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 张丁 宋鑫鑫
【摘要】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作为一类特殊的教学场所,在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习和交流场所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开放性、大空间性、专业性的特点,在日常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以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专业教室为例,从建筑设计类专业教室的特点入手,以思想品德教育为重点着力构建学生、专业课教师、专业教室管理者三位一体的专业教室管理模式。
【关键词】建筑设计 专业教室 制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89-02
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因其独特的开放性、专业性,在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习场所和交流平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本校国际合作交流持续深入,留学生数量日益增加,自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一年级全日制留学生整建制编班,与2015级建筑学本科生共同使用专业教室,中外学生在文化背景、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面对开放式大空间教室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何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专业教室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 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管理研究现状及不足
目前国内外关于高校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管理相关阐释和研究还比较少。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管理的研究目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侧重于分析建筑设计类专教的室内设计结构,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专业教室的管理方式;二是从建筑设计专业教室环境营造等方面加以分析,为建筑设计类开放式大空间教室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从现有研究和资料来看,目前相关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管理研究大都从建筑设计的专业角度阐释专业教室的设计,其阐释的重点是在建筑设计上,对怎样有效、有针对性的加强专业教室尤其是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充实。
二、加强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管理的必要性
1.专业教室的特点
(1)大空间
因建筑设计类学生专业的特殊性,专业教室往往需要较大的空间以满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需要。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需要满足学生制图、做模型、设计,教师评图等需要,这需要较大的干净整洁的教学空间。但是,大的空间可能带来某些管理问题。如何合理地引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加强对专业教室的管理,创造干净、整洁、有序的专教环境对顺利、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至关重要。
(2)开放性
为搭建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专业教室取消室内隔断和门。学生在各个专业教室之间可以无障碍的沟通交流,既方便了同学们直接选修不同的课程,感受不同老师的风采,也便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3)专业性
专业教室是师生从事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由于建筑设计类专业教学的特殊性,传统的教室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传统的教室只是单纯的教学场所,简单地配置了制式桌椅,且桌椅的配置以教室空间的最大化为原则,限制了教师的授课方式。大空间专业教室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第一是桌椅设计的专业性。传统的教室主要配置制式桌椅,功能较为单一。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根据学生专业需求、教师的教学要求、教室空间的环境特性为学生定制专门的多功能桌椅。第二是教室空间布置的专业性。教室空间的布置不以教学空间最大化为目标,而是根据实际的教学要求,以满足学生专业学习为布置原则。第三是教学设备的专业性。传统教室的教学设备主要为桌椅、讲台、投影仪等,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除此之外还为学生配备了专业的教学设备。第四是教室管理的专业性。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配备了专门的管理人员,且所有管理人员必须经专业考核合格之后才能从事教室管理工作。
2.专业教室的作用
为了精准地开展研究,本次课题采取了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材料。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46份。通过分析问卷,在专业教室的重要性上,72%的同学认为专业教室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11%的同学认为是一对一辅导的重要场所,7%的同学认为是自习、课外活动的场所、10%的同学认为是交流的重要平台,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将专业教室看做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1)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建筑设计类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其教学计划内的大部分
课程主要在专业教室进行。建筑设计类教师授课方式主要为讲课、点评和讨论,其中点评和讨论占了大部分的课时安排,需要较为宽敞的空间和专业的教学设备,普通的教室难以满足建筑设计类学生的学习需要。
(2)一对一辅导的重要场所
