腑虚弱是痔病发生的基本因素,感受风湿燥热邪气是痔病发生的重要原因。[2]
2辩证分型
风伤肠络型: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湿热下注型: 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气滞血瘀型:肛门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脾虚气陷型: 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回纳,需用手法复位。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少,便溏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3手术方法
手术治疗适用于Ⅲ期内痔、保守治疗无效的Ⅱ期内痔、结缔组织性外痔、血栓性外痔、混合痔。手术方式的选择应以最大程度清除病灶,最小程度损伤肛管皮肤为原则。
痔结扎:该法适用于Ⅱ、Ⅲ期内痔。
痔套扎:该法适用于Ⅱ、Ⅲ期内痔、混合痔的内痔部分。
痔吻合器环形切除术:也称痔脱垂经吻合器直肠下端黏膜环切术,简称PPH。该法由于手术既切除了直肠粘膜脱垂带,又阻断了直肠末端动静脉的终末吻合支,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对环形内痔、以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严重痔脱垂、脱肛等都有着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外剥内扎术:该法是治疗混合痔的经典术式,此方法能有效地保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防止复发,减少术后大出血,无肛门狭窄等后遗症。
4术后并发症
痔疮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肛门疼痛、肛门出血、肛门坠胀、肛门水肿、肛门狭窄、便秘、尿储留、感染等症状,以上症状均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如何减轻、缓解、及早消除以上症状,护士应针对患者的症状,采取具体方法。
4.1 肛门疼痛:术后脉络损伤,局部经络阻滞,气血凝滞不畅,不通则痛[3]。轻者可以忍受不需特殊处理。严重者可影响休息,也可诱发尿潴留、便秘、甚至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妥善处理术后疼痛可增加病人舒适度,有利疾病恢复。
4.1.1 观察患者疼痛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4.1.2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音乐。
4.1.3 避免肛周挤压、牵拉。便后清洁肛周,使用柔软纸巾蘸干,防止皮肤破损,保持清洁干燥。
4.1.4 遵医嘱物理治疗,中频理疗取内关、合谷、承山、长强等穴。
4.1.5 给予按摩或针灸,取足三里,承山等穴位可起到止痛作用。
4.1.6 耳穴压豆:患者取坐位,取耳穴(单耳):交感、神门、大肠、直肠下段、肛门等。在所取穴位贴压王不留行籽,用拇指、食指指腹对捏,由轻及重,直到患者两耳出现发红、发热、酸胀甚至疼痛的感觉, 2~5分钟/次,2~3次/日,留置3~5天换对侧。
4.1.7 中药熏洗、坐浴:便后用强力安肛(主要成分黄柏、白芷、五倍子、冰片、血竭)熏洗后坐浴3分钟,每次40~100毫升,用热水稀释3~5倍。
4.1.8 换药时动作要轻柔,可用龙珠软膏(主要成分麝香、冰片、牛黄、珍珠)覆盖,保护创伤面,减轻疼痛。
4.2 术后出血:痔疮术后出血,也有虚实之分。中医有“虚则正气虚,实则邪气实”之说。实证多由于湿热或热毒之邪郁结下焦肠中,热邪过盛,迫血妄行则出血、便血。证见血量较多,色红或深红,脉数,舌红,苔黄,另有口渴、口臭等症状。虚症多由中气下陷,气不摄血所致。证见血色较淡,脉细弱,舌淡或边有齿印,苔白,另有气短、乏力、心悸、面色不会等症状。
4.2.1 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24h内,嘱患者24小时内不宜过早下床活动,卧床休息,改变体位动作宜慢,以免引起疼痛和出血。留在肛门外线端及油沙不可用力牵拉,以免引起出血。
4.2.2 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等及时汇报医师,协助处理。创面 渗血可用凡士林纱布填塞压迫或用桃花散或云南白药外敷止血。
4.2.3 嘱病人大便时不能强弩或时间过长,便后应用强力安肛稀释后熏洗,洗毕可外用龙珠软膏适量,避免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4.2.4 术后出血患者应禁食,控制大便,防止再出血。可内服裸花紫珠胶囊,或内服中药汤剂止血(宜温服或凉服)。止血后以补气养血中药调治。中医认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可服用独参汤。
4.3 便秘:由于术后伤口疼痛,有的患者恐惧大便而不敢多食,或因出血后津液亏虚致肠液干枯,或老年患者肾气不足,气阴两虚等均可引起便秘[4]。
4.3.1 调整饮食结构,荤素搭配,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饮水以利排便。晨起饮温水不少于500毫升,无糖尿病患者可饮蜂蜜水,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
4.3.2 指导患者腹部按摩,一般选晚上入睡前或晨起时,顺时针沿结肠方向按摩,每次10分钟。
4.3.3 穴位按压:取天枢、胃俞、足三里、中脘、支沟、曲池、合谷等穴。按 5~10分钟,使之有明显酸胀感,可促使大肠蠕动,有助于排便。
4.3.4 针刺疗法: 取穴支沟,气海,承山,合谷,曲池等穴。
4.3.5 艾灸:坐浴后,创面用艾条温和灸 15分钟,灸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创面,每日早晚各一次,直至愈合。或艾灸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4.3.6 脐疗:取行气通便贴一贴贴于神阙穴,重者6~12小时更换,轻者12~24小时更换,便通即停。
4.3.7 耳穴贴压:取直肠、大肠、脾、胃、内分泌、皮质下、三焦等穴。
4.3.8 使用潤肠通便药,如开塞露肛塞,痔康片(金银花、大黄、黄芪、槐花、地榆)内服。
