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装饰文化的重中之重
——生命与生殖崇拜

2017-03-24 01:49王海琴仇晓风
文物季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王家大院生殖

□王海琴 仇晓风

王家大院装饰文化的重中之重
——生命与生殖崇拜

□王海琴 仇晓风

山西灵石王家大院是明清民居建筑,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精美的砖、木、石三雕装饰,题裁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众多的生殖崇拜作品,在民间艺人、文人士大夫、画家的参与下,将装饰审美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殖崇拜装饰文化吉祥寓意

博大精深,是山西灵石王家大院古民居建筑的文化底蕴。其庞大的建筑群,继承发展了商周以来的建筑遗风,包涵了长幼有序、贵贱分等、内外有别的儒家礼制精神,道家八卦风水取正方位,民族民俗装饰文化等诸多方面,既有文人士大夫的雅气,儒道佛的仙气,还有民间美术的俗气。就装饰本身来说,不仅有文人士大夫画家的参与,还有美学家理论上的指导,贯穿了从南朝宗炳的“卧游”到清代李渔的“居游”,这一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把装饰审美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这里的建筑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

王家大院为明清民居建筑,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明万历至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已对外开放的恒贞堡(龙)、视履堡(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在王家大院古建筑群中,视履堡建筑是静升王氏家族修建的最后一组大型建筑群,由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视履堡建筑群内乐善堂和敬业堂均为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厢的绣楼外,还有各自的厨院、塾院,并有共同的书院、花院、围院(家丁院)等。周边墙院紧围,四门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

图一 石雕“凤凰鹐牡丹”

敬业堂是王汝成的住宅,基本上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同时也是王氏家族品位最高的中轴对称的建筑。前堂是社交活动的空间,也是对外开放的空间,由男人主持。后室私密性、隐匿性很强,是完全封闭的空间,由女人主持,因此后院的装饰,在强调妇德妇功多生贵子早生贵子的同时,还注重对子弟进行孝悌忠信诗书礼乐儒家文化的教育。尤为突出的是,有关生殖繁养的雕刻图纹,从象征婚事生殖,到五婴戏莲、五子夺魁、状元及第、平步青云等,成为一个组织布局谨严的系列雕刻。后室垂花门前后四个垂柱,均雕以莲花,《群芳谱》说“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寓早生贵子,又“莲”“连”谐音,祝盼“连生贵子”。垂花门两边的看面墙,东为石雕“凤凰鹐牡丹”(图一),西为“鹭鸶鹐荷花”。俗语有“凤凰鹐牡丹,两家都喜欢”,“鹭鸶鹐荷花,结下好缘法”之说。后室儿孙们居住的东西两厢房木雕窗棂“鱼穿莲”(图二)造型独特,雕刻精细,在所有鱼莲文化中实属少见,可以说绝无仅有。鱼头从花心向下穿过,从花蒂钻出,尾在上,头在下,首尾看得清清楚楚。这一构图是通过对自然界鱼莲文化自然生态形象的借用,隐喻两性结合夫妻和好,是生命繁殖的艺术化。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而莲花又是生命力极强的水生植物,那么莲花也就成为妇女生殖的命门。至于鱼,则是作为偶合多子的象征,“鱼穿莲”中莲花作为女性生殖的命门,那么鱼就成为男性生殖器官的代指。因此,花寓女阴,鱼寓男根。闻一多先生说:“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戏,等于说男与女戏。”当地婚俗,结婚时洞房内窗花剪纸有鱼戏莲内容,闹洞房时,常有“鱼穿莲,十七十八儿女全”,“鱼儿戏莲花,两口子遇上好缘法”,祝夫妻和好早生贵子。

图二 木雕“鱼穿莲”

图三 石雕“仙鸡送子”

图四 石雕“麒麟送子”