专业教室除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为老师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和点评提供场所。
(3)自习、课外活动、交流的场所
专业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
学习工具和学习场所。除去基本的上课时间,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在专教绘图、做模型,尤其是作业较多时或是学生参加比赛时,专教的使用时间会更长。专业教室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场所,更是為学生提供了一个固定的、相对私密的、安心的交流空间,方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三、目前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在专业教室主要存在的问题上,55%的同学认为专业教室缺乏私密性,16%的同学认为教室有使用干扰性,18%的同学认为有卫生问题,3%的同学认为有安全问题,8%的同学认为有其他问题(主要为教室空间较小、冬季室温太低)。
1.缺乏私密性
缺乏私密性是目前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业教室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专业教室的私密性有较高的要求。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由于其开放式和大空间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比较难获得独立的学习空间。独立的不受打扰的教学、学习空间对促进学生学习及交流有重要作用。
2.使用干扰性
由于专业教室的开放性和大空间的特点,如果没有安排好授
课时间,可能会影响教师的授课。专业教室每天开放时间较长,大部分同学会在教室自习、做模型,如果缺乏较严格的管理措施可能会影响同学的学习。美国加州大学2004年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干扰每发生一次,要重新思考回到原来手头上的工作需要23分钟。所以,合理引导学生遵守教室管理规定,创造秩序井然的专业教室学习空间,对同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3.卫生问题
卫生问题是学生认为除缺乏私密性之外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卫生意识淡薄。首先,由于部分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尤其是早上第一、二节课,有许多同学为了赶时间在教室吃早饭,没有及时将垃圾清理干净,或是没有把垃圾放入指定区域。其次,同学们没有养成随时打扫专教的习惯。调查问卷中“你认为同学乱扔垃圾的原因是?”显示35%的同学选择走时忘记扔掉,31%的同学选择习惯,19%的同学选择顺手方便,10%的同学选择垃圾桶较少,5%的同学选择认为有清洁工,无所谓。
根据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最后,主动打扫教室的卫生意识还未形成。“你在看到专教比较脏时会主动打扫吗?”13%的同学选择经常,73%的同学选择偶尔,14%的同学选择从不。第二、班级管理松懈。专业教室的使用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组织进行的,作为专业教室的使用者和管理者,班级管理是否有效与教室的卫生有直接的关系。调查问卷“你所在的专教是否制定了值日表并按时值日”54.5%的班级制定了值日表并按时值日,22%的班级制定了值日表但没有按时值日,23.5%的班级没有制定值日表。第三、时间管理意识淡薄。“你认为专教没有按时值日的原因是什么?”44%的同学选择作业太多,没时间。38%的同学选择都不值日习惯了,18%的同学选择自己太懒。
4.安全问题;
学生安全无小事,由于专业教室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专业教室在使用上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问题。第一、人身安全问题。根据“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专业教室管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除在专教上课外,6%的同学7:00-8:00在专教,12%的同学8:00-11:00在专教,9%的同学12:00-14:00在专教,17%的同学14:00-17:00在教室,57%的同学17:00以后在教室。超过一半的同学都是17点以后在专教。下午五点正是教师、学生下课,专教管理人员换班的时间,此时是专业教室管理最薄弱的时刻,也是最需要加强监督管理的时刻。更有部分同学为了追求作品的完美,申请在教室通宵做作业,这更需要学生的自我管理、老师的严格审批和专教管理员检查,只有形成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第二、财产安全问题。为满足建筑设计类学生上课、学习的需要,专业教室给学生配备了专业的学习工具,包括多媒体设备、建筑模型原材料、建筑模型加工设备等,也有部分同学为了設计方便把电脑带到专业教室,由于目前专业教室个人储物箱还不能满足每位同学的需要,加上教室大空间和开放性的特点,可能会导致同学财产的损失。
四、规范化管理措施
1.规章制度管理
建立健全开放式大空间专业教室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定期检查,确保制度落实。
第一,加强对专教管理员的管理,明确工作职责。专业教室的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关系到是否能给同学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管理者必须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否则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第二,制定《专业教室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者和学生的职责,以便于顺利开展工作。
2.学生自我管理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选聘有责任心的同学协助
管理专业教室,一方面学生对专教比较熟悉,可以更好地与同学沟通,畅通管理员与同学们之间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给予管理专教同学一定的补助可以减轻生活、学习压力,尤其是建筑设计专业的同学所需模型材料等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五、结语
大空间专业教室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学校、学院领导的统一部署、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全体教师、同学的共同努力,专业教室管理模式的探索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完善,以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