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琴华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及班主任,面对一个班的学生,每天除了备课、上课、批作业、辅导学生,还要带领学生搞活动,处理班上学生间的矛盾,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可以说,每一天在校的时间都很紧张。所以,碰到一些学生出现问题,我总想快一点解决好。可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往往越急事情越难处理好,反而会把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吃一堑,长一智。在教育引导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会了“等一等”。
等一等,事情会是另一个结果
课间,我正走进教室找个别学生订正作业,忽见小王和小张打了起来,几个同学冲过去劝,一下也拉不开。我走近他们,让他们停手,他们才停下来。此时上课铃声响了,小王和小张,以及两位劝架的同学脸上、脖子上都已有伤。我看了一下伤势不严重,就让其他同学先整队去上体育课,教室里留下了我和小王、小张。小王是班里的优秀学生,也是班干部。而小张则是班里公认的调皮大王(但我觉得他这学期已有很大改观)。我请他们说说事情经过,两人情绪都有点激动,眼泪也都溢出了眼眶,谁都没开口。我就让小王先说。小王说:“小张带了玩具炸弹,下课扔在地上,我捡起来扔垃圾桶里,结果炸到身上了,我让小张向我道歉,他不肯,我们就打起来了。”我问小张是不是这么回事,小张别着脸不吭声。我说:“做错事得负责任,今天小王动手他也有错,可你将危险的东西带学校来,万一炸伤同学怎么办?”“他不去拣没人会被炸到。”小张忽然气呼呼地冒出这么句话。当时,我听他这么说,就觉得他在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觉得自己没错。我忍着心中的怒火,想着怎么才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我继续问道:“那你带来的是什么?有什么危险?你下课时是故意扔出去,还是不小心掉出去的?”可不管我怎么问,小张就是不开口说话。我让小王先去上课,继续说道:“现在就剩我们两个人了,你心里有什么委屈都可以说出来。”但小张依旧不开口。我说:“你不想说,也可以写出来。”他也不肯。我边说边等,等了一会,他依旧不肯开口,只是抽泣着。我无奈,打电话给他妈妈,他妈妈要求跟他通话。我没听他们讲,等电话重新回到我手中时,她妈妈问我小张有没有道歉,我说他不肯开口和我说话,我也不是要他认错,只是想了解事情经过。他妈妈说:“老师,我昨晚上夜班,现在头痛,没法过来……”“对不起,打扰你休息了。我再跟他谈谈。”我马上说道。我和小张重新坐了下来,我先问他妈妈上班的情况,让他替我向他妈妈道歉,他点头了。接下来,我们的谈话很顺利,我了解到并不是他先动手的,也让他分析一下自己的错。后来,我又找小王谈话,肯定了他为全班同学考虑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他的错。
这件事的结果是学生相互道歉,依旧和平相处。如果是以前的我,会先训学生,不开口说话或许会直接请他去德育处。今天,我是耐心地花了一堂课时间,等他开口,与他交流。是否值得呢?我觉得值得。学生毕竟年纪小,难免闹矛盾。如果做老师的不能冷静,有可能错怪学生,或许也不能很好地让学生信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多花点时间,与学生的交流也会更通畅。所以,等一等,事情往往会是另一个理想的结果。
等一等,让孩子说心里话
一天,隔壁班的一位学生跑来跟我说:“顾老师,新华书店的文具柜的阿姨叫你去一下。”“新华书店,叫我去干什么?”我疑惑地问。“好象说你们班的小于在他们那儿买东西,欠了很多钱。”我更加疑惑了:“新华书店这正规的店也能赊帐?找我去干吗?通过我向家长要钱?再说,允许孩子赊帐不是在骗孩子的钱吗?”我想想又有点气愤。课间,我找来学生小于,想先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谁知,小于吱吱唔唔,就是不肯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我意识到真的有问题了,于是摔出了一句话:“小于,你不跟老师说实话,我是没法帮助你的。”终于,小于开口了:“我没欠他们钱,我把活动笔还给他们了,一支都没拿。”我的心理“咯噔”一下,难道小于……
放学后,带着疑惑,我来到了新华书店文具柜,几个售货员听说我是小于的老师都围了上来,她们的述说让我惊呆了:小于将23支活动铅笔藏在衣裤口袋里,售货员发觉不对,问她有没有什么东西没付钱了,她才慢慢拿出来。让她写下学校、班级和姓名,她写的是假的,售货员翻出她的英语书,才知道她在造假。售货员怕伤了她自尊心,没多责备,但事情发生后,小于面不改色,拒不认错,还对过往人说售货员不让她去上课……
小于的父母早在她幼年时就已离婚了,小于跟随爸爸。印象中,小于的妈妈很爱自己的女儿,时常带回自己家照料。家访中,觉得小于的爸爸及后妈对她也很关心。在学校,小于的成绩虽然不理想,但是和同学相处很融洽,很愿意帮助同学,没与同学发生过多大的矛盾,行为上没有过不良的表现。最近半年,小于的妈妈去外地工作了,很少见她来学校问女儿情况。大概是爸爸再婚的缘故,小于也常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在去书店的路上,我曾想,可能因为最近家长关心少,小于因身边没钱,去“拿”一两支笔用用。可是,售货员的话推翻了我的猜测:小于“拿”的是23支笔,而且被发现后毫无歉意、愧疚。与小于妈妈的谈话更让我疑惑了:小于妈妈虽然在外地工作,但定期回来看她,前天还陪她去文具店,让她挑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可是,小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呢?
