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园
《水浒传》之王进的出场艺术探析
◎张园园
王进虽然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小人物,但是他的出场却在小说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情节设置上,一百零八位好汉由王进勾连而起,并揭示了小说“乱自上作”的社会现实;在人物塑造上,彰显了儒家宣扬的“仁孝亲义”的人格典范;在主题思想上,隐喻了“无道则隐”的人生出路。王进的命运走向是水浒英雄悲剧人生的缩影和预演。而我们可以从作者刻画的小人物中窥探出小说布局“大构思”,从而表现出作者在创作艺术水平方面的高超智慧。
《水浒传》 王进 出场艺术
王进在小说《水浒传》中是一个小人物,但是却在小说中占有极其特殊的位置。他不在一百零八位好汉之列,但人物勾连首先由他而起。《水浒传》中每个人物都有他的结局,可王进最后却无影无踪,人生归途成了小说中的一个谜团。汪远平指出,“它(《水浒传》)在人物出场的描写里,高度融入了人物性格的生动刻画,蕴含了情节结构的艺术处理,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爱憎感情和作品主题思想。”①本文就从情节结构、人物刻画、主题体现三个角度试论王进在整个小说中的出场艺术,从作者刻画的小人物中窥探小说布局中的“大构思”,以及作者在创作艺术水平方面高超的智慧。
《水浒传》表现了一群英雄侠士被逼上梁山,接受招安后惨遭迫害的人生悲剧。他们忠肝义胆、仗义疏财,本应被朝廷委以重任,却掀起了一场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是什么造成了这样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社会局面?作者在构造情节之始就给予了鲜明的答案——乱自上作。正如金圣叹指出:“乃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②可以说,高俅是乱自上作的典型代表之一,而王进则是深受其害的首要人物。因高俅对京城教头王进父亲本身就怀挟旧仇,再加上王进在他新上任时,没有及时进奉于他,就加重了他对王进的不满。种种的机缘叠加在一起,最终使得高俅对王进产生了铲除异己的心理。王进作为京城教头,本来过着平静的生活,与人无争,可是,由于与高俅的一段往事让他远走他乡。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王进自然是无辜的,这样的结局与高俅有莫大关联。高俅挟私报复不说,也暗示了他卑微的内心。对王进来讲,高俅是手下败将;而对高俅来说,那是抹不过去的人生污点,而自己新官上任,单单王进没来拜访,加深了高俅对王进的仇恨。王进在装病,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这严重挫伤了他的自尊心,而高俅也自然会动用自己的权势拔掉“眼中钉”。这是一个心胸狭窄的太尉,也是人生轨迹突然发生逆转之后的特有心理,就是这样的人物,凭借着“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诗书词赋”③的本领,却当上了太尉来管理整个朝廷。在开篇,高俅卑劣的形象就暴露无遗,以他为首的一行人追求的是个人利益的得失,仁义礼智、信行忠良等士大夫价值观荡然无存。而这对于整个国家、统治阶级及最高统治者莫不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高俅一直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出现在整部小说中,林冲、鲁智深、杨志等人都是因他而起,对起义军采取镇压手段也以他为首。可见在小说开端就介绍高俅与宋徽宗的发迹史,有着作者特殊的用意。它预示了在这样的昏君奸臣治理的国家中,百姓会陷入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之中又有谁会走出别样的人生道路。“乱自上作”的小说主题已然非常明了,而这个“上”的范围已经涉及当朝最高统治者的层面,与小说结尾处李逵拿着双斧向皇帝索命报仇的情节设置遥相呼应。这种大跨度的描写,使得小说前后相互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和胸有沟壑的大布局。
设计王进出场是奸佞之臣与忠正之士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在这场斗争中,双方对决已然拉开了阵势,为后面英雄“官逼民反”“被逼梁山”做了充分铺垫。王进虽然不在一百单八好汉之列,但他不幸的遭遇却是好汉悲剧命运的先兆,拉开了水浒英雄悲剧的大幕。
如果说小说塑造了一大批忠杰义士,展现人物对国家忠心耿耿、对朋友意气相投的优秀品质,那么这些品质最先体现在王进身上。儒家伦理道德品质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在开篇之初,作者就着意灌输在王进这一个人物形象上。为了不连累众人,他带病拜见高俅,体现的是他的仁;在高俅咄咄相逼之下,他与母亲逃亡,一路风餐露宿,他悉心照顾母亲,表明的是他的孝;在危难之际,得到了史太公的救助,甘愿做史进的老师,彰显的是他的义。总体来讲,作者在王进人物塑造上,彰显了“仁孝亲义”的人格典范。王进的这些道德品质与前面出场的高俅形成鲜明对比。通过人物的对比,事情的颠倒是非,社会的黑白不分就全然展现在读者面前,其主题也更加鲜明。“仁孝亲义”不仅是王进的立身之本,也是梁山好汉道德品质的浓缩。王进的人格品质不仅仅是他个人所具有的,而是整个梁山英雄好汉的精神气象。作者如此雕刻王进形象,隐含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乱世英雄的悲歌”。④金圣叹特别指出,“王进者,何人也?不坠父志,善养母志,盖孝子也。吾又闻古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也,然则王进亦忠臣也。孝子忠臣,则国家之祥麟威风、员璧方珪者也。横求之四海而不以得之,竖求之百年而不一得之。不一得之而忽然有之,则当尊之容之,长跽事之。必欲骂之打之,至于杀之,因逼之去之,是何为也?王进去而一百八人矣。”⑤整个仁孝亲义的道德品质是为了忠这个品质作铺陈。《论语》讲:“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⑥如果一个人在家能孝,那么在朝堂上就能忠,他们具有相同的社会心理根基。王进没有放弃父亲志向,仍教习武术,对母亲更是善待。这样一个孝顺之人,如果能在朝廷委以重任,一定具有忠正之心。这样的人才正是国家所需要的。可惜奸人作祟,割断了由孝转化成忠的血脉,而王进也只能止步于此,实在令人痛惜。王进以及梁山好汉这种优秀的品质被朝廷所践踏甚至遭到扼杀,欲显忠良而不能,欲建功勋而被阻,朝廷的话语权完全把握在奸臣手中,一百单八好汉自然会冲破伏魔之殿,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
