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创新基础

2017-03-25 17:40
中关村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业者企业家基础

基础不牢,创新就很难实现,创新的结果就很难产生出真正的价值。

创新(innovation)是全社会都知晓的“热词”。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成“新概念、新设计、新方法”,也可以进一步把它看成是为满足新需求、满足一时还不易说清楚的需要或市场的迫切需要的一种效果更好的解决方案的应用。按照经济学家熊彼德(Joseph Schumpeter)的观点,创新就是要把之前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函数”引进到生产体系中去,进而实现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以提供更有效的产品、流程、服务,甚或商业模式。因此,鼓励和引导创新与创业的融合,并使这样的努力常态化进而将其培育固定成一种社会共识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创新有挑战,创业有风险。很多数创业者迈不过死亡线的根本原因是对这些基本的常识没有意识、没有认识。

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并且同时也能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企业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有大批创业者前赴后继为之努力。通常认为,创业者要成长为成功的企业家,首先要培养企业家精神,既要保持对实现创新和促进生产要素“新组合”的锲而不舍的追求。

一定意义上讲,创新是结果,也是过程。作为结果,创新必须和创业、产业化、市场化深度结合才能实现;作为过程,创新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方能完成。有必要分辨一下创新与创造(invention)的异同。举例说来,第一部电话的诞生是(发明)创造,第一部移动电话的出现则既可以看成是创造也可以看成是创新,但第一部智能手机的使用就最好理解成是创新 - 创新的内涵可以指全新的东西也可以指在已有东西之上做出的改变。更为全面地看,创新的条件和基础一般包括科学发现(scientific discovery)、技术突破(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和人才培养。

基础不牢,创新就很难实现,创新的结果就很难产生出真正的价值。而夯实创新基础需要做出多方面投入。显然,为实现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需要做出的投入必然是长期的。由于短期内不会有足够的经济回报,这类投入不可能完全依靠私营企业担纲,尤其是基础性的和由好奇心驱动的研究,但这类研究的结果最后却会成为新技术的强大推动力。

不久前,由美国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科学和技术问题助理约翰·侯德仁(John P. Holdren)签发的备忘录:2017年度财政预算中跨机构科技优先顺序(Multi-Age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ies for the FY 2017 Budget)概述了在R&D、STEM教育、STEM人力开发、技术转移、R&D基础设施及科学收集管理方面美国政府预算投入的优先考虑。这不仅仅顾及了R&D的支持问题,更明确了能力的提升和人才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来实现的手段。相比之下,我国在数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上进而体现在相关政策的设计和预算安排上还需要做出更深远的思考。

我国的经济在增长,R&D的投入也在增加,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创新基础正在得到加强。然而,现有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竞争能力、持续改善民生、确保国家安全的需求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当前中央反复强调供给侧改革的重大意义,在夯实创新基础方面也存在着相关问题。以R&D投入为例,总量在逐年增加,这当然是好事。但好事如何办得更好,我们认为在投入的结构上非常需要做出更合理更科学的考虑和安排。再从专利数量的角度看,我国已经取得连续数年位居世界首位的好成绩。但是,数量仅仅是事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质量。

毫無疑问,要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我们面对的挑战还非常之大。习近平同志讲: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加大投入、优化(投入的)结构、培育人才、树立(企业家)精神,完成好这些关键性任务,我们在向创新型大国和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捷报频传。

猜你喜欢
创业者企业家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