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东波+吴亚莉
古老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太多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让他们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不仅能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培养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审美能力,养成做事认真、专心的良好品质;不仅对当下的学习有很大意义,而且对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学习最好的状态是乐此不疲,只有让学生乐在其中,乐于练字,主动练字,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从如下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书写的积极性,效果较好。
提高认识,激发学生书写积极性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着对书写不重视的现象,他们认为,学习重要的是分数,写对了就能得分,至于写得好不好没有关系。要改变学生的这一认识,教师就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他们的认识和积极性。
品评汉字形意,感受汉字之美 汉字是美的,它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淡浓、行笔的缓急来抒发感情,创造意境,被喻为纸上音乐舞蹈。写字过程即是感受美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汉字,让学生感知到文字的形体美、意象美、点线美、空间美。他们一定会被汉字的美感所吸引,从而由衷地产生写好的愿望。
观看优秀作业,感受书写之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这样。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同龄学生书写漂亮的作业、试卷让学生观看,让他们感受书写之美。对班级书写优秀的学生,教师更要抓住表扬,让学生产生羡慕之情。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反面警示法,让学生观看书写不好的作业、试卷等,提醒他们书写不认真,给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从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学生便能认识到规范书写,不但赏心悦目,而且其本身就是学习成绩的一部分,是应当用心做好的事情。
营造氛围,增加学生练字动力
小学小学生的兴趣稳定性差,很难为他们的行为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因此营造良好氛围,不断增加练字动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营造良好的练字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营造班级文化环境 班级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良好的班级书写环境,对小学生写字练字影响最大。班级书写文化环境的营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墙壁张贴文化。走进楼道就能看到有关书写的名人名言,见到学生、家长、老师的书写作品,每个班级墙面、展板都粘贴学生的优秀作业。这一切,连同黑板上老师漂亮的粉笔字,都能愉悦每一位学生的心,激发他们的练字热情。
第二是师生行动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形而上”重要,“行而下”同样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行动引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开设练字课。二是每写作业,必评书写。三是成立书写小组,开展小组比赛。四是制定表彰优秀书写学生和小组的制度。
营造家庭重视的环境 家庭对书写的重视程度,与小学生练字书写的态度和质量成正相关。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对书写重视不够。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引导他们认识书写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引导他们重视孩子的书写。
家庭重视孩子书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长关注孩子的书写,二是家长能和孩子一起研究书写,并经常指导孩子书写。
营造写好字就是好成绩的环境 量化评价是看得见的评价,它的引领、指挥作用不可低估。学校和老师都要用好這个指挥棒,让实实在在的分数告诉学生,书写也是学习成绩。这项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革作业评价方式,增加书写评价。二是增加书写的专项评价。三是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增加书写评价内容。
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书写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习得的过程,但是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恰到好处的指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能在书写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进一步获得练字的信心和动力。
学习书写基本知识 虽然书写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习得的过程,需要大量练写,但是适时的、随机的让学生学习一些书写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应当知道的书写知识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坐姿和握笔姿势,二是认识书写的工具,三是教会练字的一般方法。
把握练字的基本规律 练字也有一定的规律,找到规律,以律而练,能大大提高练字效率。经过探索,我们认为练字要遵守如下五条原则:一是写字先正姿的原则,二是整体审美的原则,三是先读后写,自能比对的原则,四是举一反三的原则,五是“提笔即是练字”的原则。
书写练习及指导的基本方法 学生是练字书写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练字书写的帮助者、指导者与激励者,所以教师的作用不能低估,离开教师的有效帮助、指导和激励,学生的练字会事倍功半。所以教师掌握一定的指导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是每一位中国少年儿童的基本素养。让学生练好字,写好汉字,是每一位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作为教育者,只有加强研究,不断探索更好的激发学生书写兴趣的策略,寻找到更好的符合规律的练字方法与指导方法,才能迅速扭转目前小学生书写不理想现状,完成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书写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清市逸夫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