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主要矛盾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和教育质量有待提升的新矛盾。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带来的对质量的要求是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已经解决了“有数量”的问题,正朝着“有质量”的目标迈进。从“有数量”到“有质量”是新时代教育的主要特征,其本质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此,新时代教育要抓住新矛盾,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从提升数量转向提升质量的发展道路。
2016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77.7%,小学净入学率达99.9%,初中毛入学率达104%,全面普及了义务教育。高中毛入学率达87.5%,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2.7%,接近普及化水平。《2017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显示,我国高校上榜1289次,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并在7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2017年,英国《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显示,清华、北大进入前30名,复旦等5所高校入围前200名。
与此同时,我国教育还面临不少问题。2015年11月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减负何以越减负担越重?》指出,减负令不仅没有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反而导致负担由显性转为隐性、由拼学生扩大到拼家长。事实上,我国教育始终面临着两大相互交织的难题,一个是减负困境,一个是“钱学森之问”。这两大难题已形成“学业负担越重,教育质量越低”的教育困境,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社会陷入了所谓“优质教育”的认知与实践迷途。人们普遍认为,考试分数高就是质量优,升学率高的学校质量优。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为孩子一掷万金地选择名校、选择课外辅导、购买学区房……
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优质的?什么样的学校质量优呢?在我国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时期,尚待建立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的情况下,确实有许多人陷入了对教育质量的迷茫与焦虑中,无奈地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标准。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对师生而言是成绩,对学校而言是业绩,对教育行政部门而言是政绩。家长要让孩子考出高分、升入名校,教育行政部门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求学校提高升学率,学校要赢得家长与教育行政部门认可就把升学率作为追求目标。多少年来,我们把精力耗费在这种所谓的“优质教育”上,导致教师越来越累,学生的学业负担愈来愈重。
据报道,恢复高考40年来,高考状元毕业后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很少有人能够成为真正的社会精英。与此对应,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在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在倒数第五。为什么我们孜孜以求的所谓“优质教育”,给予我们的回报却如此令人失望呢?
事实上,当我们追求所谓“优质教育”时,必然陷入“应试主义”或“升学至上”的窠臼中。这样不仅没能带来教育质量的提升,反而损害了丰富多彩的教育过程,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牺牲的还是教育质量。毕竟,衡量教育质量不像衡量商品质量那样,只要严格按照一些量化标准认定即可。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只是观测教育质量的若干指标之一而非唯一,人的全面发展才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新时代教育优化质量的最大障碍,不是人们一味地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质量标准,而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熏陶中,习以为常地以此来肯定自己曾受过的教育是优质的,而丧失了对教育质量的判断力和探索精神。笔者以为,只有当人们扬弃了所谓“优质教育”标准时,真正的优质教育才会被认识。因此,提升质量需要全社会的教育觉醒,以探索真正的优质教育为突破口,走出所谓“优质教育”认知与实践迷途。
《教育大辞典》解释:“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叶澜教授倡导的“生命·实践”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是一个个具体的、有生命的个体,对学生发展虽然有共性要求,但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群体中的个体差异是始终存在的,教育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学生差异化发展应该是新时代教育的常态,只有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才能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即每个学生不求一样的发展但都要发展,每个学生不求同步提高但都要提高,每个学生不求相同的规格但都要合格。因此,学校要根据培养目标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多元而非单一的、发展而非静止的教育质量衡量标准。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新时代教育对质量的期待,不是学生考试分数高与升学能力强,而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背离此目标,就称不上是有质量的教育,更谈不上是优质的教育。
优质教育的根本在于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在于唤醒学生创造生命价值的意识,在于引导学生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新时代教育优化质量,就要为学生提升生命价值创造最适宜的教育环境。在创建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优质教育过程中,需要学校和教师付出智慧与努力。
新时代教育要真正实现由应试向素质转型、由数量到质量转变,我们的教育评价标准必须由追捧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转向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导向也要由注重发挥选拔性功能转向注重发挥发展性功能。引导学校把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放在核心位置,把学生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引导教师立足于学生,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站在新时代起点的教育,面对教育质量总体上有待优化,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要的挑战,唯有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改革创新优化教育质量。
从百年前梁启超“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的呼唤,到当代的“钱学森之问”,历史一再告诉我们,教育从来不是学校单方的专项工程,而是承载“中国梦”的百年大计。在近现代追求“中国梦”的征途上,教育经历过两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清末的“废科举、兴学校”,实现了从封建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第二次是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立,促使教育普及进程加快,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随着第二次教育重大变革的深入推进,在我国进入世界教育大国行列之时,新时代教育如何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
如何理解“人民满意的教育”呢?又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呢?尽管针对众多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千头万绪,但只要抓住最根本的问题就能纲举目张。我国教育在过去数量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确实积累了许许多多需要提升的质量问题。教育新时代,我国进入从提升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的最根本问题是破解 “钱学森之问”。
这些年来,我国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为破解“钱学森之问”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代表性观点有:人才培养要创造良好环境,要注重创新,要消除浮躁情绪,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要改革评价制度……这些观点都是治标良策,而要标本兼治就必须进行教育重大改革,即以改革传统的知识评价制度为切入点,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从知识型、技能型向创造型、发明型转变。为什么不少学生考试成绩高反而缺乏创造力呢?其实,这是人们崇尚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价值观及知识评价制度导致的必然结果。这种以知识评价为核心的评价制度,导致学校培养了一批善于考试而不善创新的人。
世界经合组织国际学生水平测试项目(PISA)创始人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曾说,上海学生获得三个第一,不代表上海拥有最好的教育体系,一个好的教育体系的衡量标准不是拿了第一而是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进入新时代,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转变传统价值观与改革知识评价为先导,在破解“钱学森之问”的过程中着力提升教育质量。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教授、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