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习?李忻殊
【摘 要】 骆宾基《幼年》中存在大量有别于他处的风俗民情描写,从物质民俗、岁时习俗到精神民俗处处洋溢着“北国风情”。读其作品,感受东北大地特有的风土民情,感受浓郁的黑土地文化。
【关键词】 骆宾基;幼年;风俗;民情
“风俗不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包含一定的人为成分,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跃……风俗中保留一个民族的常绿的童心,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风俗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由此可见,风俗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骆宾基算不上什么大家,当其南赴上海时,他只是充当了东北作家群的后卫,但是他却把这个作家群的风气延续了数年。在他的作品中,尤其在其代表作《幼年》,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白山黑水的绿水森林和青山白雪,还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纯朴而独特的风俗民情。在骆宾基《幼年》中尤其展现了作品的地域风貌,从中也描绘了人生的世间百态,展现了人物的本真与生命意识。
一、物质民俗
在骆宾基《幼年》中,大量细致的物质生活民俗描写随处可见,具体表现在作品中的服饰、饮食、居住、建筑等方面叙述和描写。
东北所处地理位置使得气候寒冷,因此北方人穿衣尤其在冬季,常常需要防寒保暖的衣物,在更久以前很多游牧民族的服装更是就地取材。例如在文中父亲的皮大衣上的是水獭领,母亲围的是完整的火狐狸皮,四条有毛的腿做结带。除此以外,在作品中还有大量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服饰描写:如初见满族玉琴二姐,标致的姑娘原來穿的是卡腰蓝布旗袍,一会换上一件毛料的深蓝开襟旗袍,下身仍然是不扎腿的绣花边的散口裤;娘家是正红旗皇族的韩四婶,整天腰扎着蓝布围裙,脚穿两只男人鞋;古班穿着俄国式的短外套,高腿的羊毛毡靴,拿着打马棒;高丽民族历来有“白衣民族”之称,在作品中,高丽地户每个人都是白色的薄棉袄;高丽孩子穿着有两条长结带的无领棉袄、肥裆的灯笼裤和全部树胶制的高丽鞋,还带着一顶中国苦力的狗皮大帽;俄国妇女穿着圆口的没有领子的花布衣裙,这种衣裙中国没有一个适当的名称,总之衣裙是连在一起的;俄国汉子穿着黄呢军服,军服上还有两排烙着花纹的美丽铜扣,穿着又破又旧的高腰靴子;俄国商人穿着那潇洒的尼古拉制的军大衣,胸前两排铜扣,后背开襟,腰以下很宽阔;还有繁闹的门市货床上陈列的机织袜子、日本胶底鞋。
而作品中区别于其他的饮食描写,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由于作品中的小镇珲春地处三国交界,主人公“我”喜欢的是白俄彩色糖豆,其中有轻铁质的模型,有时是带风铃和十字架的教堂,有时是公共汽车;孩子们还经常去刘布林斯基的商店买“列巴”;高丽农户在过节时,敬送的是青鱼、烟叶和高丽年糕,在高丽农户家吃饭时的朝鲜辣白菜和“酱木利”汤;还有俄国军官喜欢喝的是“酸牛奶”等等,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情描写,仿佛将人们带入另一个世界。
东北地区受自然气候的限制,蔬菜时令性明显,尤其反映在农村。萝卜、土豆、白菜成为东北人冬季餐桌上的“老三样”。在漫长的冬季里,东北各民众有腌制活晒菜的习俗。如作品中夏日的院落里,屋檐下黄豆制成的酱块,还有垂挂着的干芥菜、干茄子、干豆角……俄罗斯苦力作酒肴的酸黄瓜。高丽人家住宅门前,晒着的辣椒,一方块红色,一方块红色,占去半边走道,直到今天,在我国朝鲜族聚居的区域,还会沿袭晒辣椒的习俗。
