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视域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2017-03-25 17:00张菲菲臧学英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区域

张菲菲 臧学英

摘要: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针对区域协同发展,循环经济强调多样化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高效投入的区域优势资源、公平的区域发展机会和差异化的政策。在循环经济视域下,京津冀区域应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出发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体系,从比较优势出发科学选择区域发展的资源禀赋与特色增长点,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出发持续提升经济要素组合利用水平,在推动区域协同的过程中提升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通过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跨地区产业合作,加快市场化改革和科技创新等措施,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循环经济;区域差异性;经济增长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7)01-0053-06

一、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认识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各界高度关注的课题,学者们从时空、要素、机制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京津冀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是其难以协同的主要原因,而且这一差异是不断循环累积的。通过实施适度的差别性政策,打破区域差距内生机制,才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1]。同时,京津冀协同的目标是“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要从总体目标出发,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深化协同动力,促进要素流动,理顺机制体制等措施[2][3][4][5],提升京津冀地区间的经济关联水平与效率,推动形成区域一体化格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通过区域优势互补来解决区域共同面对的问题。概括来说,京津冀区域应“求同存异”:“求同”是指京津冀区域应建立与追求共同的发展目标,是推动京津冀协同的出发点;而“存异”是尊重与保持各地区的优势特色,是实现优化发展的路径与手段。在地区差异较大的京津冀区域内部,寻找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困难的。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是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正在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时,循环经济的丰富内涵和多元化的实践模式又给京津冀各地实现具有特色、符合实际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路径指导。因此,从循环经济发展的视角来剖析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难题,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与方法来探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路径,对深入认识京津冀协同困境、探索创新思路与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二、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对区域协同发展的要求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理论传播与实践开展已近二十年,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案例。循环经济是通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将經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自然资源—产品和服务—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在这个不断持续的循环流程中,所有的物质都得到合理利用,从而将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循环经济的理论根基是强调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学,该理论使人类对于社会经济的认识不断升华[6]。首先,重新认识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循环经济理论指出经济系统位于自然生态系统之内,经济系统的规模增长不应无限放大,而应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具有生态极限。其次,重新认识资源环境的价值。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供给是有限的,并不能像人力资源、资本那样无限增长,也不能通过技术进步来完全替代。最后,重新审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在循环经济视角下,经济发展不仅关注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而且更加看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水平,将福利提升、社会公平、生态持续纳入经济发展的目标。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对于区域协同发展具有深刻启示与指导作用。

(一)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应讲求多元性与合理性

基于传统认识,经济增长的规模应该是越大越好。但过剩产能、积压产品、机构冗余让我们看到,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最佳规模优于最大规模。而最佳规模水平由满足需求的程度、可持续性和承载力来衡量,即产品和服务的规模能够满足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人的生存发展需求,同时又不破坏各种要素的承载能力,而足以持续下去。

从循环经济视角出发,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应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三个目标互相支撑、缺一不可。若一味地追求其一而忽视其他,必将造成系统失衡,其后果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区域的功能应该是多样的,在京津冀区域内,不仅存在自然资源的多样性,也有人文地理的差异性,既分布着不同密度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又呈现出城镇与乡村的错落与集中。在不同的地区之间,经济、生态、社会是共同的目标和发展领域,但其发展重点并不相同。如我国实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便是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将资源环境约束鲜明地融入空间开发格局当中。在区域功能定位确立后,便可以识别目标体系中的发展重点。应依据区域差异性来选择经济发展目标与发展重点,量化发展现状与发展目标的差距,确定开发潜力,明确发展方向。

区域中包含多个地区,对于每个地区来说,对自身功能定位和分工的准确把握是制定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而对自身功能定位和分工的接受和认可,更体现了地区经济主体的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扭转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推进思维惯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因此,只有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才能够引导地区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区域经济发展应重视自然资本的合理利用

在循环经济视域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被称为自然资本,自然资本的投入可以带来资源供给、环境吸纳以及生态享受等产出。长期以来,虽然我国技术创新和进步使得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不断提升,但在自然资本的开发利用上收效甚微,尤其是生态环境不仅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而且其环境吸纳功能和生态享受服务功能都未得到足够重视和开发,没有在效率评价当中体现出来。京津冀区域面临着污染严重、生态破坏、资源匮乏等问题。

目前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对区域优势资源的识别中,对于自然资本的认识存在误区。首先,对自然资本功能的狭隘认识。认为自然资本仅仅提供资源的供给,作为原材料纳入生产当中,而忽视其环境吸纳、生态享受等功能。其次,对自然资本价值的低估。认为在各种经济要素投入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充足甚至是无限的,导致对其价值的估量远低于人力资源、技术等要素,加之其往往具有公共品属性,进一步导致对区域内矿产等资源的开采粗放,向生态环境无节制排放以及对生态景观肆意破坏。最后,对自然资本的资本属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环境投资大多被认为是高投入、低回报、周期长的活动,并被归结为是市场机制下企业避之不及的经营领域,因而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责任被推给政府。

