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理
黑色的火山灰从火山口奔涌而下,“生命中最悲惨的一刻来临了,他无法呼吸,灵魂在慢慢脱离躯壳。”
深埋地下的庞贝古城“出土”了——市场的角落里还有成堆的鱼鳞;一户人家的后花园里种满了夹竹桃,厨房铁炉上架着平底锅,里面煎着的肉似乎还在吱吱作响……
考古学家将石膏注入火山灰空穴内,由此得到的石膏模型呈现了人与动物在试图逃跑时被冻结的瞬间画面。
公元79年,一代名城庞贝成为传说。维苏威火山的爆发让它在瞬间消失,淹没在厚厚的火山灰下。
此后的1000多年间,这座失落的古城始终远离历史的真相,地下偶然翻出的钱币、雕刻、砖瓦更让它显得扑朔迷离。直到19世纪中期,随着意大利国王伊曼纽二世的一声令下,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庞贝展开,尘封的古城终于苏醒——那些曾经的宫殿房舍、舞榭歌台,包括墙上的涂鸦俚语,都让庞贝的无限风光、声色犬马跨越时空,无一遗漏地重新展现,古罗马时代的市井生活也第一次被现代人触摸、感怀。
维苏威火山爆发和庞贝的毁灭
在意大利南部,平缓的那不勒斯海岸上,海拔1280米的维苏威火山拔地而起、直入云霄,古罗马时代的名城庞贝就坐落在维苏威火山脚下。
得益于火山灰的滋养,庞贝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在成排的葡萄架和油橄榄间,庞贝人栽种着谷物、蔬菜,还有无花果和迷迭香。流向那不勒斯湾的萨尔诺河绕庞贝而过,连接起古罗马帝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也给庞贝带来了喧嚣、繁荣。
直到灾难发生前的那一刻,庞贝人都不知道,他们脚下的沃土其实是不远处那座火山送来的。庞贝人也还不知道,这座已经聚集了几百年力量的火山一旦爆发,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将在瞬间被摧毁得面目全非——庞贝的灭顶之灾真的来临了。
公元79年8月23日深夜,维苏威火山爆发。炽热的地底熔岩在火山内部翻涌、积聚,当火山再也承受不住内部的巨大压力时,惊天动地的爆炸发生了——暗红色的烟柱直刺苍穹,漫天星宿霎时黯淡无光。紧接着,滚烫的火山碎屑暴雨一般从天而降,向着庞贝城倾泻而来。
庞贝人惊骇万分。从来都是鲜花满坡,祥和美丽的维苏威火山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狰狞,它仿佛一头苏醒的恐怖巨兽,仰天咆哮,摧天坼地。庞贝人开始逃跑,奔跑在街道上的人被砾石击中后倒下,下落的火山碎屑在庞贝城中不断堆积,建筑物因承受不住重压而倒塌,无数的人被活埋。同时,岩浆裹挟着碎石冲下维苏威火山,以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到达庞贝,覆盖了整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岩浆腾起的气浪炙烤着房屋和里面的人们,庞贝城立刻被熊熊大火吞噬。
然而,灾难一刻也不曾停歇——紧接着,黑色的火山灰从火山口奔涌而下,密不透风地封堵住庞贝城中每一扇门、每一扇窗户,封堵住那些侥幸存活的庞贝人的眼睛和胸腔,令他们最终因为窒息而死——“生命中最悲惨的一刻来临了,他无法呼吸,灵魂在慢慢脱离躯壳。”
维苏威火山整整喷发了18个小时,火山碎屑将整個城市掩埋,最深处竟达19米,活色生香、繁荣浮华的庞贝从此消失,离开人们的视野。
在后来很长的时间里,世人对庞贝毁灭的了解只来自于一封信件——“我们准备自己逃跑用的车子在平地上摇摆不停,虽然我们在轮子底下垫了石头。我们看到,地震造成海水退潮,大批海洋生物搁浅在沙滩上。一片乌云里突然窜出两团大火,就像两道巨大的电光,所向披靡……人们一下被烧得抱头鼠窜,大喊‘神灵保佑,但这个时候更多的人已意识到,神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这封信是当时罗马帝国海军将领小普利牛斯写给历史学家塔齐土斯的,灾难发生时他恰巧在那不勒斯海域巡视,正是仰赖他的详尽记述,庞贝在后来的时光中才不致彻底湮没。
火山灰下,庞贝没有死亡
在而后的千年岁月里,有关庞贝的故事一直在不断上演:公元1707年,人们在维苏威火山脚下的一座花园里打井时,挖掘出三尊衣饰华丽的女性雕像;1748年春天,一个名叫安德烈的人在葡萄园里翻土时挖出了一个金属柜子,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大堆熔化、半熔化的金银首饰及古罗马钱币。
又过了几十年,人们从地下挖掘出了被火山灰包裹着的人体遗骸,以及大量刻有“庞贝”字样的大理石碎块——历史的真相终于慢慢展开,小普利牛斯笔下“失落的庞贝”重回世间。
