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仪
摘要:江苏省于2015年10月开展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医院药品按零差率销售,提高了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了部分检验项目及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医院一方面要结合医改的要求调整收入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医院财务及价格管理。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以加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医药价格综合改革;财务管理;价格管理
一、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后效果
(一)医疗收支结余减少,减少的主要原因药品加成收入取消,医疗服务收费弥补不足,政府财政投入不能完全补偿医院因药品零差率减少的合理收入。
(二)病人医疗负担明显下降,门诊病人医疗负担基本不变,住院人次平均费用与住院床日收费水平较前年降低,住院病人的医疗负担显著下降。
(三)检验、大型设备检查上年同期对比增减幅度:磁共振人次上升,门诊住院人均费用下降;x线计算机体层人次上升,门诊住院人均费用下降;彩色多普勒超声人次上升,门诊住院人均费用下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象人次上升,门诊住院人均费用下降;检验费人次上升,门诊住院人均费用上升,检验、大型设备检查价格下降后,价格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故人次明显上升。
二、市公立医院价格综合改革,建议公立医院自身运行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
(一)前公立医院支出结构的基本特征是“高物耗、低人力”,随着药品零差率政策的实施,药占比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卫生材料上去了。因此公立医院管理应重点关注卫生材料和试剂的使用,必须严控医疗服务行为中的物耗。
(二)加强医院的财务成本核算管理。公立医院必须要充分认识成本核算所具有的重要性。必须深化和细化成本核算,通過开展单病种成本核算可以更好的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可以促进医院有效利用医疗资源,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做好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为合理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创造条件,通过了解各单病种成本构成中哪些是可成本,哪些是不可控成本,对成本的有效控制管理,降低成本支出从而达到降低费用的效果,使医院的管理者能够对医院收入情况和支出情况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进而对医院整体的经营效益进行明确,从而督促医院各个科室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杜绝浪费的情况,从本质上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公立医院要顺应价格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调整自身的收入结构,大力发展体现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项目,提高医院服务能力,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城市公立医院价格综合改革,建议医院进一步加强价格管理,督促价格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价格政策
(一)提高放射治疗项目价格。本次改革对治疗类的项目一般都调价30%左右,但对放射治疗却没有调价。放射治疗中2401放射治疗计划及剂量计算、2404项目包含计划TPS、制模等,是为了保证放疗的精度和剂量人工制作计划,需要耗费医务人员大量的技术和脑力,但本次医疗改革中,这部分收费项目医疗技术和医护人员劳务价值没有充分体现。
(二)自制PET-CT核素药物无收费政策。自制药物既可能克服外购药物运输途中损耗大,运输时间较长,不利于灵活安排检查时间的缺点,又能够有效的减少病人负担。但本次改革中取消了“2304-b使用回旋加速器加收”的收费后,对于医院自制的核素药物存在了收费政策空白。
(三)本次改革中已调价项目还是不能充分体现劳务价值。如PICC穿刺置管术难度高,耗时长,风险大,操作中全套都按照手术的要求进行,却只能收“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调价后才52元,如吸痰护理每日限收14元,而危重病人2-3小时就要吸痰一次,工作量极大,以上项目均不能充分体现医护人员劳务价值。
(四)门急诊诊疗费补偿不足。诊疗费提价后,部分患者从经济角度的考虑,减少了专家的挂号量,向普通门诊迁移。方便门诊诊疗费只有2元过低,浪费了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也不符合分级治疗的要求,不利于小病进社区。且容易造成医患矛盾,方便门诊病人就诊时有时会向医生要求提供治疗方案或建议,如医生不提供,容易造成病人不满意。建议取消三级医院的方便门诊。现急诊与普通门诊诊察费执行同一标准,不能很好地体现急诊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不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深入推进。建议调整急诊诊察费至24元。
四、城市公立医院价格综合改革,建议做好医保政策衔接工作
医保政策、支付标准确定以及结付的及时足额,对医院的经济运行影响很大。现行的医保支付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医院医保费用结算标准仍按改革前相关年度数据核定,没有与医药价格改革政策无缝对接,医院价格综合改革后超支现象普遍。同时医保支付政策对医院临床新技术项目的扶持不够,有待加强扶持。医院也要和配合医保部门一起积极开展按病种支付、按人头支付试点,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转变医院运行机制,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增长。
总而言之,市公立医院价格综合改革在运行一周年后,在公立医院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确实的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今后医院将进一步加强财务及价格管理,与价格部门、医保部门一起配合,不断完善,建立动态的合理的医院价格改革调整机制,提高公立医院价格综合改革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晶.探索医疗体制改革下医院预算管理的新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5.
[2]朱明文.当前社会医院财务管理的问题与解决[J].经济研究导刊,2008.
[3]陈江.医保支付改革进程及其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
(作者单位: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