在明确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后,要将资源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的理念融入经济发展举措当中。树立新的资源观,将人力、资金、技术和自然资本作为同等重要的资源。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基于区域差异性,选择不同的政策措施促成公平合理的发展机会的分配。在资源的流动和聚集过程中,减少行政区划因素对于资源流动的不合理影响,而以政策手段引导资源在空间上的聚集,充分利用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特别是在资源利用科技手段升级和环境基础设施共享方面,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系统等将会产生更高的效率。在资源利用方面,将生态环境作为重要要素纳入资源利用范畴,通过市场化机制的环境投资和规范严格的环境管理,将生态环境要素给使用者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充分地体现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优化资源的配置、流动和利用方式,实现资源在区域经济系统中的高效循环。

(三)区域协同发展应注重发展机会的公平性

循环经济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是资源环境能够在代际之间合理分配、持续利用。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发达地区需要从规模增长转变为内涵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欠发达地区也不应因资源环境约束而放弃发展的机会,为了满足基本需求而扩大物质规模的同时,要提高资源生产效率。不仅注重占有物质的多少,更强调所获得的福利水平的提高。

对于不同的区域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机会是公平的,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应根据区域实际采取不同的政策。京津冀区域内部的各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较大,所面临的发展难题也不尽相同,因此,所选择的政策工具也应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尚未得到全面满足,甚至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更应该审慎。基于前述理论分析,迅速扩大经济规模并不是欠发达地区唯一的经济发展目标,脱贫致富、提升福利才应该成为欠发达地区重点要解决的问题。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欠发达地区无须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相对立,而可以凭借投资自然资本把握发展机遇,跨越粗放发展和末端治理的传统路径,采取更加优化的发展方式。而对于发达地区来说,较为雄厚的经济积累为选择更加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有力支撑,应该摒弃资源消耗粗放的生产方式、高投入低回报的生产环节、环境影响严重的工程项目,转而探索更有效率的要素利用方式、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环节、环境影响更小的社会经济活动,以可持续目标来引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选择地区经济发展目标与重点时,地区之间的横向比较是必要的。但所比较的并非是GDP的多寡,而是根据地区功能定位和社会分工,在比较中确定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和着力点。同时,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纵向比较也同样重要。对过去的经济增长路径进行分析思考,对比现状,只有找出粗放、低效、可以提升的领域和环节,才能摆脱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依赖。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的愿景描绘,地区可以在认识宏观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更准确地把握发展方向,选择优势领域,定位重点项目,落实路径措施。通过横、纵向的比较甄别,地区对经济发展的领域、产业、项目、措施进行更加合理、科学的取舍和增减,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效率的提升,实现更高的发展水平。

三、 循环经济视域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障碍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针对目前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滞缓的问题,学者们从区域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重叠、行政区划意识浓厚、合作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分析了原因。从循环经济的视角出发,笔者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障碍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京津冀仍以经济增长为主要发展目标,忽略功能定位和区域分工

京津冀的资源禀赋不同、功能定位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但受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各地区仍将经济增长作为本地区发展最重要和核心的目标。长期以来,作为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极一直是北京和天津争夺进取的目标。在工业化战略影响下,北京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而且还通过打造超大型的“生产型城市”,努力实现经济规模扩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天津作为传统工业城市,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基础和港口基础设施优势,力争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在“双核城市”的极化作用下,河北陷入资源流失、政策低地和地位束缚的困局中,甚至形成了拥有数百万贫困人口的“环京津贫困带”,在追求经济增长的道路上反而与京津拉开了更大的差距。即使在京津冀協同发展规划中已提出对区域内各地区新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但各地区追求GDP增长目标的惯性和绩效观在短期内很难快速扭转,各地方还未完全接纳和着手实施基于地区功能定位和区域分工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更未出台符合地方自身发展需要的目标体系、实施步骤和落实措施。

(二)对于资源环境要素的忽视导致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

在经济增长考核指标的要求下,京津冀三地都选择了传统的工业化路径来实现物质的增长,虽然面临的发展瓶颈不同,但需要共同承担依赖传统工业化路径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北京的快速增长和高端发展伴随着严重的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大气污染、垃圾围城等“大城市病”。天津面临着沿海工业集群创新升级的挑战,而且还要满足生产安全、生态清洁、生活美好的要求。河北则亟需摆脱以高强度的资源消耗、低廉的人力和土地成本、以较宽松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为代价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对于京津冀整体区域来说,生态环境恶化、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缓慢、发展瓶颈的困扰,使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了严峻挑战。

(三)资源配置、流动和利用受制于行政因素的过度干预而发生扭曲

区域内经济要素的高效流动与合理配置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十分重要,而区域内的要素流动和配置一般是基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在京津冀区域内,北京在政治地位、政策支持、机构设置等方面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以其国家首都地位和中央所在地取得独一无二的特殊优势,并成为我国高端人才、智力机构、服务条件、保障设施最为集中的地区,在行政权力和经济谈判力中都远高于天津和河北,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各种优势资源,形成了明显的虹吸效应。经过长期的循环累积作用,要素流动的方向和路径已然固化,在各地区对要素的相对优势尚未改变的情况下,要素流动和集聚的态势也很难改变。在资源利用环节,各地区所表现出的资源利用效率也存在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各种要素投入之间存在着合理的比例与结构,而在要素过度配置和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资源利用效率都不能实现最优。正如发达地区大量高学历人才就业于低技能要求的岗位,欠发达地区则因为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而往往难以承接中高端产业转移。

