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反鸡汤”式人物塑造的启迪

2017-03-25 17:15胡凌虹
上海艺术评论 2017年1期
关键词:德语莫扎特鸡汤

胡凌虹

为了满足大众的消费心理,流于生活表面的“鸡汤剧”泛滥。但Michael Kunze开创了一个新的欧洲流行音乐戏剧的形式——戏剧音乐剧,在演员、音乐、舞台等元素下面放入了严肃的哲理话题。《莫扎特》“反鸡汤”式的人物塑造方式,或许能为当下的创作带来一定的启迪。

日前,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的经典德语音乐剧《莫扎特》成为严寒冬季中的一部热门剧。经典德语音乐剧《莫扎特》1999年10月2日首演于维也纳TheateranderWien剧院。目前已在奥地利、德国、瑞典、日本等7国上演,全世界超过190万人次观看过。2016年,恰逢莫扎特260周年诞辰。2016年12月,奥地利VBW公司带着全新制作的《莫扎特》第一次踏出国门,在上海文化广场连演40场,吸引了众多观众包括亲子家庭前来观看。

莫扎特,一个自带光环的旷世奇才,有着传世的音乐作品,这样的题材完全可以做成一个吸引无数迷妹的“杰克苏”式超级偶像剧,或者再添加点人生曲折,成为一个充满“鸡汤”的天才成长的励志剧。但是德语音乐剧《莫扎特》的主创却意不在此,他们试图讲述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普通人莫扎特寻找自我的故事。《莫扎特》汲取了德奥歌剧传统之精髓,它意图带给观众的不是隔靴搔痒式的心理按摩,而是用音乐剧的方式探索人生的哲学命题。我想把这种方式称为“反鸡汤”式人物塑造,虽然并不尽善尽美,但值得探讨一下。

“反鸡汤”式人物塑造

在人们的印象中,莫扎特才华横溢,被众人追捧,上帝眷顾了他一生,似乎唯一的悲剧就是35岁英年早逝。但德语音乐剧《莫扎特》并没有讲述一个天才如何耀眼地诞生,而是侧重于描述一颗巨星的陨落。

故事从莫扎特的墓前开始,一位医生想要研究莫扎特的头骨,因此要求莫扎特的遗孀康斯坦策带他找到莫扎特的墓地,并承诺会给她5先令。为了钱,康斯坦策居然答应了。如此阴森、惊悚、无情的开头,奠定了此剧悲剧的底色。紧接着,此剧闪回到莫扎特孩童时期开始讲述故事。由于父亲的栽培,神童莫扎特名扬四海。可是长大后的莫扎特并不一帆风顺,他自负傲慢,激怒了科洛雷多大主教,失去了职位。陪着莫扎特去曼海姆寻求发展的母亲病死他乡。深爱着他的父亲失望心碎,姐姐伤心流泪,但他执意呆在维也纳,还把原本打算接济家人的钱挥霍在了与朋友的玩乐上。原先计划好与妻子的家庭旅行,也因忽然飞来的作曲订单而临时取消,妻子为此气得离家出走。

正如莫扎特的妻子所言:“我的眼里只有你,而你的眼里,只有音乐和你的自由。”剧中,莫扎特除了是个成功的音乐家,更是个生活的失败者,在外界看来,他像个孩子一样任性,目中无人,不善于管理生活,使自己落到背井离乡、穷困潦倒、众叛亲离的凄惨境地。

德语《莫扎特》中,整个舞美设计也别具匠心。舞台非常简洁,主要的道具就是一架钢琴和几把椅子,象征着在莫扎特的世界里,最重要的是音乐和观众。舞台背景处的电子屏,配合剧情切换场景,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常常“倾斜”的视觉呈现,也给人一种即将坍塌的心理感受。下半场起舞台右边出现了一个庞大的黑色骷髅的道具,犹如死神的窥视,预示着悲剧的走向。

