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学习:语文教学突破壁垒的初步尝试

2017-03-24 01:56陈鑫颖
江苏教育 2017年49期
关键词:省份跨界家乡

陈鑫颖

跨界学习:语文教学突破壁垒的初步尝试

陈鑫颖

我国基础教育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儿童的学习过程脱离生活的情境,而成为与生活割裂的符号性学习,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这就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开展“跨界”学习——跨越学科之界,消弭生活壁垒,提供学习的情境和背景,从知识的简单累积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建构幸福完整的语文生活。

跨界学习;儿童语文素养;言语生命

“跨界”(crossover)原意是“转型、转向”的意思。[1]有学者不无担忧地指出,基础教育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儿童的学习由直接经验被间接经验所取代,学习过程不再是生活真实的学习,而成为与生活割裂的符号性学习,这就需要教育者寻求多元素交叉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跨边界的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通常会根据主题,整合各学科的学习资源,为儿童拓展宽广的学习空间,让儿童的语文学习重新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以下,是我近期和学生开展的一次语文跨界学习。

一、教学中的困境

上完了课,备课组的同事纷纷抱怨开来:《练习1》(苏教版语文三上)中的《省份简称歌》太难,还要求一一对应背下来,对于学生来说简直就像天书。

确实,对于我现在所在的新村配套小学(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教育集团下属的新村小学)学生来说,难度更大。课前我了解了一下,在幼儿时期玩过中国地图拼图的一个也没有,出省旅游过的有两个,其他的要么哪里都没去过,要么即使去过也不知道去的是哪里。在孩子们的认知中,连他们生活的这座城市都是上学后才渐渐了解,遑论其他?而省份简称则又“隔了一层”。

杜威说:“如果知识不能组织到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去,这种知识就变成纯粹言词,即纯粹感觉刺激,没有什么意义。”[2]他还举了圆周率为例,即使知道圆周率的具体数值,那实际上是别人的知识。也就是说,当我们花费巨大的耐心和精力,督促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读出这些省份简称,并且用“悬梁刺股”的坚毅艰难背诵,这些“知识”仍然只是一些“符号”,它们既没有融进学生的认知,也没有建立自己的意义,就像很久以前曾经一度存在的114电话接线员背诵的电话号码一样,既没有思维上的挑战,也没有审美上的享受。

如何建立符号与生活的关联,拉近知识和学生“情感和理智上的距离”?我做了一些尝试。

二、跨越学科界限,消弭生活壁垒

苏教版三下的《品德与社会》第10课《我的家乡在哪里》,介绍了中国的行政区划,这恰恰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省份简称歌》的支架,帮助他们有梯度地达成目标。

我所在的学校,学生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为少小离家,他们对遥远家乡的感知仅仅停留于户口本户籍栏里。但是从家长或有意或无意的谈话中可以感受到,对家乡的亲切感仍然深深融于学生的血液中。我请学生各自说说自己所来自的省份,江西、浙江、福建、山东……他们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寻找并一一指出,这样就认识了近十个省份。由于情感上的亲近,学生指出的家乡仿佛也与其他所有的孩子发生了某种神秘的关联,那些陌生的省份名称和朝夕相处的伙伴有关,因而变得生动起来。

接着我们找出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的省份,《拉萨的天空》《西湖》《东方明珠》《东方之珠》《鸟岛》《台湾的蝴蝶谷》……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随着课文“神游”过那么多的地方!从地图上看,他们思维的足迹已经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只是以往没有将它们进行整合。

我们还玩“你画我猜”的游戏,就是把省份的轮廓描画出来,其他的小朋友竞猜并在地图上指出方位。几轮下来,一张中国政区图已经印在他们心里。学生对识认省份简称所构建的“前认知”也已水到渠成。

接下来就一个一个地告诉学生它们的对应关系吗?儿歌中不乏生僻的字,比如 “冀”“粤”“赣”等等,即使单独识认都很困难,更别提将它们连缀在一起。我让学生将社会书上的地图放在一边,和儿歌对照着读。

师:请你试着读读简称和省份名称,把自己的发现和同桌小朋友分享。

生:我们发现有的简称其实就是省份名称中的一个字,比如说“辽宁”的简称是“辽”,“黑龙江”简称“黑”,“吉林”简称“吉”,“内蒙古”简称“蒙”。歌谣的第一句“辽吉黑蒙”都是省份名称中的字。

师:非常好的发现!像这样从名称中选一个字做简称,在儿歌里有很多,这就是规律。请你把这类简称一一做上标记。(学生做标记)

师:还有一些简称我们还不知道代表哪里,我们继续找规律。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儿歌中的省份在位置上是连在一起的。(生上来指大图)“辽吉黑蒙、冀晋陕宁”,它们都相邻。“陕”和“宁”我们刚才都找到了,那么“冀”和“晋”大概就是这里。(他指的正是河北、山西部分)

师:知道了这个规律,好几个省份就可以通过猜测推断出来。你还能推断出哪些?