满腹疑惑的我本想马上把这事告诉小于的家长,但想到她是离异家庭,家长一着急有可能言行不当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于是,第二天,我先找了个机会和小于单独谈话。小于脸色有点慌张,她明白我知道了事情。我轻声说道:“小于,老师知道你不缺这些笔,能跟我说说你怎么想的吗?”小于默不作声。我继续跟她说着我了解的她家的情况,告诉她爸爸妈妈其实很爱她的。但近半个小时,小于没说一句话。我知道孩子的心扉没有打开,着急也没用,发火会伤孩子。最后,我说:“小于,老师想帮你,老师希望你能过得开心。”然后,让她回教室了。下午放学了,小于忽然来找我,她边哭边诉说着自己内心的痛苦。这个女孩饱受父母离异的苦,她希望爸爸妈妈在一起,给她一个完整的家。她去偷拿文具,自己也不知道要干嘛,她心里很清楚这样做是不对……
耐心等一等,给了小于机会,让她说出了心里话。事后,我也联系了家长,说明了情况,同时引导小于把心里话说给爸爸妈妈听,让爸爸妈妈给予她真正需要的关心。
等一等,幫助学生调整情绪
开学后的第二周,班上举行了班干部竞选。班级是新组成的,很多学生我都不了解。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做班干部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竞争也可谓激烈。为了缓解竞选的紧张气氛,我搬了个凳子坐到了旁边,和学生一起听同学的竞选演讲,教学生将选举方法由一贯的举手改为竖大拇指。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小松走上了讲台,未开口讲呢,手先举到了胸前,一开口手也随之动了起来,像在胸前画圈圈。台下的同学看着小松紧张的模样,笑出了声,我也忍不住笑了。小松重头开始讲,又被笑声打断,小松哭了。这时,我意识到我们的笑声伤害到了小松。本想马上制止学生的笑,鼓励小松继续讲。但是看到他满脸通红,眼泪汪汪,我知道他讲不下去了。我知道,我得和学生一起等一等。我扶着他回到座位,让同学帮着倒来一杯水,让他喝水,做深呼吸。同时,让其他学生先上台演讲。等小松平静些了,在大家的掌声中,他再次走上讲台。小松在公众面前边讲边动手比划是个习惯性动作,这是我后来了解到的。当时,我看到他想控制自己的手又控制不住,意识到此时的他内心是害怕、紧张、尴尬、无助的。我走到小松身后,一边用眼神示意下面的同学不要再笑,一边将手放到他的颈后,给他安抚。终于他的演讲结束了,但竞选没成功,我发现课后他的情绪仍有波动。于是,我打电话与家长联系,告知情况,请家长做好安慰引导。第二天,在小组长的竞选中,我有意引导学生选举小松。终于,成功当上小组长的小松展现了笑容。事后,我也留心观察,竞选中的意外,并未影响到他在新集体中的生活,学习、组长工作、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他依然时不时会做些手势,其他学生也都能接受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人一旦有情绪了,做事就很容易出错。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也要学会留意学生的情绪,等一等,让学生调整好情绪,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城中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