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女士》是著名作家阿成的短篇小说,其文本讲述了抗战英雄赵一曼女士被敌人逮捕送进医院治疗监禁最后脱逃到光荣牺牲的故事。小说开始采用了内聚焦叙述。文本题目是《赵一曼女士》,但一开始并没有写赵一曼女士,而是讲述了自己与医院之间的关系。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通常被称为内聚焦,而普通的内聚焦是同一时空,而此篇小说采用的是跨时空的内聚焦,其原因是“‘我‘讲他的故事”,即“我”讲赵一曼这一历史人物的故事。由于叙事者与人物的时空距离,叙事者只能依靠现有历史文字资料进行揣摩想象,从而突破了内聚焦的限知视角的限制,将零聚焦的叙述方式融入其中。从叙事整体来看,叙事者对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全能叙述便是证明。文本除结合这两种叙事聚焦外,在结尾又运用了外聚焦的叙事方式,显示了作者更加深沉理性的思考与审视。
作者并没有按照老套的模式去塑造人物,也没有采用常规的歌颂角度来展现英雄人物,在文本中,赵一曼烈士没有被神化,却又不乏英雄的光辉。文中的赵一曼似乎与常人没有什么两样,也喜欢欣赏雪景,在雪中漫步,喜欢丁香花的清香,喜欢聆听巴赫的《意大利协奏曲》或莫扎特的《第九钢琴协奏曲》以及教堂的钟声,并对外国的文化建筑有着自己独到的审美见解。虽然,这在文中属于“我”的主观臆断,是“小说家言”,但可见作者是在肯定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性与多样性,英雄也可以有凡人的个性气质。这种叙事基调不同于主流意义上的歌颂赞美英雄的常规方式,因而形成一種反差——“主流题材下的悖离主流的叙事”。
主流文学创作成规下的革命历史叙事,久而久之造成叙事的单一化、机械化,人物性格的统一化,精神世界的麻木化,而小说的情节主线多是开始的失败到不断地取得胜利与光辉的英雄形象,小说作者多是权威文化的阐释者。阿成有意另辟蹊径,无论内容形式都是一种突破。
回归到小说的内容中来,运用多种聚焦可以在文章中增加怎样的作用呢?为什么开始采用内聚焦到后面采用零聚焦、外聚焦呢?内聚焦与零聚焦二者之间不会产生冲突吗?以第一人称“我”对整个故事进行解读,不会让人感觉到故事情节不连贯吗?而内聚焦的叙述者对整个事件不可能完全像我们叙述的那样,而使用第一人称叙述更增加感情的强烈性与意识的活动性。这是运用零聚焦所办不到的,但是仅仅运用内聚焦是不够的,因为内聚焦大部分都是猜测与翻阅资料,这一些资料对于我们了解赵一曼女士的形象是不充分的。变为全知视角后讲述着的一切都变为作者的已知,这是阿成先生刻意安排的,要想把赵一曼的事迹讲述的真实贴切,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目的。内聚焦与零聚焦二者巧妙地连接,没有丝毫冲突,却使叙述效果达到极佳。赵一曼女士在医院对小护士韩勇义与警卫董宪勋在思想上的宣传与组织上的策反,使他们成为抗日朋友以及最后光荣牺牲的惋惜,细致入微之处均是他人所未道的独特之语。小说对牺牲的场面只是一笔带过:“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毙的。”但是文章不禁会引人深思,特别是后来“我”去拜访她的墓碑:“我去的时候,那里清静得几乎无人。旁边有一年迈老人看着我。我看了看他,笑了笑。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这让“我”有一种无尽的苍凉感与时空感,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这个墓碑是抗战英雄赵一曼,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现代人去深思与反省。我们应时刻珍惜现在拥有的生活,不应该让我们的英雄埋没在时空的记忆之中,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数革命前辈流血牺牲换来的,“我”更关心的其实是赵一曼女士留下的孩子,小时候就没有了父母,这对心灵的打击不是一时一刻就可以消除的,这种伤痛时时刻刻存在,又有谁可以来安慰。两封信及档案材料叙事者并不加以评价,诸多复杂的感受评价留给了读者。
综合上述分析,此小说文本看似是行云流水、散漫自由的叙述,实则匠心独运。其意义一是可以多角度、人性化地刻画人物形象,将英雄、母亲、女人、智者多种因素集于一身,超越了同类革命题材的叙事。其二,将节制控制情感叙述巧妙裹挟在散文化叙述之中。如在赵一曼墓碑前与老人的对话,含而不露地照应了烈士遗书中“有谁会知道呢”的忧郁。其三,便于叙事者多方面展开叙述。一般叙事常规在此篇小说里被不同程度的灵活运用及转换,显示了叙事者非同凡响的叙事驾驭能力。
作 者:常宽,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系2014级本科生。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