东厢房墙基石上雕“唐夫人乳姑奉亲”、“仙鸡送子”(图三)、“麒麟送子”(图四),堂屋檐廊木雕挂落为“五婴戏莲”,中间一子坐在莲蓬上,寓莲蓬生子,其余四子分别坐在四片荷叶上,寓荷叶生子,即是由性崇拜到生殖崇拜的系列构图。正面堂屋四块墙基石,中间为“五子夺魁”、“指日高升”,两边为“飞马报喜”,全面反映了从两性结合到生子教子步入官场的人生大道。西厢房墙基石为“汉江革行佣供母”,它和东厢房“唐夫人乳姑奉亲”,同属道德教育。另外还有“海马流云”,希望后代海纳百川,奋勇向上,前途光明。“吴牛喘月”原是贬义,常和“蜀犬吠日”同时出现,如说:“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在这里则是教育后代,为人处世要时刻谨慎小心,约束自己,特别是对清代残酷的封建政治统治,更应持慎重态度。乐善堂正厅内檐隔扇正中之翼栱上,也雕有化生的题材,其造型是花丛中有四个婴儿,两个紧扒在荷叶杆上,两个尚在水中戏耍。《岁时纪事》载:“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按生理常识,婴儿在母体中是在羊水中生存发育生长的。可见雕水中娃娃,即祝盼早生贵子。这一木雕放在王家档次最高最尊贵的中心点上,可见对生养繁殖的重视程度。水中化生吉祥多子,在敬业堂砖雕仿木结构照壁的栱垫板上,雕有二童子戏水于荷花池中。松竹院砖雕门罩下方左右两边的花牙子雀替上,雕有“莲生贵子”(图五),二童子站在荷叶柄上,均体现了化生求子的风俗文化。

图五 砖雕“莲生贵子”

图六 木雕“荷叶生子”

敬业堂后室木雕天窗,是宗炳“卧游”到李渔“居游”审美观念的体现。宗炳是南朝宋山水画家,一生隐居不仕,好游山水,西陟荆巫,南至衡岳,后还江陵,将所游山水绘于室中,曰“老病俱到,名山恐难遍睹,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并著有《画山水序》,提出“畅神”之说。清代著名美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出“尺幅窗”、“无心画”,“以山水图作窗”、“以梅作窗”的审美观念,使主人足不出户即置身于丹崖碧水、茂林修竹之间,并欣赏着四季花卉、珍禽异兽,起到了不出户游天下的畅神作用。难能可贵的是这天窗雕刻内涵也和生殖崇拜及鼓励子弟有关,如“喜鹊登梅”、“凤穿牡丹”、“一品清廉”、“杏林春宴”、“玉堂安居,五德俱全”等等。一品清廉是说“指日高升”之后,不要忘记廉洁奉公,“杏林春宴”指唐代科考以后,要设宴祝贺新科进士仕途腾达,时间正在二月杏花开放时期。五德指玉兰配以锦鸡,古人认为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这里的审美观念更是高档次的。

雕刻较完美艺术价值较高的,是恒贞堡三甲西巷坊门斗栱上的“荷叶生子”(图六),其造型是一个婴儿伏卧在荷叶内,手持两只含苞欲放的花蕾,形象生动,生机盎然。这一形象早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的魏晋南北朝时即已出现。《杂宝藏经》一卷,有一个鹿女步步生莲花的故事,说鹿女嫁给梵豫王后,生一千叶莲,每片叶上有一个小孩,共得一千个儿子。《梵网经》上卷说:“卢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生出数亿释迦佛。”如果说“莲生贵子”、“早生贵子”是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生殖崇拜,那么“荷叶生子”、“大叶莲花”便是王家借鉴于佛家的化生了。

王家大院众多的生殖崇拜作品,是通过对鱼莲、鹊梅、凤凰牡丹文化的借用,隐喻人类的性爱和生殖活动。生殖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而鱼穿莲之类的民间美术作品,正是人类生殖繁衍的艺术化。这是民间美术家继承了五千年传统艺术的精华,并加以发展创新的民族民俗文化作品。大院主人将它借来作为对子孙性教育的严肃郑重的文化结晶,它散发着古老文化的气息,充满蓬勃的生命欲望。王家大院主人早在二百多年前或者更早的时间,就已经通过民间美术作品,对其子弟进行性教育了。在王家大院民间美术造型中,无论是直接反映对生殖生命的崇拜,还是间接表现对生殖生命的渴求,都反映了人们的感情大于理智的人生态度,他们对生命、生殖的炽热追求,总是冲出艺术的表面外壳,迸发出动人的火花。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灵石县王家大院民居艺术馆)

猜你喜欢
王家大院生殖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王家新的诗
“幸福大院”可以有
四川蚕桑专家大院现状与对策
王家湾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