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及对策

2017-03-24 18:26张建涛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自然灾害气候变化

张建涛

摘 要: 陕西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技术自主创新、能源结构、生态资源保护发展、水资源及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必须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水平、增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力引导低碳社会建设等四个方面采取对策,筑牢科技研发、区域试点、体制创新等三大基础,全力保障陕西追赶超越进程。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 自然灾害; 低碳社會

中图分类号: D67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7.01.011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7)01-0060-05

我国属于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明显增加,水资源总体短缺且区域时空分布不均衡,短缺、干旱、洪涝等灾害频发,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安全形成约束。陕西横跨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是我国西北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肩负大量的发展任务。

一、陕西气候变化特点及挑战分析

(一)陕西省气候变化特点

近年来,陕西省气候变化呈现以下特点:平均气温明显增高,增温趋势体现北强南弱的特点,升温趋势由南到北逐渐增强,陕北、关中的“暖冬”特征尤为突出,四季中冬、春季气温上升最为显著;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降水量的变化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20世纪90年代是减少幅度最大的时期,四季中以春、秋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最为明显;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夏季反常高温,2015年7月大范围高温突破历史极值;旱灾频繁,50年来陕北、关中、陕南旱灾的重现期分别为1.1年、1.2年、1.6年;极端降水增多,2015年4月1日出现春季最早区域性暴雨,6月下旬汉中、安康等地发生多次暴雨洪涝灾害、致多人死伤,7月和8月子洲和长安等地分别突发严重暴雨山洪、致多人死亡;冬季雾霾天气频发,2015年12月陕西省出现大范围霾天气10天,12月20-23日为陕西省全年最严重霾天气过程,关中各地市21-23日出现重度以上污染。未来气候变化也不容乐观,陕西省环保厅资料显示,未来40年省内温度将上升1.15-2.1℃,由于关中、陕北、陕南的气候变化差异明显,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大,气候区域差异化特征可能更加明显,可能会出现关中干旱与陕北、陕南多雨并存的现象,将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居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二)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近年来,陕西省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增强,渭河三年变清目标如期实现,秦岭保护和“一河两江”治理成效显著,城镇污水处理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水能、风能、天然气、煤层气、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森林碳汇的能力明显提高,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单位工业用水量增加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也存在一系列困难问题和制约因素,对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形成挑战。

1. 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2015年,陕西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8.8∶51.5∶39.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二产业高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10.3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工业结构内部存在“三个偏高”:重工业比重偏高,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1∶4.4;资源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是陕西的主导工业,其产值在整个工业比重较大;制造业的中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偏高。追赶超越必将使陕西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而需要工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来支撑,这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形成矛盾。

2. 低碳生产技术创新应用不足,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基础不稳。目前陕西很多先进技术还在实验室,市场应用有限,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积极性也不高,科技研发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较为缓慢。如西安交通大学的“水煮煤”技术,尽管在实验室已经研发成熟,但在企业中的应用却很少。传统粗放式工艺技术在产品生产中大量存在,导致能源消耗量大,能耗指标较高,如陕西省平均发电煤耗比国内先进省份每千瓦时高出6克标准煤,水泥每万吨高出700吨标准煤,合成氨每吨高出475千克标准煤。技术创新应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若企业生产工艺不能尽快进行循环式、清洁化改造提升,那么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很可能会成为空谈。

3.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特征明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难度大。陕西省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要地位,尽管石油、天然气以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近年来显著上升,但煤炭消费比重仍然高出全国水平的8.71个百分点,对气候造成很大影响。数据显示,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这种能源消费结构,与陕西作为能源大省、资源禀赋优势突出息息相关,也和能源效率提升中技术和资金障碍有较大关系。陕西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较小,这既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

