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大学 王 易
老年医学常识教学的“深”与“浅”
□上海老年大学 王 易
“深入浅出”对于教师来说是一条耳熟能详的教学法则,但在老年教育中却有特殊意义。笔者在耳顺之年,有幸应上海老年大学之邀,为广大同龄人讲授基本医学常识。经过两年实践,对“深入浅出”这一原则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在此与同行分享一下其“深”若何,“浅”又若何。
从表面看来,老年教育是一种愉快教育、无压力教育。但既然是教育,一定被赋予特定的社会使命和意义。上海师大原校长杨德广教授在《关于建立老年教育学的思考》一文中,曾将其社会使命归纳为退休教育、陶冶教育、技能教育、养生教育、生死教育五大方面。都是意图通过老年教育这种社会教育媒介,让老年人走向对生命的“达观”,避免孤独、焦虑、低落的情绪。为达到这样的社会使命,老年教育的各类课程都应从立意、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立足于“达观”这个主题。而这个主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深度,它要求教师能够将课程内的知识和宏观的哲学思考相联系,对学员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例如在“细菌与疾病”的课程中,提到细菌在地球的物质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这里就会引申到生命现象本身就是物质循环中的阶段表现,启发学员不要陷入对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恐惧之中,坦然面对人的生老病死现象,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
老年大学的教学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尽管其学历、知识背景参差不齐,但社会阅历丰富,联想能力强,接受度高,选课目的性明确。因此,许多学员并不满足于就事论事的讲解和一般类知识的介绍,而更关注教师对事物和结论形成过程中的个人见解,因此课堂上常常出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场景,学员们参与讨论,兴致盎然。例如在“病毒与疾病”课程内,当介绍病毒是一种最常用的转基因工具时,许多学员马上可以联想到“转基因食品”,围绕这个热门话题,在课堂上展开了热烈地探讨。作为教师,就必须对此有所预见,且有所准备,赋予相应的讲课内容。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畅所欲言的辩论环境,与普通院校的课堂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老年大学的教师要具备深厚的素养,因为学员所欣赏的,不仅仅是你的专业水平、你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度,更希望你能够向学员提供有关认知领域未见未闻的相关知识和相应的一些哲学见解。这应该也是学员来老年大学就读的目的之一。这样的学习要求,其实很高很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不断吸纳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教育哲学。
鉴于老年教育“无压力”的特点,在课堂内容与形式上的 “浅”又成为一种教学特色。如,不要过多地使用专业术语和专业解释,最好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阐明深奥的理论知识。对于老年教育中的科学类课程,教学中应注重趣味性、通俗性和直观性。所以,近两年我在上海老年大学开设的《免疫与疾病》 《病毒与疾病》《细菌与疾病》《营养与疾病》四门课程中,就选用了自己编写的《生命科学读本》系列中的《话说免疫》《话说病毒》《话说细菌》和《话说营养》作为基本教材,较好地适应了老年教育中科学类课程的教学特点,受到学员欢迎。
对于老年教育科学类课程,要在教学中做到“浅出”,除需选用和编写合适的素材外,还要注意方式方法。笔者体会较深的有两点:一是形式的“喜闻乐见”;二是实现有效“正迁移”。
就科学类课程而言,“喜闻乐见”绝不是体现在“哗众取宠”的热闹上,而是要切实关注学员关心的问题,如果能够以学员期待解决的“喜闻乐见”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就可以引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强烈兴趣,加强其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例如,在讲《病毒与疾病》中“病毒的致病性”这一内容时,我没有选择登革热、乙型脑炎病毒为例,而是选择了埃博拉病毒。因为当时正是西非埃博拉病毒肆虐之际,也是中国医疗队派出最多的时期,结合新闻的时效性,牢牢抓住了学员的眼球。所以在备课中,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符合学员的心理期待。这便是对“喜闻乐见”的注解。
教育心理学上的“学习迁移”现象,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基于“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如何寻求科学类课程中专业教学内容之间的“共同因素”,是实现“正学习迁移”的关键所在。因此,针对老年学员见多识广的特点,在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上,努力使他们普遍知晓的知识形成联系,就成为备课中最主要的关注点。例如在“免疫与疾病”课程中,笔者将适应性免疫比喻为“导弹”,将固有免疫的效应分子比喻为“炸药”,就很好地解决了学员接受这两个科学概念的困难。
在近两年的老年大学教学实践中,我比较专注于发现老年教育与全日制高等教育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努力去发现和驾驭老年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特殊规律,在实践中逐步总结一些符合老年教育需求的教学心得,使这些科学类课程能够得到广大学员的认可与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