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贤英
【摘要】成长记录袋,这一由国外引进的新兴的评价方式,受到了老师、学生、家长的欢迎和认可。在近几年的实际教学中,笔者积极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给学生语文学习搭建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平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成长记录袋 语文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82-02
成长记录袋,这一由国外引进的新兴的评价方式,在十几年来的课程改革中不仅受到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重视、研究和实验,而且也受到了老师、学生、家长的欢迎和认可,充分表现出了一个新生事物特有的鲜活和旺盛的生命力。在近几年的实际教学中,笔者也积极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给学生语文学习搭建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平台。
一、成长记录袋,语文学习的方向得到指引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成长记录袋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所以老师的指导和引领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在指导学生创建成长记录袋时先让他们欣赏成功的样本,其新颖美观的封面,独特的名字,丰富多彩的内容无不让他们投去赞赏和羡慕的目光。于是“我也要拥有一本这样的记录袋”的愿望便悄悄地在学生的心中扎下了根。紧接着老师找准这情感激发点向孩子们介绍成长记录袋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阐明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好处。孩子们对“成长记录袋”从初识到认知再到乐意参与的过程中,也明确了在自己的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以及学习的兴趣、态度、习惯乃至语文实践的点点滴滴都可留下成长的足迹,都可作为成长记录袋收录的内容。于是,为了充实个人资料,孩子们真正开始潜下心来认识自己:“这就是我”的照片挑选是自认为最满意的;文字描述的“自我介绍”是有始以来最认真对待的;“我的座右铭”的确定是经过仔细斟酌后最适合的。
无独有偶。有一个学生为了让大家见证他在学习成语上的收获,不仅看成语词典,还翻阅成语故事。当他捧着那装满“看图猜成语”、“诗中的成语”、“趣味成语”“成语分类”的“成语大观园”的成果时,我就知道,孩子已在心底里对语文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孩子们也正在为语文课程的学习与提高迈出了坚实而可喜的一步。
二、成长记录袋,语文学习的轨迹得到呈现
成长记录袋是一种质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与课堂教学活动关系十分紧密。因此,本着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是成长记录袋应用的出发点与归宿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一种表格“晒我学习”,作为每位学生成长记录袋中的规定版块,此表以单元评价形式呈现,在一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逐条反馈,分别在相应的格内打勾。现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不难看出,这张表格不但描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轨迹,更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在学生个体现在与过去的比较中,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自己在进步,也树立了语文学习的信心。
三、成长记录袋,语文学习的兴趣点得到释放
学生是各具特色、动态多变的个体,教师不能拿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所以在成长记录袋设计中不能千篇一律,要同中求异,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体现学生的纵向发展,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当打开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各具特色的画面便会展现在你面前。瞧,喜欢“三国”的俊豪同学用简笔画形式勾勒出了三国主要人物及他们的兵器,洋洋洒洒地写了几十个三国歇后语,认真誊写了三国的几个著名战役;涵熙设计的封面色彩清新,边框插图等简洁大方,如同她腼腆素雅的清纯性格;有着“小书虫”雅称的俊冰记录袋中一张张好书推荐单详细地写着推荐书目、作者、价格、精彩回放、推荐理由、人气指数;对漫画情有独钟的佳琪同学用画笔描绘了一幅幅精彩的生活世界:或是表现班级同学的团结友爱,或是趣谈课上小插曲,或是描绘校园快乐时光……这一本本成长记录袋不仅是班级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是学生表现自我才华的舞台,个性特征得到了真正的释放。
四、成长记录袋,语文学习的渠道得到拓展
《語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各种标牌广告等。”在这理念的指导下,我认为记录袋还应着眼于引导学生融入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实现“生活是个大课堂,时时处处有语文”的大语文观。于是,热情高涨的孩子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体验后,呈现出来的记录袋成果真像一本教科书,内容包罗万象,语文学习的创造性和多元性得到直观的诠释。“啄木鸟在行动”版块,孩子们留心大街小巷中广告招牌,不仅明白了写正确字规范字的重要性,也为创建文明城市出了一份力;“创意广告集结号”版块,学生把有创意的广告一一列出,与同伴分享中也理解了商家用心,学习了语言技巧;“小眼看世界”版块,学生对班级内、校园中、社会上所看到或听到的现象,进行一番简短的评论,在描述中,既锻炼了学生谴词造句能力,辨别是非能力,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做人;“走近民间风俗”版块,收集到的春联五花八门,了解到的春联知识更是精彩纷呈……
语文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文学习和运用的天地是极为广阔的,只要老师们行动起来,孩子们就会给我们交上一份满意与无限惊喜的答卷。
五、成长记录袋,语文学习的快乐得到体验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因此,教师不但要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不定期交流,还要在全班每月进行一次阶段展示交流,期末一次总体的展示交流。当然,展示交流并不是最终的目的,促进学生发展才是根本。因此,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同伴间口头评价,小组讨论中的书面评价,家长寄语等方式,让学生及时获得有效反馈。“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学生形成了自我效能感,就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激励和鼓舞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子等各种评价,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实践也证明,语文成长记录袋的有效使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助于老师、家长更全面了解学生,更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发挥教学辅助效应。所以,我们别忽视了“成长记录袋”的隐性教育作用,让“成长记录袋”见证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让“成长记录袋”为孩子们语文学习插上一对隐形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孙雪娜. 运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语文学习评价[J].当代教育科学,2004.05.
[2]傅华丽. 给语文课堂教学加点“味精”——浅议成长记录袋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1.01.
本文系南平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课题研究项目《成长记录袋在小学语文学业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专项课题(课题批准号:xxyw20140017)成果之一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