4. 生态环境脆弱,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高。陕西省生态环境总体较为脆弱,森林碳汇能力和生态内生修复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如:榆林红碱淖湖,从1986年到2015年湖面面积大幅萎缩,特别是2006到2012年每年减少1万平方公里左右;陕西省一些湿地正在面临泥沙淤积、水体污染和盲目开发的威胁,人为活动破坏严重,生态功能退化;陕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流失面积为12.18万平方公里,占省内国土总面积的59%;陕西省森林分布不均,秦岭、巴山、乔山等五大林区森林面积占比为79.5%,陕北的黄土沟壑区、荒漠化区、石漠化区等生态条件较差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生态环境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5. 水资源及农业领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需引起重视。水资源和农业是气候变化、气象变化的敏感领域,也是陕西省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较弱的领域。目前陕西省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突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衡、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大多数河流径流量减少的趋势还在加剧,在未来气候变化情况下,如何保护好河流生态系统,发挥河流功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优化水资源配置,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陕西省气候条件相对较差,旱涝、冰雹、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频发,面对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加的趋势,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研究开发农作物新品种,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流行,降低生产成本,控制家畜疾病发生,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是确保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的长期任务。

二、陕西省气候变化的路径及突破方向

遵循气候变化规律,瞄准陕西省短板环节和薄弱领域,积极实施四大任务、强化三大支撑,不断增强陕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保护大西北和全国的环境气候做出更大贡献。

(一)实施四大任务

围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实现资源的高效低碳利用目标,以排放温室气体控制、提高重点领域适应气候變化水平、增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为重点,提高陕西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

1.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以技术创新和嫁接嵌入方式促进有色冶金、建筑材料等传统行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健全小火电、水泥、钢铁、焦化等落后产能的淘汰机制,并严格市场准入;鼓励高碳行业通过区域有序转移、集群发展、改造升级降低碳排放;重点发展以水电、风电和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抢占新能源技术发展战略制高点,形成陕北风电和光伏发电、关中太阳能光伏和新能源装备制造、陕南水电三大产业基地,大幅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强化能源节约,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在有条件的公共机构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强绿色节能建筑建设,推广和普及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和绿化景观中的应用,建设生态居住示范性社区;加快推广使用节油、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加强农村节能产品使用推广和沼气池建设工程,促进商贸领域和农村节能;推进全社会综合节能,加强节能管理保障体系建设,形成节约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加快绿色通道、绿色城镇、绿色家园建设,提高城乡森林覆盖率;围绕保护秦巴山区植被,实施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二期、中幼龄林抚育、水土保持等工程,采取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飞播造林等措施,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功能;争取设立秦岭国家中央森林公园,打造国际生态保护示范区;强化与中亚国家生态合作,以“一带两城三库百园千亿”为载体,在提升沿线生态功能中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立健全涵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适应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统计体系;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系统;完善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研究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方案。

2. 提高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水平。水资源方面,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扩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域,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完善农业、工业、城市节水体系,强化社会公众节水意识,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管理机制,建设节水型省份。农业方面,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在旱作区积极推广旱作农业品种和旱作节水技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大力培育和推广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等抗逆品种,积极开发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的优良新品种,有序调整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林业及其他自然生态方面,加快建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全面加强植被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形成黄河中游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建设秦巴山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加大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力度,加强对濒危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保护,构建我国南北地理分界带的生态安全屏障;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促进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演化,提高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3. 增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农业气象灾害服务和防御体系建设,重点在洛南、丹凤、柞水等县建设自动气象站、自动监测系统地面碳通量监测站、县级卫星接受处理系统及规模利用站等,初步建立县级农村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在省、市、县三级建设农用天气预报和产量预报服务系统,建立省级、市级和7个万亩连片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县的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重点开展防汛抗旱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森林防火监测体系建设和灾害性天气监测与信息系统建设,构筑陕西省防灾减灾安全网络;建立先进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多部门信息共享系统,完善应急移动气象台建设,提高移动应急保障能力。强化山洪地质灾害等易灾地区气象预防,重点对宝鸡市境内的山区沟壑区、嘉陵江上游(凤县段)、千阳、陇县和榆林、汉中、宁强等市县的防洪治理工程进行建设,对渭南国有林场和华山开展重点火险区森林防火综合治理建设,在汉中、安康、商洛建立3个“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心”,构建秦巴山区山洪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做好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增雨抗旱和防雹减灾作业,积极拓展人影作业服务领域;强化为农生产服务,加强陕北干旱区、渭北优势果业区和关中粮食主产区的增雨防雹作业;在榆林定边、神木、靖边、绥德、府谷等县布设局地境界天气雷达、建设人工增雨(雪)基地及配套设备等,减少因干旱对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造成的不利影响。普及推广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大数据,加快气象、灾害风险、农业、水资源、能源等领域的监测预测与预警、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碳排放权交易等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应用大数据思维发展数据集成融合、海量存储共享、数字模拟、数字挖掘等科学大数据处理技术方法,在农业与粮食安全、灾害风险管理、水资源、能源、城镇化等领域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的能力。

