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初熹
(华东师范大学 艺术学院,上海 200241)
融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美术教育创新发展
钱初熹
(华东师范大学 艺术学院,上海 200241)
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创新的问题,聚焦学校美术教育的领域,以传统文化智慧的视角展开论述。首先,突破仅仅停留于形式认识上的局限,对美术领域的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究,归纳其智慧,旨在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传承智慧并运用于各个领域,更好地提升创造力,推动社会、文化、经济、科技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突破以往美术教育领域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局限,从文化研究、社会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的视角,再次追问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最后,提出融会传统文化智慧的美术教育创新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由“艺”入“道”;守正创新;培养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美术教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智慧;美术教育
20世纪末以来,几乎所有国家都被裹挟到全球化的漩涡中,越来越雷同,逐渐丧失了本国文化的精神以及对本国文化的认同。中国也面临这一问题,即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安身立命?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如何创新?换言之,要保持中国魂并持续发展下去,一定会有多种途径。在此,我们需要探讨的是,通过学校美术教育的途径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4年3月26日,我国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纲要》也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六届会议(2011年)上,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提出“文化:作为一个桥梁来发展”的全球倡议。这一举措旨在提高人们对文化作为桥梁的认识,文化产业和文化遗产的所有形式作为一个强大而独特的工具,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提升创造力,创造就业机会,加强社会团结,发展教育和增强相互理解,促使所提出的文化发展的新机会在国际开展合作。*资料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http://www.en.unesco.org,引用日期2016年10月6日。“全球倡议”将文化遗产提升到作为一个强大而独特的工具的高度。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倡议”,这对如何通过学校美术教育实现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的目标起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近十年来,在我国学校美术教育中,已普遍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由于缺乏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刻认识,因此至今为止,有关传统文化的美术课程与教学依然停留于表面,重知识讲授和技能传授、轻精神内涵的阐释和融合的现象十分普遍,其根本原因在于美术教育群体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缺乏深入的认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对传统文化的概念进行再认识,特别需要突破仅仅停留于形式认识上的局限,对美术领域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究,归纳出其智慧,旨在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传承智慧并运用于各个领域,更好地提升创造力,推动社会、文化、经济、科技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美术领域中的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
“传统”是从拉丁语动词trad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思是传递或传承下去。在文化研究中,它通常用来指被传递的文化因素,或一种集体智慧的载体。作为一个形容词(传统的),它意指持续性和连贯性,意味着代代相传的知识和习俗。
19世纪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 Tylor,1832—1917)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3]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指出:“文化”这一术语主要在三个相对独特的意义上被使用:艺术及艺术活动(文化意义之一);习得的、首先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符号的特质(文化意义之二);作为发展过程的文化(文化意义之三)。[4]4
由此可见,“传统”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5]193“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5]600由此推论,“传统文化”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美术领域中的传统文化
综合上述传统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推论出美术领域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特指艺术及艺术活动范畴中的“美术及美术活动”,是世代相传、具有中华民族(56个民族)特点的美术及美术活动,从时间上界定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际(1919年前)已形成基本样式,一直流传至今的美术及美术活动,包括高雅美术,即中国画、雕塑、建筑(含园林),以及大众美术,即民间工艺。
(二)对美术领域中的传统文化智慧的探究
1.智慧
智慧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的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6]
与“形而下谓之器”的智力不同,智慧表示智力器官的终极功能,与“形而上谓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6]与精神也有所不同,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智慧更注重在实践中的运用,智慧使我们做出导致成功的决策。
