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启龙 袁章奎
学生消极备考心态及辅导策略
安启龙1袁章奎2
备考学生普遍存在三种消极备考心态:过度焦虑、缺乏动力、过度自卑。针对过度焦虑的学生,可采用正确认识焦虑、改善社会支持、放下心理包袱、调整合理期望等方法缓解其焦虑心态;针对缺乏动力的学生,可采用解决情绪问题、制定复习计划等方法;针对过度自卑的学生,可采用及时表扬、借助榜样力量、积极自我暗示等方法提高考生的自信心,积极备考。
备考;学生;消极心态
在诸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因素中,“考试时心理状态和备考时心理状态”相对于“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更为重要。笔者在多年毕业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发现,有三种消极备考心态在备考学生中比较普遍,影响也较大。
(一)过度焦虑
随着考试的临近,过度焦虑状态的学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各类考试检测中成绩起伏过大、有时名次下滑、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越来越多的同学,从而引发华伦达心态:患得患失、分数过敏,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同时也会对考试结果进行过度的猜测、怀疑。
(二)缺乏动力
若个体的内驱力不强,或外部分散心理能量的刺激过多时,便会缺乏推动个体达到目标的动力。相当一部分备考学生处于迷茫、动力缺乏、自信心不足的状态,如具体表现在复习时没有清晰的头绪,情绪状态不好,或对复习只有“三分钟热情”,不能持续。
(三)过度自卑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部分毕业班学生坚持努力了很长时间,却学习效率和效能感低下,在多次考试中成绩没有进步,又常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自我评价过低,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对考试的无望感增强。
(一)正确认识焦虑
研究表明,中等水平的焦虑情绪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过高的考试焦虑反而影响考试成绩。鉴于此,我们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焦虑和压力对考试成绩的影响,同时,也要帮助此类学生剖析引发他们高焦虑的原因,让他们较为清楚地知晓缘由,使其自我调节更为主动和有效。
(二)改善社会支持
研究者普遍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能有效地缓解个体的心理压力,维护和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如此看来,唤醒备考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是缓解其过高焦虑情绪的有效途径之一。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它具有相互依存性、可靠的纽带性、协调性等特点,包含一种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信任和安全的性质,并具有“引导”的功能。对于学生来说,社会支持由家庭成员、老师同学以及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构成。启动学生的社会支持,使其在一个和谐、安全的环境中备考,会大幅度降低他们的焦虑水平。对于个别焦虑水平极高的学生,此方法更加有效。
(三)放下心理包袱
调查中发现,不少高焦虑的学生会在日常的复习中联想到父母、老师的期望,想象考不好会对不起他们,或者经常纠结自己的实力和目标相差太大,正是这些想法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情绪。对于此类给自己过多、过重心理包袱的学生,我们应引导其放下心理包袱,按照已经制定的可操作的复习计划进行复习,关注计划的执行情况、新补充的知识点以及当下的进步,而不是去关注其他同学的进步。
(四)调整过高期望
老师、家人和学生自己都期望能考出优秀的成绩,然而,若制定的目标与实际水平差距过大,经过多次的挣扎和努力后依然离目标很远时,学生容易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心理。研究表明,家长期望、教师期望、同伴期望和自我期望的高低对考试成绩有不同的影响,我们应对期望源进行适当的干预调整,以便发挥其正向影响作用。
家长的焦虑会通过家庭日常传递给孩子,所以家长应该尽量保持较低程度的期望水平,以免给考生造成压力;教师应尽量保持中等程度的期望水平;对于考生而言,他们的期望水平应该比实际水平稍高,但不宜过高,应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值得一提的是,同伴期望对考生的影响不显著,无须刻意去干预,应保持其自然性和随意性,同伴之间构建一个安全和谐、互助温暖的班级环境和人际环境将更加有助于考生的备考。
(一)解决情绪问题,提升注意水平
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备考状态不佳的学生会在伙伴关系和家庭关系方面出现问题,如和班级同学闹矛盾,和老师、家长发生冲突,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生的不良情绪体验,使其在备考过程中分心,降低了复习的效率和效果。
备考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心理能量的分散必定会使他们复习效果打折扣。对于此类学生,应引导其先主动积极地解决负性情绪问题,让注意力重新回归。对于现阶段无法处理的事件,可引导学生将其放到考试结束后再解决。
(二)制定复习计划
有的学生之所以会慌乱、迷茫,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仅仅是跟随各科老师的复习节奏和安排。但当各科老师的复习节奏不协调时,考生便会手忙脚乱,无法取舍和自我安排。如某次大型的预测性考试结束后,班级成绩不好,各科老师都加大训练力度和作业量。此种情况下,无计划的学生会出现慌乱、迷茫无助的状况。
在访谈以往的高考高分学生“是否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有自己的复习计划”时,他们均表示有细致的、可操作的复习计划,甚至某高考状元还制定了每天的任务纸条。所以,对于备考学生而言,制定一个适合自己、可操作实施的复习计划尤为重要,按照此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掌握复习节奏的主动权,是保障备考良好状态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及时表扬
对于过度自卑的学生,细心地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其闪光点或备考期间的点滴进步,进行及时具体的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克服自卑心理。但须注意,表扬应针对具体的事情或者行为,避免模糊的表扬,同时,表扬时要强调过程,而不是强调结果。自卑学生的自我评价也相对较低,故在表扬时应注重对其努力过程的肯定,这样更能激发其积极的备考行为。
(二)借助榜样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指出:榜样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榜样的示范作用可以使观察者加强或者减弱对已经习得行为的控制度。
对于备考缺乏动力、自信心不足的同学,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来重铸其备考动力。如推荐学生观看尼克·胡哲的成长故事和演讲视频、中国达人秀刘伟的故事、电影《隐形的翅膀》、马云和俞敏洪等人针对高中生的演讲视频等等。在榜样的身上获得强大的能量,有助于学生提升自信心,增强备考的动力。
(三)积极的自我暗示
紧张备考的毕业班学生,会经历多次各类的考前测试,测试结果不理想会弱化部分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又是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之一,故在备考期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就显得相当重要。积极心理暗示是提升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之一,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教师可以运用心理暗示的原理和规律,采取灵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建立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教学生如何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其利用积极心理暗示来进行自我调节。同时也要防止学生错误地使用积极心理暗示,如有的学生在考场上紧张,心理暗示是“我不要紧张,我不要紧张”,这不但没有起到积极心理暗示的效果,反而加重其紧张感。
[1]崔娜,刘云艳,商变英.高中生成就目标、考试焦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4):436-438.
[2]张向葵,张林,马利文.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74-79.
[3]宋宙红,谢书书.期望效应对高考的影响以及不同期望源作用的异同性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2):74-80.
[4]鞠艳.榜样的力量——班杜拉观察学习的研究[J].基础教育,2008(9):60-63.
G444
A
1005-6009(2017)48-0009-03
1.安启龙,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贵阳,550001)心理健康教师,二级教师;2.袁章奎,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贵阳,550081)心理健康教师,高级教师,贵州省教育科学学院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