四、 循环经济视域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实现路径

在京津冀区域内,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方法能够在建立协同目标、发挥比较优势、改进要素利用方式、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发挥重要引导作用,从而有利于京津冀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视域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

1.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出发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体系

京津冀三地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但都面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需求和挑战,因此将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作为目标,并以此为指导寻找协同发展的契合点,具有广泛而深厚的潜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从国内外发展需要、区域竞争力塑造和地方合理分工出发,明确了北京、天津和河北各自的功能定位。从功能定位看,《规划》摒弃了以GDP增速为单一目标的考核标准,更强调了以创新、改革为动力,在科技、金融、产业、生态等多个领域进行探索和示范,突出了对经济内生动力和发展质量的要求。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出发,以科学的区域功能定位为先导,为京津冀三地开展合作沟通搭建了开放交流的平台,共同推进协同发展创造了前提。

2.从比较优势出发科学选择区域发展的资源禀赋和特色增长点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地区内的土地、水、空气、生态景观等都是宝贵的资源。在京津冀区域内,应转变以绝对优势来吸引和分配资源的状况,而依据地区的比较优势来配置资源。应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资源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贡献,将产业选择建立于对地区比较优势的分析和评判上,打造特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减少一哄而上和重复建设。着眼于京津冀区域乃至国内外广泛的多元化需求,以未来、绿色、健康、智慧等前瞻性理念,结合现代科技创新手段和互联网平台,打造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多元融合的区域产业格局。

3.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出发提升经济要素组合利用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还体现在可持续能力上,因此需要以生态经济效益来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必须要优化经济要素的组合和利用方式,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经济的发展,关注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废弃物排放、资源能源在区域经济系统中的投入和产出,以此来逐步解决粗放的生产方式、自然资源的滥用、生态环境价值的低估等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协调互动,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视域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

1.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京津冀各地区应以《规划》为指导,加快制定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配套制度,明确各地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建立京津冀联动推进平台和机制。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先推动,注重贫弱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区域内各地方及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差距。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建设市场化信息公开和共享平台。在城乡垃圾处理、环境污染治理、生态涵养区建设等领域探索制度创新,改变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要投资渠道的现状,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资源环境领域,形成多元投入、共同参与、协作推进的格局。

2.推动跨地区产业合作,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不仅要强调要素禀赋的差异和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实现合理分工,更需要考虑京津冀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示范作用,考虑经济发展给地区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建立创新型、低碳化、无污染、互补型的产业结构[7]。地区之间应积极推动产业对接和经贸合作,以资源循环、人才流动、基础设施共享、技术承接转化等为纽带,促进资源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推动地区经济合作示范项目建设,为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对本地区的特色优势和基础条件进行分析,选择合作基础好、产业衔接密切、互补性强的领域优先推动,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建立合作园区或者合作项目,打造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和低碳产业,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跨地区的产业合作机制,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对于取得成功的跨地区经济合作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和便利条件,扶持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环境项目,引导欠发达地区从“政策低谷”逐渐形成自生发展能力。

3.加快市场化改革,形成利益共同体

良好的合作机制是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保障,而公平、公开的交流平台是地区间开展合作的必要条件。要形成良好的地区合作关系,应弱化行政要素、政治地位等在资源配置中的影响,在项目投资、贸易、运营等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公平开放、互惠互利为原则,推动经济项目的地区间转移、合作和发展壮大,简化合作程序和审批手续,通过建立区域一体化的产业行业标准、资源能源消耗标准、污染排放标准等,逐步形成以法律制度为保障的市场化推进机制。以循环经济为纽带,逐步深化地区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

4.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走创新驱动的协同发展之路。要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必须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努力激发产学研各类创新者的活力,完善开放的区域创新网络,建立健全创新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充满活力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8]。各地区应将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纳入地区科技发展规划,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围绕特色产业,引导京津较为成熟、适度先进、易于孵化的技术向其他地区转移,积极引进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支持技术改造项目。鼓励推广节能环保技术、设备,推动低耗能、少排放、高品质的新产品、新材料进行转化应用。以技术应用和信息共享為桥梁,加强水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技术合作,形成一体化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技术保障体系。加强工业园区内、园区之间的产业共生网络的建立,减少资源浪费,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高效利用和处置废弃物,减少污染物排放。

参考文献:

[1]安虎森,蒲业潇.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2]肖金成.京津冀一体化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3]孙久文,原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比较和演进重点[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5).

[4]周立群,曹知修.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启经济一体化新路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4).

[5]钟茂初.京津冀生态——经济合作机制与环京津贫困带问题研究[J].林业经济,2007,(10).

[6]诸大建,朱远.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

[7]江曼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J].城市,2010,(7).

[8]杨开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探索历程与战略选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责任编辑:杨健]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区域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分割区域
擦桌子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