4. 大力引导低碳社会建设。推行低碳、绿色的生活与消费方式,采取媒体宣传、主题行动、活动推广等形式,引导消费者判断和选择低碳产品,营造低碳消费环境,尽快确立和普及全民低碳意识;开展节能产品惠民活动,采取补助、贴息等办法鼓励居民购买、使用有节能环保认证标志的绿色家电和低碳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产品;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步行,引导居民节约用电、用水、用油、用气,形成垃圾自觉分类和循环利用观念,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推进低碳试点社区建设,选择若干个城乡社区,作为低碳社区试点,适时推进社区街区低碳化设计建设、低碳消费观念推广、低碳生活理念普及,组织编写和印发低碳生活手册,在社区广泛设置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的标示,建立低碳信息披露制度,不断增加低碳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推行低碳办公,充分发挥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带头作用,开展以节约、节能为主题的“低碳办公”活动,率先使用节能型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减少纸张等一次性办公耗材用量;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行“无纸化”、“网络化”办公,推广视频会议、电话会议,加强办公电器设备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消耗。

(二)强化三大支撑

坚持技术、管理、法治创新并举,在科技研发、区域试点、体制创新等领域采取有效措施,走出一条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全国低碳省份试点中打造陕西样板、树立陕西特色。

1.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影响的机理与评估方法研究,重点开展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机理的实验与综合评估模型研究、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与风险分析、各种气候变化和适应措施的定量分析、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以及全球持续升温情景的评估;依托陕西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积极推动跨部门、跨行业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联合研究和综合研究,重点建设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科研示范、黄土高原及秦巴山地等生态脆弱区应对气候变化等四大研究基地。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重点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勘探及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物固碳技术和固碳工程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加强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领域的影响及适应、极端天气事件与灾害的影响及适应、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的影响、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交互作用和响应机制及其适应、适应气候变化案例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2. 加强试点区域建设。低碳试点市县方面,根据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资源优势、生态环境等条件,延安、渭南两市及安塞、西乡、镇安、凤县、彬县四县具有较好的试点建设基础,支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低碳绿色发展模式,尽快研究制定低碳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构建低碳、绿色、环保、循环为特征的低碳产业体系和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与管理体系,倡导和推广低碳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在陕西省低碳试点市县建设中发挥出先行示范作用。低碳试点园区方面,以西安浐灞生态区、大兴新区、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高新区等为重点,从低碳园区、低碳企业、低碳管理、低碳设施和低碳政策等五个方面努力打造循環经济模式和低碳园区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园区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管理体系,形成一批国内一流的新型低碳工业园区。

