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慈芬
去过罗马之后,我便在手提包里塞了个铜板,铜板上印着罗马神。这位古罗马神是一位两面神,每年元旦,古罗马城都要向他献礼。他前后长着两张面孔,向后的一张面孔用来观察过去,吸取历史教训;向前的一张则是面向未来,带给人们美好的憧憬。
人往往有两面性。我们经常在面对工作和面对自己时产生很大的矛盾,又或是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冲撞时爆发性格上的冲突,一点也不开心。我们不妨看看古老的罗马神,想想他的论调——两张脸都是自己!
在威尼斯,我遇见一位拥有建筑学博士学位的导游。跟着他的脚步穿梭在威尼斯小巷,听着他娓娓道出威尼斯伟大而华丽的年代,真是享受。
面对这么一位有学识的导游,我终于忍不住问:“你喜欢威尼斯哪一点,为何选择待在这里?”
聪明的导游嘴角略微扬起:“你是不是想问我拿了建筑博士学位,為何不去外面高就,还窝在这里做导游?”尴尬的我只好承认管不住自己那颗庸俗的好奇心。
“在这儿读建筑博士,往往要花上10年,但只要待上两年,人们都会爱上这里。我回到亚洲,看到大家只知道拼命应酬赚钱,就算我搞建筑赚了大钱,又如何呢?在这美丽的城市,当导游聊建筑是件很开心的事,我愿意把往后几十年全部献给意大利。我带过好多有钱人的旅行团,这些人都说很想跟我换换角色过日子。”博士导游说。
在威尼斯划“贡多拉”小船的船夫,多半是“家承制”,家里三代可能都是当船夫的,而他们认为划船这份工作无关贵贱。的确,威尼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我们很不一样。如果他们从小不是读书的料,家长们就会早早将他们送去学才艺、打铁、美发或制鞋,凡事依着他们自己的“心”来做事。
一位身居高位15年的女强人朋友,忽然抛弃既有的成功,去纽约学习心爱的美食烹饪技术,一去就是3年!
重新开始自己的另一段人生,其实不容易,是需要一点胆识的。但进一步想,有“胆识”其实不难,更难的是很多人在面对选择时不知道该做别人心中认可的自己,还是做真实的自己。
我们不妨练习一下当个罗马两面神:
第一、学习罗马神的“妥协”。“满意自己的现况,随时随地做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必须懂得妥协。
第二、周末不妨面对镜子,静下心来想象三五年后的自己。你希望看到什么样的自己,想象中的未来和现在是否有冲突?“做自己”绝对不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如果超过40岁还在做别人,那么你的榜样永远是别人,这样会很辛苦。
第三、要找回“感觉”。社会世俗会让人变得“无感”,我们要时时想着不要只看无奈的过去,而是面对未来,要有美好的幻想与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