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苗苗,张立国,王 瑛,赵凯峰,赵立华,杨 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院感科,河北承德 067000)
医务和陪护人员医院内手卫生现状及管理措施
蒋苗苗,张立国,王 瑛,赵凯峰,赵立华,杨 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院感科,河北承德 067000)
手卫生;六步洗手法;干式洗手法;医院感染
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做好手卫生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便、有效、经济的措施。Pittet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病原菌造成的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0%[1]。但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依从性依然不容乐观,且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陪护人员,他们的手卫生更容易被忽视,使手成为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2-3]。因此,提升医院内医护人员和患者陪护人员手卫生执行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医务、陪护人员医院内手卫生现状及管理措施作进行了分析。
1.1 手污染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寄居在患者身体或周围环境中的致病菌常通过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的手进行转移。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对病患进行护理、治疗等操作时接触到暂居菌,暂居菌到达接触人员手部并定植,如接触人员没有做好手卫生措施,又去接触别的患者,暂居菌即可以接触人员的手为媒介传播到新的宿主,继而导致院内交叉感染。
1.2 医院手卫生现状 目前,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依从性并不理想。林琳等[4]的研究显示,我国大中型医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依从率为40.0%-50.0%,与程莉莉等[5]研究的全球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依从率平均为38.7%一致。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于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应大于80.0%[6]。并且,陪护人员手卫生执行依从性明显低于医护人员。Aiello等[7]的调查结果表明,患者家属手部带菌状况堪忧。
1.2.1 洗手率低:目前很多医护人员、患者陪护人员都存在接触患者前后不洗手的不良习惯。早有研究证实洗手与疾病密切相关,手卫生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亦已经被我国权威专家所肯定,且绝大对数医务工作者也赞同该观点,但国内外医院洗手率均偏低[8-9]。
1.2.2 手部污染严重:①职业暴露导致污染。医护人员和患者陪护人员在给患者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操作时,经常会接触到病患的体液、血液和排泄物等,造成手污染。②公共物品传染。医护人员和患者陪护人员的手在工作中不可避免会接触到被患者污染的公共设施,从而造成手污染。③洗手设备污染。一些医院使用肥皂洗手,皂盒常常成为污染源。有研究对医院内肥皂盒积水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医院肥皂盒积水可培养出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害菌属。
1.3 手卫生执行依从性低的影响因素
1.3.1 工作原因:医院工作非常繁忙,许多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常常来不及洗手或匆匆洗手。有研究显示[10],工作越繁忙的部门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依从性越差,因为洗手次数需要随着各项工作频次的增加而增加,而通常情况下医生每小时洗25次手比每小时洗10次手的概率要低5%左右。
1.3.2 管理因素:有研究显示[11],医院通过应用监控器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监控后,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依从率由19.1%升高到27%,说明采取监控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依从性。我院在对手卫生执行依从性进行督导检查中也发现,在管理比较严格的科室手卫生执行依从性相对较高。
1.3.3 认知因素:虽然有相当多的医护人员认为洗手可以让自己不受到污染,但仍有一部分医护人员和大部分患者陪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认识,尚缺乏手卫生意识;还有一部分医务人员错误地认为可以利用戴一次性手套的方式替代洗手。
2.1 提高医护人员、患者陪护人员手卫生意识 为了提升医护人员、患者陪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要经常采用不同的方式开展手卫生培训工作,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培训讲座、网络学习、六步洗手示意图、宣传手册、科室墙报、温馨提示、定时宣教等,以达到强化医护人员和患者陪护人员手卫生意识的目的。
2.2 配置洗手设备 吴香兰等[12]的研究提示,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改善洗手和手消毒设施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生率可从30.00%下降至18.18%。因此,医院应配置完善的手卫生设施,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另外,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和消毒。有条件的医院应使用抗菌洗手液,配备干手物品或设施,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需要注意的是,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2.4 推广新式洗手法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Barrera等[13]的研究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和患者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显著增加后,器械相关感染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和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在洗手池数量少的医疗机构、缺水地区,医护人员特别忙、接诊病人数量多的部门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比洗手更具优势,且病房患者陪护人员在护理患者时应用速干手消毒剂比较方便,能够提高患者陪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依从性。
手卫生不单单是医护人员、患者陪护人员的个人卫生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医务人员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医务人员有效的手卫生可降低25%-50%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4]。因此,提高医护人员、患者陪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依从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已有大量研究,且日趋引起重视,但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陪护人员手卫生却容易被忽视,如何有效提高患者陪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依从性也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1]Pittet D, Allegranzi B, Sax H, et al. Evidence-based model for hand transmission during patient care and the role of improved practices[J]. LancetInfect Dis, 2007, 7(5):304-305.
[2]Trampuz A,Widmer AF. Hand hygiene:a frequently missed lifesaving opportunity during patient care[J].Mayo Clin Proc,2004,79(1):109-116.
[3]Albrich WC, Harbarth S. Health care workers: Source, vector, or victim of MRSA [J]. Lancet infect Dis, 2008, 8(5):289-301.
[4]林琳,张起文,董建,等.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125-127.
[5]程莉莉,张秀月,王大南,等.国内外手卫生行为及依从性差异比较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3748-3750.
[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and hygiene self assessment Frame work [S]. 2010.10-24.
[7]Aiello AE, Cimiotti J, Della Latta P, 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bacteria found on the hands of homemakers and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es [J]. J Hosp Infect, 2003, 54 (4):310-315.
[8]Jumaa PA. Hand hygiene: Simple and complex [J].Int J Infec Dis, 2005, 9(1): 3-14.
[9]Pittet D. Infection control and quality health care in the new millennium [J].Am J Infec Control, 2005, 33(5): 258-267.
[10]张丽红,常红美,柴建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手卫生宣传周活动效果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2,22(13):56-57.
[11]管建粉,陈丽华,唐海英,等.立体干预模式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效果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7):642-644.
[12]吴香兰,陈朝红,张印兰.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中手卫生作用的探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8(1):18-20.
[13]Barrera L, Zingg W, Mendez F,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 hand hygiene promotion strategy using alcohol-based hand rub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Colombia [J]. Am J Infect Control, 2011, 29(8): 633-639.
[14]侯铁英,江飞舟,张友平,等.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方法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1576-1578.
R211
C
1004-6879(2017)02-0175-03
2016-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