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国尧 姜祥智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2-0-01
精神障碍主要是由于大脑功能紊乱引起的认知、行为、意识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障碍,多表现为妄想、幻觉、错觉、行为怪异等政治(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深,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数量逐年增长,这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文章(研究)主要针对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0~69岁,平均为(46.5±2.6)岁(这个年龄段是老年期???)。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1~68岁,平均为(47.5±2.3)岁。本次研究入选标准:①均符合我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关于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使用奥氮平(生产单位: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688)治疗,具体方案为:初始计量为2.5mg/d,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在增加剂量直到症状有所缓解后,保持剂量在2.5~15.0mg/d,观察组平均药量为(8.5±4.5)mg/d。对照组使用利培酮(生产单位: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160)治疗,具体方案为:初始计量为0.5mg/d,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在增加0.5~5.0mg/d,对照组平均药量为(3.5±1.5)mg/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若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给予对症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次研究临床疗效参照相关文献[1]制定:显效:PAN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75%;有效:PAN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50%但<75%;无效:PAN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50%。(正确分级方法:治愈:>75%,显效:50%—75%,有效25%-50%,无效<25%,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和88.0%,观察组虽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老年期精神障碍常见表现为偏执、幻觉、情绪波动大、无意识的行为、攻击他人等,目前临床中多采用药物治疗。利培酮是一种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对于阳性及阴性症状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症状,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该药物也容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例如椎体外系不良反应、失眠、口干等。奥氮平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化学结构归类于噻吩苯二氮类,对多巴胺、5-羟色胺以及肾上腺素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能夠通过选择性与大脑中的多巴胺通路结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障碍症状,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降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相关研究指出,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尤其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但是可能导致患者的体重下降、血脂升高等并发症的出现[2]。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和88.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奥氮平和利培酮在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利培酮的安全性要低于奥氮平。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奥氮平的起效时间要早于利培酮,能够快速达到预期剂量,从而更早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3]。对于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来说,奥氮平的临床疗效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但是其也可能引发体重下降、血脂升高等并发症状,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重视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从而提升患者对临床用药的耐受度。
综上所述,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障碍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毕崇波,夏文娟,纪军军等.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3(10):2435-2436.
[2]张仕欣.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伴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1):186-187.
[3]Arends,I.,vanderKlink,J.J.L.,et al.Predictors of recurrent sickness absence among workers having returned to work after sickness absence due to common mental disorder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Work, Environment and Health,2014,40(2):19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