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妍
摘要:《裘力斯·凯撒》是莎士比亚以古罗马史为依据创作的一部悲剧。剧中的凯撒在生前和死后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生前的形象可以以“裘力斯”概括,而死后的“凯撒”恰恰被塑造为莎士比亚心目中的理想君王——开明君主的形象。虽然凯撒在剧中出场甚少,甚至早早死去,但他身死精神永存,正是这一精神巩固着他的主角地位。
关键词:形象;裘力斯;开明君主;精神
凯撒生前和死后的形象
凯撒生前形象 凯撒在剧中的初次出场是在民众乙的口中:“我们今天要迎接凯撒,庆祝他的凯旋,所以才放了一天假。”若干市民在本应工作的日子里拿着他们的生产工具走上街头去迎接他的凯旋归来,开篇中市民口中的凯撒仿佛是个成功的英雄。然而,在护民官看来凯撒并不值得去迎接:“为什么要庆祝呢?他带了些什么胜利回来?他的战车后面缚着几个纳土称臣的俘虏军长?”而民众并未对这一连串的问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甚至没有给以回应,这不免让我们怀疑民众上街欢呼是否是真的拜服于凯撒的英雄魅力之下。在我看来,民众的上街一方面是一种出于从众的习惯,他们欢呼着迎来了庞贝,然后理所当然地以同样的方式来迎接凯撒;另一方面,他们带着职业的符号、穿着新衣服走上街是为了体验一种原本只有贵族才能体会到的政治参与感,从而进入到“国家事务参与者”的身份里。无论出自哪种目的,市民们都会上街欢呼不管此人是否是“凯撒”,因此他们确实是不善思考的,在他们眼中凯撒的英雄形象不得不让人怀疑。
凯撒在第一幕第二场正式上台,他正因子嗣问题而焦灼愤恨。此处有一细节:他让安东尼在奔走的时候不要忘记用手碰一碰他无子的妻子的身体,因为有年纪的人都说,不孕的妇人要是被神圣的竞走中的勇士碰了,就可以解除乏嗣的诅咒。这大段的台词在少言的凯撒身上是很少见的,但也恰恰说明他是很相信年长之人这类话的。在此处,凯撒仿佛与少言的善谋者、意志坚定者的形象背道而驰。
凯撒三次拒绝王冠的情形是以刺杀主力凯斯卡的口中说出的,他正嘲笑着凯撒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下晕倒了过去,嘴边还冒着白沫。不管凯歇斯是怀着对凯撒怎样的偏见说出这些的,但凯撒死前在文中确实濒于昏馈。这里凯撒的形象与一位声名赫赫的英雄形象更远了。
但是,莎士比亚将凯撒加冕这一具有里程碑的事件通过凯歇斯之口说出,除了作为凯歇斯借以试探勃鲁托斯的剧情需要,为何要让一个敌人带着及其具有偏见的口吻说出呢?不难想象,如果是愚昧的市民们或是安东尼等人肯定会有较为合理甚至偏向凯撒的说法。
凯撒死后重塑的形象 在凯撒死后,莎士比亚首先安排了勃鲁托斯对民众进行了一段漏洞百出的演讲,比如“你们宁愿让凯撒活在世上,大家作奴隶而死呢,还是让凯撒死去,大家作自由人而生呢?”不难看出这其中缺乏逻辑,而其后一连串的问句更可体现,他并不了解民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此处勃鲁托斯的台词不光是他对自己内心良知的安抚,更是他想在群众中获取名誉。他对凯撒的评价自是一如既往地认为他有野心、是暴君。
而安东尼无疑是莎翁借此给凯撒重塑形象的人。他先是毫无阻碍的在勃鲁托斯不在场的情况下向民众倾诉他心中的凯撒,然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塑造了一个忠诚公正、英勇善战、毫无野心的正人君子形象,逐渐说服着那些本就不善思考的群众,这些在文本中都可以找到。于是,一个带有光环的、连头发都能作为后嗣贵重遗产的英雄凯撒出爐了,这是莎翁塑造了一个新的“凯撒”——一个理想的君王,一个开明君主的形象。
剧本最后出场的奥克泰维斯·凯撒,就是裘力斯·凯撒的一种延续,更确切地说,是凯撒精神的一种延续,就像凤凰涅槃一般,奥克泰维斯终成就大业。
从“主角纷争”角度谈凯撒形象
通常而言,以人物命名的作品往往会以该人物为中心进而描摹他所经历的人间世事,描述他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这样的作品有很多,像《简爱》《嘉莉妹妹》等。而《裘力斯·凯撒》作为一部罗马剧,莎翁在此别具匠心。剧中并未将浓墨重彩的笔调置于凯撒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上,也并未详细表现他的运筹帷幄、明察秋毫,而是将凯撒之死及其死后的情况作为重点编排对象。莎士比亚的这种安排不免让人产生困惑:此剧是否应以裘力斯·凯撒命名,而裘力斯·凯撒是否是此剧的主人公呢。
裘力斯·凯撒确是本剧主人公。勃鲁托斯等叛党的出场确实比凯撒多得多,但这都是为了具体说明谋杀行为的密谋过程及其严重后果,特别是要写出凯撒死后谋杀者必将遭到惩罚,以达到对其残忍行为的恐惧与憎恶的审美作用,从而侧面衬托凯撒精神的伟大。这些反叛者和凯撒就像天平上正反两个极端,他们的言辞行动越大张旗鼓,越能突显凯撒之死的意义所在。
结束语
笔者认为,虽然本剧题目名为“裘力斯·凯撒”,但应侧重于“凯撒”二字。首先,剧本中每当出现“裘力斯·凯撒”均为“凯撒”,可以说“凯撒”之名便已很好的囊括了“裘力斯·凯撒”的形象。而裘力斯死后,代替着他以“凯撒”活着的便是“奥克泰维斯·凯撒”,奥克泰维斯承接着“凯撒”精神,最终创造了一个辉煌的帝国,可谓是“凯撒”的接班人。“凯撒”传承了下来,而莎士比亚所要强调的理想君主制亦“活”了下来。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