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敏
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基本类型之一,是小学生思维培养的重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获得丰富表象的基础上,表现出较好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创设具体形象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所要教学的内容和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生活体验等,创设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产生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再转化为抽象思维,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获得。
比如,在执教“認识千米”的内容时,笔者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同学们,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你曾在哪里听过或者见过“千米”?这是老师在高速路上拍到的图片,你看到图片中关于千米的信息了吗?学生们观察完图片说,从路标上看,老师拍照的地点离上海还有455千米,接下来,继续启发学生,千米作为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那么,请你想一想,除了汽车外,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这样的导入将知识的学习,寓于真实、具体、形象的情境中,为引导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运用数形结合方法
数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形是具体的实物、图形、模型、学具等。数和形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先从形开始,引发形象思维,通过对形的观察、操作、对比、解析,在对感性材料形成认知的基础上,再进行抽象化的总结,掌握数的知识。比如,在执教“轴对称图形”时,笔者制作了这样的课件:随着轻柔的音乐,图片一一播放,春天的百花园中蝴蝶张开翅膀翩翩起舞,夏天的荷塘中小荷绽放,蜻蜓立在花朵上,秋天漫山碧透,染红了一树枫叶,冬天有孩子的人家的窗口,贴出了美丽的雪花剪纸,在学生们兴致勃发地欣赏着图片时,笔者引导学生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中,每一片风景都是一副画,每一幅画都是艺术作品,同学们看了老师播放的这些图画后,有什么发现?这些图画中的图案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特征,请大家用心观察,看谁早发现这个共同特征……”以生动的风景图画引入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形成了一定的表象,使知识的特征体现出来,数与形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性想象和形象化思维,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实现了有效互补。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想象,表象可以储存,也可以对储藏的信息进行再造,形成新的表象。笔者认为,这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模式、生活体验、数学知识等去创设恰当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想象力得到自由的发挥。比如,在执教“长方形的面积”时,笔者设计了一个估计长方形面积环节,给学生一个长方形长12厘米,宽9厘米,请学生来估计长方形的面积,并点拨学生、引导想象:看到长12厘米能联想到什么?看到宽9厘米又能联想到什么?帮助学生分析,长估计错了或者宽估计错了都会影响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要受长与宽的制约。通过想象,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并深化了对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探究多种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及练习题大部分可以一题多解,我们在教学中要应用好这些素材,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有效策略,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有一道题是这样的:某书店购进一批幼儿绘本,总共有4梱,每一梱94本,如果把这些绘本捆成两捆,那么每梱平均是多少本?学生凭着常规思维得出的解题方法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就是先求出书的总数,在把书分成两捆。94×4=376,376÷2=188(本)。但是只要用心思考,就会发现该题可以运用刚学过的发现规律的知识来解,不用求总数,总数没有变化,可以把总数看成被除数,4梱看成除数,94本看成商,这样就会看到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2倍,商就扩大2倍,因此94×2=188(本),这种类型的数学题在小学数学中较多,但能够发现并运用这种解题方法的学生并不多。由此可以总结出,很多数学问题的解法不是唯一的,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思维模式等因素,巧妙引导学生去创造想象,促进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做到活学活用,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新课改明确强调的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也为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素质,为学生开启数学知识之门铸就一把钥匙。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