在住的形式上,也有非常独特的体现。朝鲜族的房顶形态特征是大屋顶,缓慢、稳重、优美的曲线是朝鲜族大屋顶的外型。作品中,我们从金秉湖整洁的朝鲜茅草房中,对于朝鲜房屋建筑可见一斑:整个朝鲜茅舍是一铺炕,隔成三间。三大间通用一铺暖炕,东头占大半暖炕的一间作为厨房,同时也是朝鲜主人全家抽烟、谈天、会客、聚餐的地方。对于这种土黄色的无屋脊的朝鲜住宅,作品中多次出现,和小屯的中国式茅草农舍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地居高崖之上的田家宅院,则是青砖灰瓦的建筑,古堡式的炮台,县衙门式的大门,还有围绕住宅的砖筑套院墙的墙檐,加上镶着铜饰的兽头门环等等,这雄伟气派的庄稼院落展现在读者眼前。
骆宾基作品中东北山高、交通不便。人们靠马、雪橇、滑雪板等交通工具,穿林海,过雪地。我们在《幼年》中,可以看到冻土上响着串铃的车队、喷着响鼻的彪悍的马群,飞驰的雪橇和猎狗;中心街路中常出现的高丽农车和中国式的四轮车,还有拉座接客的俄国式篷车,冬季来往延吉、珲春的长途运货的四轮商车,此外还有从深山载毛皮、木材而来的两轮马车。还有随着交通工具的改善,打雪爬犁变成打滑嘶溜并成为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我么看到孩子们跑出胡同,各自成队的在打滑嘶溜,河冰在他们脚下闪着两道黄色的金光……他们在白的冰面上来往飞闪,成为脚踏滑冰鞋的红旗河骄子。这富有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描写,在作品中随处可见。
二、岁时习俗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看重农历的传统节日,而各个地方岁时习俗虽然大体一致,却存在不同之处也。了解一个地方岁时习俗,我们也可以了解它的风俗民情,考察它的地域文化特点。《幼年》中对于东北边陲小镇的除夕迎神,新春拜年,元宵节被北方妇女当作交际节日,二月二遗留着龙抬头的古俗等,都非常具有地域风情。
在民间的传统意识中,人们视春节为过年的正宗,是大自然新旧更替之际。这个时候把居室打扫得干净、漂亮,主人心里也因此像春天一样明媚。作品中对于春节的细节描写如下:财神匾额、桌子、茶几、炕桌,全被擦过了,油亮的光辉在木器上闪烁着。供桌围了绣金的红呢桌帏,神位上匾额用红绸子扎着彩球,锡制的蜡台插着金字红烛,一切布置得和大庆的吉日似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看见“姜步畏”伏在门帏缝上看见父亲吹着纸煤,点着神位前的金字烛,然后退回炕几旁去。父亲又突然想到今晚是年除夕似的,让儿子敬香。儿子立刻也快活了,跪在椅子上去取香。可是,父亲的嘴角又有讽刺性的微笑出现了,呵斥儿子敬神得先洗净手,认为儿子一点规矩都不懂。不久,在寂静人静的气氛中,就传来街上的鞭炮声,谁家首先迎神了,辞岁的吉辰降临了,父亲的面色更加愉快了。
作者还描写了人们在午夜准备敬神的情景:平常日子这个城市所有的那种喧嚣,现在是绝灭了,可以想象到外面的天气是怎样的好,一点风也没有,冬季日子所有的寂静的夜呀,街上偶尔有一个人走路,都可以清清楚楚地听得出那种匆匆的脚步声。行人是绝少的呀!“我们在临街的车门洞口迎神,父亲愉快地说:‘跪下向空中叩个头吧!……三支香是插在街石空隙里的,香前烧了一堆锡箔和纸钱。我叩过头以后,父亲说:‘接神回家了!临走又在灰烬的周围浇奠了三杯酒。”几段话将人们从准备新年到除夕迎神描写的生动逼人,让人不禁联想起儿时过新年的场景。
对于新春拜年,还有更有趣生动的描写,“今天他们全穿着新衣服,新剃的头。陆协理的下颏刮得净光,鸿发伯伯的山羊须整齐的下垂着……于之超十一叔还没走进院子就高声喊:‘九哥,九嫂,给你们拜年来啦!进来时,他们三人同声地说:‘发财,发财,见面发财!说话是都拱手作揖。‘大家发财,大家发财!父亲迎着说:‘来到就是礼,免了吧!‘总得给老的叩个头呀!于十一叔说……”可见北方人的新春习俗。