2.美术领域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通过对相关概念的进一步认识,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一种集体智慧的载体。美术领域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可以提炼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画中呈现的智慧。与西方古典主义画家追求准确地表现现实世界不同,中国古代画家追求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境界。中国山水画家郑文指出:中国传统山水画采用“游观”的观察方法,也就是说画家并不限于一时一地的“目之所见”,而是通过整合视觉意象,把神游而后的顿悟想象为鸟瞰式的关照。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教授费朗索瓦·于连(Francois Jullien)指出:就古代中国的画技而言,适应的是这样一种智慧的呈现;分析一种不拘于形式的狭窄性而以虚和实的气的运动进行自身转化的形象,这种形象在风景的各个维度中书写欲求生命的“激励”(刺激)。[7]与西方征服自然的观念不同,中国山水画家在有限的画面中,表达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境界。今日我们提倡生物圈(人、植物、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一智慧可以为当代的环境保护提供成功的决策;而这种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无声胜有声的智慧,激发创造力,将这一智慧投资于创造力可彻底改变我们的社会。
第二,中国园林中呈现的智慧。借景是中国园林的传统表现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造园者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这一智慧应用于今日,启发我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可以充分利用并超越已有的条件,解决各种困难与危机。我们所处的时代受地球上有限资源的限制,因此必须发挥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一最强大的可再生资源的能量。
第三,中国工艺中呈现的智慧。匠人们一代接一代地将技艺薪火相传,日积月累形成传统与习俗,并凝练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待器物的态度,是匠人们在不同行业的职业生活中共同追求的精益求精、进无止境的专业精神。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相辅相成,传统技艺中“以用制形”“随形定势”“随形赋饰”等智慧,启发我们传承并创新,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传统工艺相融合,或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形成新的工艺,也可以称之为“进化的技艺”。
总之,美术领域中的传统文化智慧源于中国古典哲学。老子《道德经》第41章提出“大象无形”一语。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8]如今,在全球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和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人类面临各种危机。要解决这些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促进中国和世界的新发展就需要新的智慧,我们可以将美术领域中的传统文化智慧作为一个强大而独特的工具,更好地提升我国的创造力,提供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新机会,推动个人、社会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一)多元视角对传统文化教育意义的追问
为了突破以往美术教育领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仅仅停留于艺术学和教育学范畴的局限,本研究从文化研究、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再次追问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文化研究的视角
“文化研究”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CCCS)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即“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是一个活动的领域,是一种独特的方式,提倡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文化的方法。在文化研究中,文化的概念有一系列的含义,包括高雅艺术和日常生活。[4]44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传媒研究教授劳伦斯·格罗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指出:随着媒介和技术的迅速增长,全球化程度的加强,文化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流动起来,并且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9]
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我们在讨论传统文化教育的议题时,就要关注公民身份的问题,即公民的文化身份,将确立公民的文化身份视为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强化意识,为确立公民文化身份而教育大众。中华民族的自信,首先离不开文化的自信。伴随着中国逐渐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我们正越来越充满自信地面对全世界。但在确立经济自信的同时,当代中国的文化思想和身份认同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而随着中外交流日益增多,外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也日益严重。通过传统文化教育,青少年形成尊重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拥有文化的自信,深度认同中华民族悠久文化,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树立使之在新时代焕发强大生命力的志向,同时拥有面对西方文化从容不迫的开放态度和虚怀若谷的胸襟。
2.社会学的视角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传统文化是指从古而来,在当代社会中流动着的,并且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文化。换言之,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能适应时代的变化一直流传下去的,才是传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传统文化是世代相传、在现代依然活跃着并连接未来的文化。
一方面,从生活环境来看,在古代,传统文化渗透于当地的日常生活之中,孩子能自然而然地习得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以西式生活方式为主导,儿童与青少年很少有机会在家庭生活和地区环境中接触传统文化。因此,要让儿童与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并理解其价值观,学校与家庭、地区就应携起手来,开展有计划的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教育。