这样,省份名称和简称对应起来了,一些整合的地理概念也悄然融入学生的认知,比如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中西部地区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因为所有的知识都不是以既定的形态被老师告知的,而是他们自己通过比较、推理,通过读文、读图,合作探究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知识的重组和建构,他们还学习反思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形成了对“获取知识”的“知识”,也就是元认知,这些学习策略的反思和获得将作用于他们今后的学习。

很有意思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有学生发现班上同学的名字中带有两个省份简称——孙苏豫。他们推测:会不会孙苏豫的爸爸妈妈分别是江苏人和河南人?当我们向孙苏豫求证时,学生们非常好奇和期待。孙苏豫红着脸说:“不是的,我妈妈是河南人,可是我爸爸是溧阳人。”看着孩子们失望的眼神,我告诉他们:溧阳地处江苏省南部,孙苏豫的父母用这样的方式在孩子名字中融进对家乡的感恩和思念呢!当孩子们为自己的推测得到印证而欢呼时,我知道,“苏”和“豫”这样的简称伴随着他们欢腾的情感,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这些简称有什么用呢?它们和我们的生活究竟有怎样的关联呢?

学生第一个反应就是车牌。车牌上有简称,它告诉我们这辆车的车主来自哪里。于是学生留意小区里、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兴奋地说出它们所属的省份,并且在地图上找到,想象它们怎样穿越千山万水来到南通。我们做“破译密码”的游戏,“鲁能”“湘涛”“苏宁易购”……它们都是带着家乡印记的名字啊!那个寒假里刚刚去过云南的孩子忽然顿悟:原来“滇池”的名字是告诉我,这是云南的湖泊啊!还有,滇金丝猴,就是云南的金丝猴啊!除此,学生还在班级群里分享了他们发现的带有省份简称的信息,比如八大菜系、菜馆名称(巴渝水煮鱼、湘巴佬、港式茶餐厅)……我鼓励他们走进这些菜馆,去品尝各地风味菜肴,用舌尖感受各个省份的不同风情。还有学生上网搜索了各种戏曲门类:川剧、豫剧、粤剧、沪剧、京剧等等。我邀请音乐老师和我一起做了一个音乐欣赏课件,选取最有代表性的音乐片段,让他们用耳朵辨识。学生初步感受到京沪的南北之别,豫剧的激越慷慨,川剧变脸的神奇……视觉、听觉、味觉的集体参与,构建起多维立体的感受。很多感受,学生并不能形诸语言,而是形成所谓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像海面下的冰山,静静蛰伏,等待唤醒,而这蛰伏的,正是对周遭世界的敏锐感知和审美态度。

三、跨界学习并不遥远

由于我是班主任,所以除了数学和英语,其他科目基本都是我执教的,接近于全科教师,这样也有利于我把学生看作一个个完整的人,带领他们穿越学科边界。

在劳技课上我和学生做手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制作步骤以及遇到的困难和克服的办法,尝试通过说明书这类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并乐于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向别人描述我们的作品,关注自我并与他人沟通。

社会课上我们要选择家乡的几处景点制作一份一日游的计划,课后我和学生一起搜集景点的相关介绍,了解它们的大致方位,综合考量后形成最优化的路线方案,还用彩铅绘制手绘地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带着任务实地考察,抓住景点最鲜明的特点进行简约化绘画。我们这样交流家乡景物的特点——

师:我们介绍家乡景点,就是要把这里独有的介绍给客人,这才是“特点”。

生:环保公园是用塑料瓶、易拉罐、废砖头这些废旧材料建成的,路灯用的是太阳能和风力发电。

生:园博园里有十三个园子,代表我们江苏省十三个城市,像个园林博物馆,所以叫园博园……那么“色园”是因为那里五彩缤纷吗?

…………

师:(我把“啬园”的名称写在黑板上)你在“啬园”里面见到了谁的陵墓?(张謇)张謇先生有个名号叫“啬庵”,人称“啬公”。啬园就是纪念他的。张謇先生一手创工厂,一手办教育,我们通师二附也是他创办的呢!

生:我这次去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他的故居!

师:你注意到那里的雕塑了吗?那是张謇先生和梅兰芳先生。张謇先生曾经邀请梅兰芳三次到南通演出,地点就在更俗剧场。

由于上学期刚学过《梅兰芳学艺》(苏教版语文二上),他们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梅兰芳先生和南通这座小城居然有如此的渊源,而这一切都是由于张謇先生!学生的惊叹中有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丰富情感!那些熟悉的家乡景物里还藏着怎样的故事?以后,他们应该不会“熟视无睹”地走过每一条街巷了吧?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转换读者的视角,以作者的视角,重新阅读第一单元的《庐山的云雾》《美丽的南沙群岛》(苏教版语文三下)和相关文本,从结构、语言上加以借鉴,达到读写的融通,最终形成导游词。

在这个案例中,纵向上,我们触摸历史,发掘家乡景物曾经的故事,当学生再次寻访,一定会有“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感叹;横向上,我们打通文本边界、学科边界、生活边界,把读过的文、赏过的景有机融合,让固化的知识点灵动起来,汇成思维的河流。每次做着这样的跨界学习时,我们都会由衷地觉得身心愉快,视野开阔,不仅有意思,还有意义。

还是回到《练习 1》。这次由《练习1》引发的语文跨界学习,花费了我和学生将近一周的时间,和传统教学的两课时相比,在“效率”上确实不占优势。我们所做的这些在试卷上并不能得到多少反馈。但是掌握这些省份简称,或者说是知识的简单累积,并非最终的目的,我的目的在于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经历,关注学生对获取知识的意愿、与之相伴的情感以及对获取知识过程的反思,并以此形成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以备将来的迁移。

[1]张韵.“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7(1):50-56.

[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5.

G623.2

A

1005-6009(2017)49-0029-03

陈鑫颖,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江苏南通,226001)教师,一级教师,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省份跨界家乡
跨界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跨界设计
跨界之道
夏天的家乡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