在文艺创作中,改编自历史中的真实人物的作品不胜枚举,传奇人物既有知名度,又能引发观众的探密心理,可谓是比虚构的网络文学IP更丰富的宝库。不过,作品想要有新意,创作的难度很大。就如莫扎特,“神童”“天才”的形象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如今忽然把这标签撕开,赤裸裸地展示他的性格弱点,他的悲剧人生,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其实,早在1984年,电影《莫扎特传》就塑造了一个具有不少弱点的多面的莫扎特,影片主要通过宫廷乐师萨列里的视角,折射出莫扎特卓越的天赋,同时萨列里由于嫉妒,一步步设计把莫扎特推向死亡。与《莫扎特传》相比,德语音乐剧《莫扎特》的剧情显然单薄松散许多,正反面人物的冲突,与外界的冲突并不是很激烈,这是因为该剧更想呈现的是人物心理的内在冲突,甚至大胆地把莫扎特的英年早逝归因于“天赋”。该剧主创颠覆了人们惯常的观念,指出:天赋也是毒药,是直通死亡的大道。為了呈现这个观点,音乐剧《莫扎特》把“天赋”具象化了,大胆地用了小阿玛德来代表莫扎特的天赋灵感,他也是莫扎特童年的化身。在舞台上,成年莫扎特旁边,小阿玛德一直如影随形,这也是这部剧最特别之处。小阿玛德不说话,不唱歌,只是在一旁永无休止地进行着音乐创作,除了莫扎特,没有人能看见他。然而,最后是小阿玛德把作曲用的鹅毛笔扎进了成年莫扎特的心脏,终结了他的生命。

把一个传奇经历悲剧化,把悲剧的产生主要归因于人物自身,这样的诠释有新意,同时兼具较高风险。因为性格弱点过多容易引起人设的坍塌;天赋“杀死”莫扎特这样的新观点需要足够的阐释才能让观众真正接受。

用内心的巨大波澜体现人物的复杂性

德语音乐剧《莫扎特》中,莫扎特的生活里充满了与周围人的对立与矛盾。

科洛雷多大主教对莫扎特百般刁难,希望让莫扎特完全臣服于自己。但莫扎特敢于用音乐才华与权贵叫板,甚至喊出:“在音乐的王国里,我也是国王”。莫扎特移居维也纳后,他的歌剧作品《后宫诱逃》大获成功。演出结束后,皇帝拜访了后台,在夸赞之余指出这部剧歌曲的音符太过复杂。但莫扎特却不“虚心”接受,坦言自己认为音符不多不少,刚刚好。为了维护自己的天赋,莫扎特勇敢走出了“被圈养”的乐师命运,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

莫扎特也希望能像普通人一样享受生活,他渴望爱,渴望社交。他与康斯坦策的浪漫爱情体现了他对于普通情感的需求。可是,作为音乐天才,喷涌而出的灵感让他不懈地创作,燃烧着生命之火,也让他无法正常地生活,无暇顾及妻子的感受。

复杂的父子关系是整部音乐剧最重要的人物关系线之一。父亲的望子成龙的心态以及过度的保护欲,成为追求自由独立的莫扎特的极大阻碍。为了让自己的才华有更大的施展空间,莫扎特不得不辜负父亲的期望。父子两人渐行渐远。

莫扎特身边的人都试图以各种名义控制他,让他去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

但细观之,可以发现,主创人员并没有简单地评判人物的好坏、对错。父亲的束缚,在于他深爱儿子,想保护他。康斯坦茨并非天生冷漠,为了莫扎特她曾不惜与母亲对抗。莫扎特与亲人的决裂主要在于生活追求的不同。大主教并非完全的恶人,他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追求理性,欣赏莫扎特的音乐才华,但他认同并维护着当时社会的主流观点:乐师只是奴仆,音乐是为上等人服务的。立场、观念的不同才是莫扎特与大主教冲突的主要原因。

比时代快半步是天才,与周围一切的格格不入是作为天才无法摆脱的宿命。但要不要艰难维护这份上天赐予的异禀“天赋”是可以选择的。莫扎特选择了抵抗外在的控制与诱惑,因此,他的“自我”“傲慢”“不顾家人”等缺点,也有了合理解释。

曾有一段时间,很多创作者往往以正邪好坏来塑造人物,导致人物形象简单化、脸谱化。为了突破这种局限,近年来,挖掘正面人物的阴暗面和反面人物的阳光面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创作方法,但因为简单化,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被复杂化”的善恶同体的人物,面目模糊,人物性格的发展缺乏内在的逻辑,其相应的行为也不符合艺术真实。而《莫扎特》发挥了音乐剧的优势,用音乐用演唱淋漓尽致地呈现了人物内心的纠结、情绪的变化,也立体地塑造了人物。