有关元宵节,骆宾基在作品中写道,母亲在过节前一两天,就准备著元宵节的贺礼了。这是汉人传统下来的妇女间的交际日,为中国北方的妇女所珍贵的一个日子。生长在民国初年的妇女是这样的不幸,那年代她们就是连西欧或者俄罗斯城市妇女那种出头露面的场合都没有,即使是一个在吉林高等师范读书的女生回来度寒假,也是避讳着经过大街上的道路,而要走背人的胡同的。谁也不敢违背这城市里的为山东移民带来的习俗……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妇女们是怎样的珍贵这个节日,而这个幸福的日子,也扩展到上流的满洲土著家庭中了。
三、精神民俗
民间信仰是民众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自发产生的一套对于神灵崇拜的观念、行为习惯及与之相应的仪式制度。从史前时代起,人类就始终处在信天虔诚的信仰之中。人们敬奉的偶像包括自然神、图腾、祖先神、生育神、灵魂等各种各样的神,这些在骆宾基的小说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骆宾基的作品中也描写到东北的精神民俗,我们可从其民间信仰、民间禁忌等方面考察、探究。
《幼年》中描写过年时的一个片段中,吃饺子以前,父亲嘱咐我先净手敬香,第一批饺子分成三碗,作为供神用的。供奉到神案后,还要焚化冥币,纸灰闪着火星飞到屋子上空,落到供果、餐桌,挂到墙壁上,幼年的我望着带着火焰飞扬在屋子上空的纸灰,一种神秘和虚幻的景象自然升腾,父亲在神案前行叩首礼。表示拜候三代宗亲的家神,再一次表示对财神的参拜。我在两次叩礼后,给父亲拜年。母亲则在宅神前作揖,然后接受我的叩礼……
还有诸如在珲春,人们避讳“胡子”两个字,要改做“沿口”,在满洲还没正式开发的年代,吉林省城也袭用渔猎时代的旧名——船厂。母亲也有很多忌讳,信佛,每月初一、十五吃斋,尤其是斋日的戒规,如果崔婆用沾过猪油的铁勺子炒素菜,就会呵斥她不细心、不虔诚。此外,在移民区,每个周末还会从教堂里传来祈祷的钟声,声音在珲春小城上空久久回荡。这些因多种族和多国籍居民杂居而带来的异国风情,为小城和作品罩上了神秘色彩。
餐桌上只有调羹和碗边相交的声音,如果喝汤的声音大,或是喝了热汤大声呵气,父亲就会向我投来两道敌视的黑色眼光,因为元旦是不许父亲打孩子的一个可爱的佳节,不然父亲一定会拧着他的耳朵让他离开桌子。作品中妙趣横生的“忌讳”,也正是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信仰和禁忌。
东北作家流亡到故土以外的城市,集体对家乡表达了深深的眷恋和不舍。但是,骆宾基并非如某些人那样,对远离城市喧嚣的山村畸形的民族心理和习惯怀有猎奇和哗众取宠的思想。他常常以哀思委婉、略带悲伤的笔调,回看周围的人和事,以及当时的情景,来见证他热爱的那片土地,在他的小说尤其是《幼年》中,时时刻刻闪耀着动人的光辉和诗化的场景。因此,小说虽然充满了感伤的蓝色基调,又让人不自觉去探索那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异国情调。
【参考文献】
[1] 汪曾祺.谈谈风俗化[M].汪曾祺.汪曾祺文集.南京:江苏出版社,1994.
[2] 骆宾基.混沌初开[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3] 金东勋,金昌浩.朝鲜族文化[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王晓习(1979-),吉林延边大学科技学院讲师.
李忻殊(1996-),吉林延边大学科技学院朝鲜语专业2014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