另一方面,从国际社会来看,传统文化教育符合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2015年5月21日“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World Day for Cultural Diversity for Dialogue and Development)”,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发表声明指出:“强调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是思想和社会革新的源泉,也是帮助人类实现开放和打开新思路的手段,同时为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应注重青年人的教育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世界的多样性得以延续,让他们学会在语言、文化及宗教多样性的环境里共同生活,引领变革。”*资料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http://www.en.unesco.org,引用日期2016年11月18日。随着我国社会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要为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作出贡献,首先需要国民以本国文化为根基,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确立自己的民族身份,在此基础上,理解多元文化,具备跨文化能力,在语言、文化及宗教多样性的环境里共同生活,交流合作,成为在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公民,引领变革。
3.认知心理学的视角
文化对儿童认知的影响是强大的,它在人类早期的发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儿童在生物上的继承为他们在文化上的继承做好了准备,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需要学习或教导所覆盖的许多具体知识,都是通过文化常规符号、从他人的直接教导中学到的,以便从事某种社会互动,正是这些社会互动本身起的作用,引导儿童对事物和自身采取多种视角。[10]203-206一代接一代的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向祖先学习各种事物,然后再做出改进,而且积累着改进,这种情况通常都体现在某种物质或符号的人造物品中。
其实,现代儿童与他们的物质和社会世界相遇并互动,完全是通过对先在的文化人造物品的那种协调透镜的功能进行的,它们体现了发明者对这个世界的意向性关系。[10]208我们认为,在个体发育的时间尺度上,人类儿童吸取了自己所处的文化中提供的全部资源。[10]209这一观点为儿童与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奠定了生物学的基础。
(二)教育学视角对传统文化教育意义的再探讨
在此,笔者试从两个角度出发:从习性的养成到文化身份的确立;学习传统文化的智慧促进21世纪技能发展,再次探讨通过美术教育所进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与独特功能。
1.从习性的养成到文化身份的确立
习性是一种文化框架,日常的社会思想与社会行动的习惯性方面就存在于习性之中并通过它而起作用。人们的知觉、思想、品位等等都由他们的习性塑成。这些原则在行动中象征性地得到调节,并通过经验而被习得。[4]114
习性的养成依托文化学习,因为文化并不是一个我们单纯去吸取的东西,文化是习得的。在人类学中,这一习得的过程被认为是文化移入或文化适应。人的社会化过程分为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小孩出生参与到家庭之外的更大或更多样化的组织中去为止(学校);第二个阶段,是接下来的,一个个体在其一生中所经受到的影响。[4]8我们认为,一个个体在其一生中通过美术学习及其所经受到的影响,习得中国画、雕塑、建筑、书法和民间工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习得蕴藏其中的智慧与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移入自身,确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2.学习传统文化的智慧促进21世纪技能发展
21世纪对教育提出新挑战,要求教育不断自我变革,适应时代需求。技术和社交媒体正在改变生活、工作、教育和社会结构。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y)用“风险社会”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在这一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人可能失去主体地位,不知道该如何适应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进入21世纪,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许多旧的工作岗位逐渐消失,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具备与时俱进的、适应当下及未来社会发展的21世纪技能,是现代教育的目标。
在众多教育革新的尝试中,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为重点的美术教育在发展学生21世纪技能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一方面,如今,新的经济领域已经诞生,创意经济就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经历以传统文化智慧为重点的美术学习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智慧的潜力,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水平,振兴传统文化产业,推动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为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科技+艺术(STEAM)领域已确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为核心的美术教育在STEAM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手段和驱动力量。
综上所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概念进行了再认识,归纳出其智慧,并从文化研究、社会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的视角,进一步探明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在此,我们重点探讨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途径与方法。
(一)由“艺”入“道”
由于受到中小学美术课程容量的限制,学生学习中国画、雕塑、建筑(含园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间并不多,因此中小学生不可能像接受专业教育那样用大量的时间学习传统文化的技艺。笔者认为,中小学生对美术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学习要由“艺”入“道”。这里的“道”是指美术领域源于中国古典哲学“大象无形”的传统文化智慧。具体而言,就是本文所提出的中国画、中国园林和中国工艺中所蕴含的智慧。
以往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中国画的知识和技法,对中国建筑(包括园林)的教学主要是介绍一些有关古典建筑的知识。换言之,对美术领域中传统文化的教学主要停留于形的层面,有时也会涉及精神层面,即对内涵作一些简单的讲解,但却极少上升至智慧的层面。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汪涤指出:“这样的传统文化学习,学生在短期内或许能够获得自由表现的乐趣,但从长期看由于不掌握其规律,学生不能真正入门,不能欣赏和把握传统美术,作品也徘徊在低水平上,最终导致兴趣丧失而放弃了传统美术的学习。”
因此,在今后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美术课程中,我们要确立学习传统文化智慧的目标,精选体现其智慧的内容;在教学中,由“艺”入“道”再回到“艺”,即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理解→领悟智慧→运用智慧→展示、交流→再次领悟。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美术知识,鉴赏作品,创作作品,举办发表会与作品展示会,逐步认识中国山水画、园林在有限的画面中,表达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境界,切实理解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表象的美,而是完整的思维方式和哲学体系,从这个系统出发,学生就能真正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贯穿几千年历史直至现代并连接未来的多种发展可能性的智慧。
