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蓉
《奥兰多》中女性主义的批评分析
◎樊蓉
文章以《奥兰多》中女性主义的批评分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奥兰多》小说概述与克里斯蒂娃理论的继承和《奥兰多》女性主义批评进行探讨分析,体现当时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与呐喊,放在当今的女性主义思潮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奥兰多》 女性主义 克里斯蒂娃理论 批评分析
奇幻小说《奥兰多》以诙谐讽刺的笔调,贯彻了作者女性主义观点。文章讲述了一个近400年的故事,小说主人公名叫奥兰多,因其俊美的外貌被伊丽莎白女王赏识,因而在宫廷任职,后不堪马尼亚大公追求,向宫廷主动请求出使土耳其。后土耳其发生叛乱,而奥兰多因醉酒昏睡逃过一劫,醒来时却由男性变为女性。奥兰多身上同时拥有男性与女性的思想与精神,寄托着作者对性别的思考。[1]《奥兰多》集中体现了作者对性别对立这一思想的讽刺,展现了当时法国女权主义思想已经处于发展状态。在小说中,作者无限夸大了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差异,强调了两性包容。
“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常见的写作技巧,也是现代文学小说重要的类型之一,《奥兰多》就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意识流与传统文学类型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文学中的叙述顺序与叙述结构。[2]在意识流文学作品中,作品内容不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为作品带来无限可能。在《奥兰多》中,作者以自己的内心活动以及主角奥兰多的内心活动为线索,运用轻松诙谐的文字,将主角历时四百年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奥兰多因各种奇幻经历而产生的心理变化进行了分析,将奥兰多的性别、外貌、身世背景一一向读者展现出来,如描述奥兰多身世背景:“奥兰多祖先曾在原野上驰骋”;“一张纯洁无邪、郁郁寡欢的面庞”,用来描述奥兰多的美貌。
女权主义,又被称为女权运动,即结束性别主体、性别压迫,促进男女平等而创立的社会理论并发起政治运动。[3]由历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较为开放的西方国家还是含蓄的东方,女性的地位与男性地位相比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也是当时以人力为主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以另一种角度来看,女性处于劣势,却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缺点并善于利用自身优势,以此保障自身在压迫下获得一定的地位与自由。在当时社会,因女性长期处于被压迫地位,其更加具备革命性与先进性。而长期处于优势地位的男性,大多因惧怕失去支配特权而不知改变。可见女权主义在革命中更具有优势。
纵观女性文学史不难发现,伊丽莎白时代男性文学巨匠众多,例如莎士比亚等众多男性文学巨匠脱颖而出,却未见任何女性作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16世纪到17世纪期间,已经出现女性作家,然而,迫于女性地位的劣势与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众多女性作家不敢以女性笔名发表自己的作品。在19世纪至20世纪之间,女性作家慢慢增加。在《奥兰多》中,作者对女性与写作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将写作与最终获得话语权等同。
在《奥兰多》中展现的父权社会下,女性的价值是为了证明男性价值的存在,展现了当时女性相对于男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女性不允许经济独立,只能依靠男人存活。这种现状一直持续到19世纪。但随着19世纪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的浪潮来临,女性的女权意识开始觉醒,并反抗社会压迫,在经济上也开始寻求独立。这一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的浪潮对作者的影响非常大,也直接造就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先驱者的地位。在《奥兰多》中,主人公因变为女性,在坐船返回英国后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因为在当时法律看来,女性是没资格拥有任何财产的,男权主义也不允许女性拥有或继承任何财产。之后,大公为保住主人公的财产,主动向其求婚,而主人公却因具备男人的思想而拒绝。在小说中,奥兰多因前半生身为男性而对女性地位认知更加深刻。小说中写道,奥兰多获得了众多文人墨客对其文学造诣的大加赞赏,但是她深知,这些赞赏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在《奥兰多》这部小说中,奥兰多最终以女性的身份获得法律认可,隐喻了当时社会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也暗示了女性的反抗最终会获得独立与社会认可的现实。
在《奥兰多》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诙谐的语调,描述了奥兰多由男性转换为女性,并以女性的身份,获得法律认可的过程。作者通过对奥兰多人生传奇历程的描述,阐述了自身的女权主义思想。作为一名女权主义者,作者一直坚持着自身的思想与理念,即使《奥兰多》这部小说较为新颖奇特,却以女性主义批判为主题。可以说,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引领着女权主义的发展,对后期的女权主义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1]邱影,赵雪爱.小说《奥兰多》中女性主义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7(01).
[2]陈彦平.说《奥兰多》中的女权主义[J].网友世界,2014(02).
[3]刘立丹.意识流小说《奥兰多》中的女权主义[J].网友世界(云教育), 2013.
樊蓉,女,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江苏财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中华文化传播)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