3. 强化体制创新。完善法制建设,全面实施国家已经制定并颁布的节约能源、发展再生能源、保护农业和森林生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加快陕西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进程,制定地方性法规或实施细则,对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标准做出相应修订,研究制定以经济手段为主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法规政策,基本形成低碳发展的地方法规和标准体系框架。健全工作制度,健全完善省市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及统计核算体系,建立企业上报制度、制度完整的数据收集和核算系统及台账记录,强化核查结果的利用和政府采信;建立专职工作队伍,定期编制和发布温室气体清单,加强测算工作和数据质量核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建立陕西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加快推进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机制和目标考核机制,确立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控制目标;建立省级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结合实际运行机制及经验,研究制定碳排放许可制度,争取国家支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控制陕西省碳排放总量;建立重点能耗企业碳排放考量标准化办法,实行统一的低碳产品目录,统一的标准、认证技术规范和认证规则,统一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实现碳排放的可监测、可核查和可报告,促进企业采取节能减碳措施,实现减排目标。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资金投入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建立多元化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机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陕西省科研团队承担或参与国际、国内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以及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拓展资金渠道,积极利用境外相关机构的资金。完善对低碳行业的财政补贴机制,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专门科目纳入国家预算,设立低碳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低碳产业、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开发、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等支持力度,推动政府采取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税前还贷、提供融资平台等多种形式,鼓励低碳行业进行技术创新,引导和促进企业发展低碳经济;鼓励银行建立绿色信贷机制,设立绿色信贷专营机构,鼓励企业通过市场化融资渠道、国际组织援助、发行债券等方式广泛融资,支持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建立绿色低碳消费引导机制,倡导绿色、低碳、文明的消费理念,鼓励消费者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低碳生活方式,合理引导居民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充分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政策导向性和宏观调控的作用,逐步建立低碳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将低碳认证产品列入政府采购清单,完善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逐步提高低碳产品比重,对社会的低碳消费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增加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合理引导市民选择自行车、公交等绿色出行模式;启动低碳产品认证管理,鼓励使用获得低碳认证的产品,对获得低碳产品认证的组织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

三、措施建议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知识竞赛、电视公益宣传、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等多种活动,深入持久地宣传中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广泛实施教育培训,通过定期举办课程、讲座、报告会、培训班、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大众把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作为自觉行为,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每年节能宣传周活动计划,全面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意识。

(二)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与应对气候变化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在重点领域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领军性人才及研究团队。鼓励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学校和科研机构设置相关专业,围绕行业和企业发展建设多层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专家和领军人才库,建立由具有领先水平的气候变化相关领域领军人物组成的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小组,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面发挥咨询和指导作用。以跨领域、跨学科的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专家为核心,组建课题研究团队,在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环节加大攻关力度,尽快取得成效,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发展深入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人员培训,探索联合培养等多种模式。

(三)推进对外交流合作

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内外交流合作,积极引进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先进技术,联合进行基础性研究与技术开发,共同实施节能降耗、可再生能源利用、林业碳汇等项目,推动陕西省清洁低碳能源基地建设和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的逐步建立,更大限度取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成效。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向低碳产业尖端技术和前沿产品研发,在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应用减排技术与装备等重点领域内形成多方位合作开发格局。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吸收有益经验,调整和完善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与方案,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积极开展节能低碳技术指标体系、气候友好技术、国际对标等方面的合作,为陕西省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四)强化工作组织实施

加快推进建立决策部门、实施部门、监督部门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多部门参与的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调机制,尽快形成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形成由省发改委牵头、省级相关部门联动推进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网络,逐步在市、县各级政府建立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机构,切实推进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强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综合监管力度,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和考核制度,将完成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相关任务纳入对市、县和重点企业的目标考核,切实落实好各项任务和责任。

总之,陕西是能源大省,能源化工独大的产业结构特征明显,水资源又相对匮乏,未来要面对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因素和挑战较多。因此,要在薄弱环节加大政策支持,在重点领域加大改革创新,确保陕西省持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实现建追赶超越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Z].

[2]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

[责任编辑、校对:党 婷]

猜你喜欢
自然灾害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2007:绿色企业
三年困难时期的背景原因分析与思考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
面对自然灾害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运作体系的完善研究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