案例研究:“中国园林”单元课程
2015年10月至11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免费师范生顾正豪开发了题为《心中的园林》的中国园林传承与创新的单元课程,在上海市中远实验学校七年级实施。其课程目标与内容为:第一,通过中国园林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园林文化的历史脉络和现状感兴趣,对即将被人遗忘的园林文化更为重视,并且比较当代文化产生今人对园林的新认识。第二,通过对园林沙盘的体验,学生能感受和体验古人寄情于山水的博大情怀和工匠们巧夺天工的技艺,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查阅历史资料→绘制草图,设计建筑类型,规划园林布局→塑造园林元素→归纳主题园林的意义与功能,最终能把抒发亲近山水的内心情怀具象化为一座座心中的园林。第三,学生通过当下流行的黏土塑造、沙盘制作等表现形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小组的设计图,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心中的园林”。
在这一单元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园林在有限空间中所表达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境界的智慧,以亲身体验的方式认识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获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素养。与此同时,他们获得了空间思维、视觉识读、造型表现、想象创意、物尽其用、美感延展等多种21世纪技能,掌握了这些素养和技能的学生,将在未来遇到因受地球上有限资源的限制而产生的各种困难和危机时,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一最强大的可再生资源的能量以解决困难和危机。
(二)守正创新
在工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环境中,如何获取足够的生存能力,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当一项技艺越来越少地进入社会日常生活时,它的式微和消亡几乎是势在必行的。但我们发现,其实,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史,就是既尊重自己的传统,同时又不断转换与创新的历史。中国工匠们一代接一代地将技艺薪火相传,日积月累形成传统与习俗,并凝练成精益求精、进无止境的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是相辅相成的。
以往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对传统工艺的教学主要停留于知识与技能的层面。其实,技能与技巧是不同的,技巧是巧妙的技能。换言之,技巧需要达到“精巧美妙,灵巧高妙”的智慧层面。
因此,在今后的以中华优秀传统工艺为内容的美术课程中,我们要确立学习传统工艺技巧的目标,提炼传统工艺中技巧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步步递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鉴赏工艺品→体验制作工序→学习工艺技巧→灵活运用工艺技巧→展示作品,交流→再次感悟技巧。学生通过学习传统工艺,逐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工艺中所包含的薪火相传的技巧,切实领悟精益求精、进无止境的工匠精神。
案例研究:“蓝印花布”校本课程
蓝印花布(亦称“靛蓝花布”)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桐乡崇德小学美术教师王言芳开发了“蓝印花布”校本课程,她采用教师主导型、师生互动型和学生自主型等教学方法,在每周三下午综合实践课时间进行教学。其课程目标与内容:第一,学生了解蓝印花布的知识、基本的蓝印花布图案的创作方法和印染工艺。第二,学生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能根据事物的形体特征和蓝印花布的造型语言,创作蓝印花布图案。第三,学生增强动手能力,掌握蓝印花布的基本制作方法,能将自己创作的蓝印花布图案印制成作品,并通过蓝印花布作品来展示自我。第四,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创造热情,认识蓝印花布在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去美化生活,并逐步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
在这一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王言芳带领学生,一方面,遵循已有1 300年历史的蓝印花布传统,以蓝草为染料,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创作作品;另一方面,在吸收和借鉴传统蓝印花布的语言风格、造型手法的基础上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学以致用,拓展蓝印花布的题材与主题,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的独一无二的蓝印花布作品,将位处“过去维度”的工艺方式,通过个性化的现代造型语言,重获新生。学生在学习蓝印花布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与传统工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以及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之得到创新。与此同时,他们油然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了空间思维、视觉识读、造型表现、想象创意、物尽其用、美感延展等多种21世纪技能。特别是镂空板的制作,需要耐心的毅力和细致的作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深入领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技法层面上升到“精巧美妙,灵巧高妙”的智慧层面。
(三)培养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美术教师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长期以来,我国大专院校美术教师教育以西方美术课程体系为重点,致使中小学美术教师普遍缺乏对中国传统美术的认识、理解以及实践能力。
我们要开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美术教育,首先就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一方面,通过多种培训渠道与方式,提高美术教师以美术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实践能力以及课程开发与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美术教师要提高整体素养,走沿袭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脉络、古人彼此交往的“君子之道”。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术教师必须先修缮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具有博大的胸怀与高远的志向,内心坦然与完满。
案例研究:钟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术教师