现在还有不少戏,故事彩蛋不少,但人物很单薄,反映的生活很肤浅。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创作者认为只要故事好看就行了,创作时往往先编好故事,再把人物安插进去,由此很多地方,观众感到不真实。但回顾以往经典之作,往往是先有了人物才有思想意识的发展,才有了事件,才延伸出了故事。德语音乐剧《莫扎特》应该属于围绕人物发展出的故事。但是该剧在对莫扎特进行现代化解读的同时,也有一些顾此失彼之处。为了凸显出莫扎特的赤子之心,剧中改变了一些史实,并将一些细节夸张化。比如,莫扎特的妻子为了钱不惜帮医生找到墓地,无情至极,可是一开始她又是如此纯真浪漫,追求自由,之后该剧很快显示了她的贪图享乐再到最后的冷酷贪婪,缺乏起承转合的衔接。限于剧作本身的篇幅,除了莫扎特这个人物比较丰满外,其他人物显得较碎片化,为了从侧面勾勒主角的人生,他们全然跟随莫扎特的故事轨迹行进,有时会出现跳脱感。譬如,犹如精神导师一样的男爵夫人的出现稍显突兀;整条感情戏的发展略显生硬;莫扎特死于天赋的结局,发展有些过快,缺少些铺垫,说服力还不够。

“寻找自我”主题,引发当代观众的共鸣

音乐剧《莫扎特》共有53首歌曲,包含了摇滚、流行和古典各种风格。在演出现场,我注意到,剧中有两首歌,观众的反响最为热烈。一首是《星星上的黄金》,尤其是“星星上的黄金,洒落千里,你会找到它,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这句,让观众印象深刻,因为普通人也像莫扎特一样,在经历事业的挫折起伏时需要外界的鼓励。当莫扎特和父亲决裂之后痛苦地唱着《为什么你不能爱我》,他的呐喊“我希望人们喜欢这样的我”,也扣人心弦,因为他喊出了无数纠结于亲子矛盾的子女们的心声,特别有真实感,容易引起当代观众的共鸣。

剧中,大部分人物穿着18世纪的巴洛克风格的礼服,但是莫扎特永远一袭白衣,很现代,尤其是当他羞辱公爵时抱着吉他唱的那段摇滚,犹如我们身边的叛逆少年,阳光而有个性。

关于莫扎特的人生,有太多可以抽丝剥蚕的地方,但是德语音乐剧《莫扎特》并不沉溺于神秘浪漫的色彩,而是發挥德奥音乐偏理性的特色和哲辨思维,向内关照自身,呈现他的心理轨迹,让观众感受到:原来天才与我们普通人一样有着成长的烦恼。

编剧Michael Kunze表示,他想要呈现的是莫扎特这个普通人,以及创作这些属于他自己的作品的过程是如何艰难。“这意味着作为音乐家他必须找到自己的声音,作曲对他而言很容易,但为全世界的人民写自己的音乐,是他的使命。他不能跟随别人,走一条坦途,他必须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一条更难的路。”

这就是天才的代价,为了赢得自己的道路而不断放弃。吾等凡夫俗子固然无需背负天才的沉重负担,但是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是需要一些勇气的。不过,如果该剧停留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气”这点,此剧就还属于一般的“鸡汤”层面。事实上 Michael Kunze更想传达的是:找到自我、独立自主,这也是他之前所创作的《伊丽莎白》等音乐剧的主题。音乐剧中莫扎特的成长路是反常规的。在我们以往的视野里,所谓的“成长”往往是一个人如何从幼稚到成熟,如何为顺应环境而调整自身,但莫扎特却是一直拒绝让外界改变自己,他坚持着自我,也保护着自己的天赋。因此,《莫扎特》更想带给观众的是对自我的清醒认知与定位。

目前,为了满足大众的消费心理,流于生活表面的“鸡汤剧”泛滥。但Michael Kunze开创了一个新的欧洲流行音乐戏剧的形式——戏剧音乐剧,在高颜值的演员、动听的音乐、变幻的舞台等元素下面,放入了严肃的哲理话题。当然,德语音乐剧《莫扎特》并不尽善尽美,但它“反鸡汤”式的人物塑造方式或许能为当下的创作带来一定的启迪。

猜你喜欢
德语莫扎特鸡汤
莫扎特
你不是莫扎特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德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感谢贫穷”是 毒鸡汤吗
呆雏配忠犬,鸡汤对狗粮
法语“莫扎特”年末“摇滚”申城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鸡汤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