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苏华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本文从“立壁角”、制度建设、环境育人三个方面,论述对学生德育常规教育的方法。
关于“立壁角”
笔者是一位70后,相信所有的70后对“立壁角”都不陌生的,至今“立壁角”仍是一些教师会采用的惩戒措施。
端午节放假前,看到了两个立壁角的例子:①两个学生上课违反纪律,被教师惩罚站在办公室门口,一左一右,像门神一样,互相挤眉弄眼,嘻哈一片;② 三个学生敲打直饮水处的设备,被惩罚站立总务处办公室,一人鬼脸,一人无所谓的神态,一人咬着嘴笑,3个人互相配合,笑声此起彼伏,完全没有一点“立壁角”的自觉。
这样的状态,如果你是那个叫他们“立壁角”的教师,会怎么想呢?毫无疑问,肯定是更生气。冲动是魔鬼,一生气,情绪一激动,大多老师都会忘记一件大事情,那就是叫他们“立壁角”的初心。初心是什么,解决问题,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由这两个例子,笔者脑海里跳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在常规教育中——永远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
没背课文就背;没写作业就补;没带作业本,让家长放学接孩子时带来;敲打公共财物,损坏就赔偿,没损坏就在公共区域打扫卫生或做临时“保安”,或取消使用公共财物的权利等等。(这条比较有意思,人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会懂的珍惜。公共设施所有人都有使用权,但不要忘记,每个人也有爱护公共财物的责任和义务。)
一定要“立壁角”的话,一个一个立,立在那里要交给他任务,让他在限定时间内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30秒,1分钟,老师发完本子的时间等),通过后立即执行。牢记,作为教师不和孩子斗气。不给他惹你生气的机会,不影响他当下的学习。
可有的年轻教师忍无可忍,怎么办呢?再支你一招:把“立壁角”的学生当校长,试想哪位老师敢叫校长立壁角呢?也可以把学生惹的祸当奥数题或论文答辩来对待,这样一想,心情就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友情提示:慎用“立壁角”“见家长”“找校长”这些方法,因为学生一旦知道教师没有别的办法时,以后的教育会很难。而且这三板斧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根本上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关于班级制度
育人是融合在教学、与学生相处的每一刻里,不是割裂独立的。“立壁角”不能用,用什么法宝教育学生呢?班级制度是一条出路,因为制度是有力量的。
一般每个班有3项制度——①班风:简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校训“爱德求真”4个字)。②班规:建议不要超过10条。来自学生,共同商讨,形成公约。③评比:《素养之星评比细则》《金钥匙积分细则》,多样激励方式(物质、精神的、儿童化的,例如另类兑换电影、换座位),意外的教育效果(如预发积分,有对后进生的激励作用;积分换电影、点歌、換座位,有交友、分享;换升旗手、国旗下讲话,有组织、合作、自信、展示)。
如果说前两项是从大方向上把握班级建设的话,那后一项就是学生更为关注的具体的操作指导。《素养之星评比细则》《金钥匙积分细则》在我们城中校区,每个班都有,每个班都不一样,而且全体老师都会参与进来,是真正的班报化、师本化的制度,是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的体现。
以金钥匙积分为例,有物质的、精神的、有个人的、团体的多样化的激励方式。请看这些特殊兑换:换电影、点歌、换座位的,里面包含了感恩、交友、分享的内涵;换升旗手、国旗下讲话的,一定有组织、合作能力的培养,一定有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的自信和勇气在里面。有意思的是有的老师还想出了预发积分的方法,给那些鼓足勇气的学生往前冲,但又没有后续力量的后进生一个再次起跳的桥墩,让他们有了保住这来之不易的积分的机会,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这些特别的兑换里,有老师的智慧,更有老师的爱。
关于环境
与制度一样有力量的是环境,虽然环境的力量更多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的。
安静的环境里,没人好意思大声讲话;整洁的环境里,没人好意思随地吐痰、扔纸屑;环境可以改变行为习惯。
为了让我们老旧小的城中校区有一个相对理想的环境,以潘校长为领头羊的后勤装备处动足了脑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我们新改造的教室,把原来“我们的约定、班务栏、黑板报、学习园地、星星闪烁”五个板块集中在了教室后面一块板上,让狭小的教室显得相对整洁美观一些。经过一学期的使用后,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整,把五大板块基本融合成2大块:制度部分和展示部分。让每一张上墙的纸鲜活起来,各自发挥出特有的育人语言。
所以,制度、环境都是我们班级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建好制度,布置好环境,我们还会遇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怎么办?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就能换来柳暗花明。不仅教师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还要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城中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