浙江省湖州吴兴实验中学的徐军是一位钟爱中国传统文化,走“君子之道”的美术教师。他研读了《论语》《逍遥游》以及大量传统建筑、传统工艺的书籍,并利用寒暑假多次到敦煌、朱仙镇、西递等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临摹壁画,印制版画,拜访民间艺人,学手艺。在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徐军自主开发了10个以美术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有《书籍装帧艺术》《敦煌壁画》《中国扇面》《中国古代建筑》《朱仙镇版画》等。在教学过程中,徐军以自制或定制的教具,生动易懂地传递传统工艺、壁画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智慧。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认识传统工艺、壁画的造型特征和各种技法,理解其神韵,领悟其智慧。
我们期待有更多钟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具有深厚素养的美术教师为传播传统文化智慧而共同努力。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卷土重来,突破西式教育与生活方式的局限。从知识的层面来看,以往,我们对美术领域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主要停留于陈述性知识(是什么)和程序性知识(怎么做)的层面上。如今,我们开展融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美术教育,就要引导儿童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深入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等问题的认识。的层面,即认识到传统文化中哪些智慧影响我们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智慧是如何对过去、现在与将来起作用的,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传统文化是生长的、日新的,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守望传统文化,也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古老的母题需要注入新时代的观念与艺术教育的内涵。我们要积极引导儿童与青少年真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的发展所作的杰出贡献,从而灵活地运用美术及其跨学科的方式,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获得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解决今日世界的重大问题,推动人类未来的发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EB/OL].(2014-03-26)[2016-10-06].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4/166543.html.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2-07)[2017-02-08].http://politics.rmlt.com.cn/2017/0207/458361.shtml?from=timeline.
[3] 文化[EB/OL].(2015-10-19)[2016-10-06].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019/09/8005386_506652462.shtml.
[4] 鲍尔德温,朗赫斯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和磊,贺玉高,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 智慧[EB/OL].(2015-08-17)[2016-10-06].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817/11/26117146_492270503.shtml.
[7] 俞立中.智慧的圣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3.
[8] 大象无形[EB/OL].[2016-10-06].http://baike.baidu.com/item/%E5%A4%A7%E8%B1%A1%E6%97%A0%E5%BD%A2/3339490?sefr=enterbtn.
[9] 改变情感结构,有可能改变世界[N].社会科学报,2015-09-03.
[10] 托马塞洛.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M].张敦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刘 晨)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rt Education Integrating the Wisdom of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QIAN Chu-xi
(Art School,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This article, focusing on the field of fine arts education in schools,explores how to inherit and innovate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wisdom. First of all, no longer confined to the limitation of formal knowledge, it conducts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conten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art, summarizes its wisdom and guides the students in inheriting and applying it in every field of endeavor 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creativit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ulture, economy and technology. Secondly, discontented with the research done hitherto in traditional culture in fine art, this article re-interrogate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carrying ou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studies, sociology,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pedagogy.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ine arts education, which integrates traditional cultural wisdom: elevating "art" to "Tao"; keeping tradition while innovating; training art teachers wh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hinese nation; traditional cultural wisdom; art education
2017-02-08
钱初熹(1953—),女,江苏吴江人,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美术教育学研究。
G633.955
A
2095-0012(2017)02-0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