《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都有自己的相应的人生结局,也是作者着意刻画之处。可是作为最先出场的王进最后却不见了踪影,成为小说的一大谜团。王进带着自己的母亲离开京城,打算投靠延安府老经略处,途中经过史进家滞留半年。小说交代“王教头依旧自挑了担儿,跟着马,和娘两个,自取关西路里去了”⑦。当史进大闹史家村后,想去延安府寻找师父王进,结果遇到了鲁智深。自此之后,小说的情节与他再无干涉。那王进的人生结局是什么?是小说创作的漏洞,还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种种疑惑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空间。笔者认为这是作者创作的“取巧”之法。我们可以试想一下,王进真的可以在延安府大有作为,谋个一官半职而安度余生?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得罪了当今太尉高俅,即使能逃到边疆,高俅会轻易放过王进么。退一步说,即使逃过了高俅的手掌,王进就可以颐养天年了?在那个时代,上自皇帝重臣,下到梁中书、高廉等涂炭民生的地方官员,再到陆谦、董超等凶狠狡诈的胥吏,再到西门庆、蒋门神等地痞流氓,社会已经编织成了整个封建阶层残害百姓的一张网,生活在其中的王进能逃过这种厄运么。王进的遭遇是梁山好汉命运的缩影,而王进没有选择落草,笔者认为他最大的可能是退隐江湖。而这也是作者给予王进的一条出路。孔子在《论语》中就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⑧面对高俅的咄咄相逼,王进能够选择逃离,那就更有可能走上隐逸之路。面对皇帝昏庸无为、奸臣当道的朝廷,小说作者给英雄好汉提供了两条人生出路:一条是宋江式的,进行积极反抗;另一条是王进式的,选择隐逸生活。而在开篇王进命运所隐含的隐逸思想与小说主体内容是相互映照的。尤其是在征辽和征方腊后,很多人选择了退隐江湖生活。例如公孙胜回山中学道,侍养老母;武松在六合寺做了清闲道人;李俊、童威、童猛三兄弟与费保等人汇合投化海外;燕青带着一担财宝不知所踪;阮小七回到碣石村,继续过他的打鱼生活;柴进回到了沧州为民,无疾而终;戴宗到岳庙陪堂出家等。“活下来的梁山好汉中,有20人靠隐逸而生活,隐逸成了最多数的选择。”⑨这些人的人生出路与王进是极其相似的。他们与宋江等人的人生选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宋江追求的是功名富贵,封妻荫子,光宗耀祖,青史垂名。当然最核心的是他的忠君价值观,尽管罗真人、智真长老一再点化他及早回头,“得意浓时便当退步,切勿久恋富贵”“只眼功劳足,双林福寿全”“时人若把功名恋,只怕功名不到头”。 然而,他的忠君思想终究占据了上风,“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⑩的人生观给他带来的是饮鸩而亡。面对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作者并没有非此即彼,而是为读者全面客观地展现了一群神情不同、性格各异、思想独立的英雄好汉众生相,其中人物拙劣可凭读者鉴别。而全书的最后诗句“早知鸩毒埋黄壤,学取鸱夷范蠡船”,(11)流露出作者对宋江的怜悯之情以及包含的针砭之意。无论是王进的隐士自在还是宋江的刚毅有为,其实质是殊途同归。他们把目标指向了封建统治阶级,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的残暴、腐朽。忠义堂前的耿耿誓言失去了化为实际行动的根基,退而隐居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伴随着轰轰烈烈的起义军队伍的步伐,封建王朝也逐渐走向了没落,其种种原因留给后人无限的思考。
注释:
①竺青:《名家解读水浒传》,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② ⑤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施耐庵著:《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4页。
③⑦⑩(11)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28页、1258页、1266页。
④张锦池:《乱世英雄的悲歌——谈谈我对〈水浒传〉思想倾向的认识 》,《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版,第2页。
⑥⑧ 杨伯峻编:《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页,第81页。
⑨汪吾金:《略论〈水浒传〉人物之隐逸》,《菏泽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张园园,女,硕士,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言文学系,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宋元明清方向)
(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