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和路径选择

2017-03-24 12:18薛方园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7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化条件

薛方园

摘要: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化成为金融危机,并且蔓延至全球,美国的金融危机给西方发达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得美元大幅度贬值,打击了各国持有美元资产的信心,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降低外汇储备的风险。本文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在有些方面具备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比如:在政治、经济、国际交往等方面。而在路径选择方面,文章从时间路径、功能路径以及空间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分别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方法。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化,条件,路径

1 引言

货币国际化虽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是,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较新的话题,尤其是此次金融危机之后,更是给这一命题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使得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成为可能,如果人民币能够国际化,则有利于避免我国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不公待遇,有利于避免和分散汇率风险,取得铸币税收益[1]。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有利于开放和扩大中国的金融业务[2]。但是,它有利有弊,有可能使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使得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加大,使得人民币汇率受到冲击[3]。

2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及条件

2.1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

Cohen(1971)最早从货币职能的角度进行了界定,他认为,货币国际化是货币职能由国内向国外扩张,即就是国内职能在国外的扩展,当私人部门或者是官方机构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将货币扩展到发行国以外发挥货币职能时,该国货币就达到了国际化的层次[5]。Hartmann(1998)又进一步发展了Cohen的定义,使得货币国际化的定义在货币不同职能中具体化。作为支付手段,国际化的货币在国际贸易和資本交易中充当媒介,在外汇市场上,官方将其作为调控的工具。作为记帐单位,国际货币被用于商品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价,被官方部门用于确定汇率平价。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用国际化货币形成的金融资产构成私人部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构成官方储备资产的源泉。

国内学者潘理全(2003)从动态角度给出了货币国际化的解释,认为是主权国家货币走出国门、逐步成为世界普遍接受的国际货币的动态演变过程,并指出这是该货币发行国综合国力、对外开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低地位的重要体现[6]。

尽管货币国际化的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识:货币国际化是货币走出国门,被他国或地区的参与者普遍接受,在一个比较大的国际市场的范围内来充当一般等价物,发挥货币的各种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

2 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

一,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

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金融工具形式单一、规模有限。(2)金融体系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一是以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为中心的由现代大银行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二是以落后的农村为中心的一些传统部门(3)金融机构单一,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发达,金融机构的效率较低。(4)直接融资市场落后,监管不完善,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我的积累和向银行贷款,而中小企业一般又很少能够从银行顺利贷到款,资金来源成问题。

二,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表现在三大产业比例失调与产业内部失衡并存,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为40.1%,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的74%水平,与同期俄罗斯63.3%相比,也明显偏低[14]。在三大产业比例失调的同时,产业内部失衡也较为突出,现代农业发展还特别落后,基础薄弱,工业虽然强大,但是科技含量较低,企业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

三,尚未形成有效的利率、汇率市场化机制

虽然我国2005年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实际上还是参考美元的汇率在浮动,而非参考一篮子货币。2010年汇率改革强调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率弹性,使其能够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关键在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利率市场化能够完善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状况,提高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有助于增加国内金融市场对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承受能力,增加货币政策调控汇率的能力。第一,我国长期实行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后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风险较大,因为商业银行主要靠利差收入为主,盈利模式太过单一。第二,在银行贷款中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为了公共事业而贷款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这些项目收益水平一般都比较低,利率市场化势必会提高他们使用资金的成本,所以,这样容易造成不良贷款的增加,增加金融风险。所以,利率市场化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障碍。

3 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3.1人民币国际化的时间路径

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在2008年爆发了金融危机之后逐渐显现,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实力,专家和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预计人民币的国际化大概需要30-50年的时间。也就是如果中国的经济不发生大的波动,大概在2040-2065年可以实现国际化。最为关键的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并不能操之过急,不能照搬别国的经验,而要依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2 人民币国际化的功能路径

首先,人民币要成为重要的贸易结算货币,要不断扩大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使用范围。其次,人民币在国际投资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人民币在各主权国家的官方储备中占据一定的比例。根据各经济体的实际状况和有关国际社会的期待,人民币国际储备份额达到30% ,这一比例可以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准线。

3.3 人民币国际化的空间路径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路径是周边化一区域化一国际化“三步走”[14]。首先,在“大中华”圈内实现在相互贸易、投资和储备中主要使用人民币,推进人民在周边国家中发挥各种货币职能。其次,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最后,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在贸易和投资中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4 结束语

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遭受到了重创,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的国际化这个命题也是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后逐步被专家和学者重视,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世界经济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西方的发达国家,但是人民币的币值相对比较坚挺,经济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人民币的国际化具有一定的优势,会带来很多的收益,当然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借鉴别国的经验,但是不能照搬西方国家,需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在政策、经济、政治等方面采取措施,有步骤、有程序、有规则地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顺利地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黄达.货币银行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59

[2]雷洁,潘冠中.金融危机下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研究-基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云南省第三届社科学术年会-金融危机与促进经济增长论文集,昆明: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云南财经大学,2012:309~317

[3]张晓旭.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中人民币国际化意义.时代经贸2011(14):178~179

[4]李翔﹒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和前瞻﹒经济研究参考,2013(28):1~9

[5]姜波克,张青龙.货币国际化的条件与影响的研究综述.新金融2005(8):6~9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国际化条件
聚焦港口国际化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认同或对抗——论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