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娜
秧歌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探析
◎庞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逐渐解放人的体力,文化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秧歌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很早便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和赞同。秧歌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在群众文化方面形成一股主流,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涵。本文就秧歌的起源及发展变化,浅谈秧歌舞蹈对群众文化的作用。
秧歌舞蹈 群众文化 作用
秧歌源自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吸收了古代祭祀农神所唱的颂歌和戏曲杂技等民间艺术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已形成特有的秧歌风貌。如今秧歌以其独特的面貌,在群众文化中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时尚。随着科技文明的不断发展,文化建设显得愈来愈重要。秧歌舞蹈作为中国大众文化的一种,以其既能唱又能跳的形式深得人们的喜爱。众所周知,群众文化最具特色的有太极拳、广场舞及秧歌舞蹈。秧歌舞蹈之所以流传至今,因为其自身继承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其内容贴近人们的生活状态,加上其易学性,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大大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发展。
艺术的本质就是表现人的本质。所有的舞台秧歌舞蹈表演,也是为了表达舞者心中的喜怒哀乐以及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加上有节奏的合拍、统一的服饰、和谐的音乐,以此打动观众。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交通工具、交流方式的变化,保留全部原汁原味的秧歌,难免让观众出现审美疲劳,也不符合现代化审美观。1994年,出品的《扇妞》是完全靠舞蹈表演打动观众,而并不是像以前一样。但是好的音乐也是舞台秧歌表演成功的主要因素。我们所熟悉的芭蕾舞,曾经以舞出圆形线条为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以棱角分明的长线条为美。
传统的秧歌受当时生活水平的限制,舞台秧歌主要以一首好的音乐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动作单一,长时间发展下去,确实会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编创者认为,秧歌不仅要规整,还要力求表现力,应该通过舞者的四肢、神态、腰臀大幅度扭动,让动作多变,使秧歌呈现不一样的风貌。舞者跟随音乐而动,以此表达作品的情感和舞者自己的内心体验。舞者要发挥舞蹈艺术的真正魅力,使观众在观赏时不仅能感受到舞步变化的新奇,还能感同身受舞者的情绪。
秧歌舞蹈的节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跟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的。节奏的变化还体现在对节拍的时间重新分配上,而不仅仅依赖于单纯的节拍规律运用。古典音乐强调规整性,有逻辑性的节拍规律,现代音乐则不同,它可以由各种不和谐的东西凑在一块儿,组成新的和谐。传统的秧歌节拍是跟随着古典音乐进行的,但现代的秧歌采取的是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方式。以往的舞台秧歌是先有音乐而后有舞蹈,吸引观众的首先是听觉,而现代的秧歌经过创新,真正发挥了舞蹈艺术对群众文化的影响。
在我们周边,常常可以看到,清晨、傍晚都有人在广场随着音乐跳舞。由于秧歌的易学性、悠久性、民族性、多彩性,使得许多人都喜欢扭秧歌。舞者随着音乐而跳动,可以使情绪得到很好的舒缓,从而获得愉悦的心情体验。观赏秧歌舞蹈,会让人因这喜庆热闹的场面而笑颜逐开。秧歌舞蹈不仅丰富了大众的业余生活,也潜移默化地让大家受到作品的感染,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氛围,真正实现教育与娱乐融为一体,并且从舞蹈艺术中获得了审美享受,陶冶了情操。
秧歌是我们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舞蹈。文化发展起来了,意味着人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人们感受幸福的指数也就提高了。秧歌舞蹈发展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继承优秀的民族特色风貌,也不断地与时代发展齐头并进。从以前吸收芭蕾舞中的圆形美,到现在的追求棱角分明的长线条美。通过对秧歌舞蹈不断地继承与创新,不断地涌入新的吸引点,提高专业化水平,使我国的秧歌走向国外,走向世界,独树一帜。
秧歌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大众文化用其自身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秧歌舞蹈艺术是一种视觉上的盛宴,让我们在欣赏美时,净化了心灵,在美的享受中感受了生活。除此之外,秧歌发展形式多样,因地区不同,其风貌也各具特色。如东北秧歌、胶州秧歌等,它们既有共性又具地区特色。因此,秧歌文化也是我们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大众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为。
文化反映经济,经济决定文化。秧歌舞蹈可以说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道经典调剂品,它可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在舞蹈中抒发内心体验,并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丰富生命的内容,开拓人们的视野。
[1]盖方伟.浅论秧歌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 (09).
庞娜,女,中专,长白县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之舞蹈)
(责任编辑 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