从1861年意大利国王伊曼纽二世下令大规模发掘庞贝古城开始,一个多世纪过去,考古学家们一层层除去火山尘屑,接近遥远的过去。深埋地下的庞贝古城“出土”了——市场的角落里还有成堆的鱼鳞,庞贝人总是先将鱼洗刮干净再出售;而酒吧的墙壁上仍写有:“店主,你要为你的鬼把戏付出代价,你卖给我们水喝,却把好酒留下”;一户人家的后花园里种满了夹竹桃,厨房的铁炉上架着平底锅,里面煎着的肉似乎还在吱吱作响……
在那场灾难中,一位庞贝人死在绘有植物花叶的壁画下,当千年后人们挖出他的遗骨的同时,也发现了壁画上的一句铭文:“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沧海桑田的变化无时不在发生,但维苏威火山的爆发却让一座城市获得了永生,庞贝无法躲过火山的劫难,但它却被封存在慢慢冷却变硬的火山灰中,最终躲过了千年岁月的侵蚀。
火山灰下的庞贝真实保留了灾难来临前人们的生活——能容纳两万观众的竞技场(当时的庞贝城总人口不足3万,庞贝人会在某个时刻倾城而出,去竞技场观看表演);30家面包烘房、100多家酒吧、3座公共浴场,用于交易的步行街以及能容纳5000人的剧院;而在街道边的小酒馆里,墙上画的酒神浑身挂满葡萄,每一颗果实都饱满得仿佛就要胀破;羊毛作坊、商店、印染店、客栈的墙壁上,到处都留有庞贝人的情感印记——“啊,杰斯,愿你的脓包再次裂开,比上次疼得还要厉害”、“亲爱的海伦,我在这里等你已经3天了”、“纺织工人苏切索斯爱上客栈老板的女仆爱丽丝,她却无动于衷。苏切索斯请求爱人的怜悯”……
庞贝人奔放的个性和整座城市的欢娱风情让千年后的人类为之倾倒。德国诗人歌德看见庞贝后说:“在世界上发生的诸多灾难中,还从未有过任何灾难像庞贝一样,它带给后人的没有哀伤,而是如此巨大的惊讶与新奇。”而法国历史学家泰纳从庞贝归来后感叹道:“那时候的人,是用整个身体活着。”
现代考古发掘,见证庞贝奇迹
庞贝古城的考古到今天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三分之一的古城遗址重见天日,已发掘面积达50万平方米。古代罗马帝国的市井生活,随着那些出土的饰物、珍宝、绘画、雕塑,甚至生活用具一起被真实还原。只有参观了庞贝之后,人们才能触摸到罗马帝国的脉搏与肌理,这个曾经赫赫扬扬的大帝国有的不只是斗兽场、万神殿、高架引水桥,还有那么多风花雪月的往事。
庞贝的火山灰是考古者的幸运,它保存下了奇迹。那些鲜活、直接的物证和生活原貌从残垣断壁中再生,穿越时空,获得永恒。也正是意大利考古学者细致入微的努力,庞贝陨落的历史才一一重现世人眼前。如果没有他们独树一帜的发掘手段,庞贝古城的许多细节必将再次湮没。
在发掘的初期,人们常常发现火山灰层积中有一些中空孔穴,开始并不以为意。但在1865年,一位名叫朱塞佩·菲奥雷利的考古学家意识到灰烬中的孔穴是已腐烂的尸体留下的空间。他将石膏注入空穴内,由此得到的石膏模型呈现了人与动物在试图逃跑时被冻结的瞬间画面,最经典的莫过于一只大狗,尽量地伸展着身体覆盖在一个孩子身上,试图在为他遮挡住从天而降的炽热的火山灰。孩子则蜷伏在大狗的身下,一只手紧搂着狗的脖子。而狗脖子上掛着的铜牌,刻印着这只忠实的家犬曾经3次救过孩子父亲的命。在最后一次灾难降临时,它没有惊慌逃命,而是尽其所能来保护它的小主人,尽管这一次没能成功。
一个个石膏像再现了受难者生命的最后一刻,所有的恐惧、绝望和痛苦被凝固下来,栩栩如生,令所有的参观者动容、震撼。
然而,考古学家们的努力还不止于此:早在1875年,庞贝便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古遗址现场保护,并一直延续至今。例如,在设置照明线路时,他们会考虑“要照亮些什么又不会给实物带来破坏”。对于那些仍然鲜艳夺目的笔画,他们使用的照明方式,既能方便游客近距离观看,又不会使这种常年光照对它造成伤害。而在古建筑修复领域中,考古学家们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如何让参观者得到深刻的体验,同时又最有利于遗址的保护。游客们的参观路线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行走和踩踏并不会损坏历史遗迹中的任何一部分。
在考古学家手中,庞贝就这样重生了,此时的它依然服装艳丽,宛如从未离开,而只是一个转身而已。1997年庞贝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后,许多出土珍宝便开始了世界巡展,它们向世人娓娓叙说着公元79年8月23日那天发生的故事,让不能亲临现场的人们进入历史、还原自己心中的庞贝,而这也正是庞贝古城的永恒魅力。宝贵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