4.4 尿潴留: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痔疮患者罹病日久,下焦湿垫壅滞膀胱,使膀胱气化不利而致。术后尿潴留多因麻醉抑制排尿反射,病人精神紧张、恐惧,伤口疼痛而抑制副交感神经致膀胱逼尿肌松驰无力,尿道括约肌张力增高,或是由于术后体位限制及不习惯在床上排便等因素而引起。
4.4.1 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给予舒适体位。
4.4.2 诱导疗法: 排尿时听流水声或在小腹部热敷或坐浴以缓解膀胱括约肌痉挛,用温水冲洗会阴。
4.4.3 术后 8 ~10h 排尿困难者,应首先检查肛门敷料填塞是否过紧,如过紧可取出敷料,减轻张力,有利排尿,但要密切观察肛门口有无渗血,防止局部出血。
4.4.4 针刺法[5]: 患者仰卧位,局部常规消毒。选用合适的毫针,针关元、中极穴,针尖呈45角向下斜刺,得气后捻转提插,针感向下传导至会阴部。再针双侧阴陵泉、三阴交,得气后大幅度捻转。留针30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4.4.5 穴位按摩: 取中极、气海、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等穴。
4.4.6 耳穴贴压:取脑、肾、膀胱、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
4.4.7 艾灸:取关元、气海、中极等穴。
4.4.8 药熨:取气海、关元、阴陵泉等穴。
4.4.9 可给予车前子泡茶饮。
4.5 肛缘水肿:术后肛缘水肿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受到损伤,微循环和淋巴回流障碍引起的[6]。
4.5.1 术后48小时吃半流质或流质,尽量避免大便,以免引起肛缘肿胀。
4.5.2 观察水肿程度,周围皮肤完整性,有无破溃、出血等。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避免久站、久坐。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久蹲及努挣。
4.5.3 以芒硝30克煎水熏洗,每日1~2次,或用五倍子汤或苦参汤加减熏洗坐浴。坐浴时间不宜过长,再外敷消痔膏或黄芩油砂以促进水肿消退。
4.5.4 以50%硫酸镁或10%高渗盐水纱布湿敷,每日1次。
4.5.5 内服清热散结胶囊(主要成分千里光)以清热解毒,散结止痛。
4.5.6 艾条薰灸法:患者薰洗后取侧卧位,暴露肛门,距创面4~6cm处烘薰, 1 天2次,每次10~15分钟。
4.5.7 微波治疗仪治疗[7]:微波能降低局部组织和结缔组织的张力,缓解肌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还具有穿透力,可以使辐射的局部内外一起受热。照射伤口30分钟,1天2次。
5术后出院指导
5.1 劳逸结合:正常的劳动和休息有助于气血疏通,增强体力,不会致病,只有在过劳、过逸的情况下,才能成为致病因素。若久站、久坐、久蹲或过度安逸缺乏活动,可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失调,大便干燥,而使痔疾加重。因此,嘱患者出院后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并安排适当的运动和休息,按时起居,劳逸结合,使气血调和,运行正常,利于早日康复。
5.2 饮食:风伤肠洛证:宜清热凉血食品,如绿豆、苦瓜、芹菜、马蹄等;湿热下注证:宜清热利湿食品,如菜花、赤小豆、绿豆、薏苡仁、小米等;气滞血瘀证:宜理气活血食品,如山楂、木耳、桃仁、番茄、黑米等;脾虚气陷证:宜益气养血食品,如茯苓、山楂、薏苡仁、鸡肉等。
5.3 情志:可以用说理开导法,解惑释疑法,五行相胜法。指导患者解除焦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4 排泄护理 :养成每日排便的良好习惯,忌久蹲、久坐、努责。天气寒冷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引起腹泻,腹泻不利于疾病的恢复。便秘者平时多饮水,每日晨起饮用 1 杯淡盐水,以润肠通便。每日晨起或睡前做腹部顺时针按柔10 分钟,以促进肠蠕动,促使排便。
5.5 肛周清洁:每日便后用清水清洗肛周,再用中药熏洗坐浴,注意水温防烫伤,坐浴后用中药药膏涂抹伤口促进伤口愈合。擦肛周用柔软纸,动作轻柔,穿柔软内裤,勤换洗。
5.6 提肛运动:出院后2~3个月坚持做提肛运动,防止肛门狭窄。具体方法是:吸气时向上提收肛门,屏气不动,再呼气,缓慢放下肛门,全身放松,3~5秒后再重复以上动作。做15~20次,每天2~3次。
6讨论
有效的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有利于预防和治疗 术后并发症,促使创面的恢复及伤口的愈合,对提高患者的生活的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意义。中医护理运用中药熏洗坐浴,中药外敷、中药肛塞,中药内服等,加上传统的中医操作,如耳穴压豆,穴位按摩,脐疗,针灸,艾灸等对防治术后并发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伯虎.大肠肛门病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53.
[2]王奎平,邬丽珠.痔病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浅识[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5):25.
[3]王琦,房秀梅,张红.中医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37~747.
[4]戴桂娥.痔疮手术后便秘的相关因素及中医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9:69.
[5]罗忠文.针灸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67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1):35.
[6]张东铭.痔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4~255.
[7]韩敬蓬,管芝玲.PPH吻合器治疗痔疮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5,26(7):575.
[8]董霞.痔疮的护理,河南中医药学刊[J].2001,1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