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听雪
米芾学书的“做加法”与“做减法”
钱听雪
米芾(1051-1108)是北宋时期书法四大家之一,也是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尤以行草书著称于世,为后世众多书法学习者取法。他的学书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米芾曾写过一篇《自叙帖》,谈及自己的学书经历。他说:“余初学先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慕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爱《诅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七八岁开始学习书法,初学颜真卿的楷书,在墙壁上放大临写,把一个字写到一张纸那么大。发现单学颜体写不了简札小字,便开始学柳公权楷书的结构紧结。后来知道柳体出自于欧阳询,又学了很长时间欧体。觉得欧体过于机械整齐,转而去学习褚遂良,学褚体的时间最久。而后,又因欣赏段季展的书法转折处饱满形美,能够向各个方向运用笔锋,所以学习段氏的笔法。当发现段氏用笔完全出自于王羲之的《兰亭序》之后,便全面研究魏晋法书。逐渐得到晋、魏书法的和平雅淡,不再学习钟繇书法的方峻,而学习师宜官《刘宽碑》的圆活。学篆书,喜欢临习先秦秦系籀书《诅楚文》和《石鼓文》。又在学习中深刻体悟到:古人写竹简,其实是以竹笔(健毫)快速刷漆;而钟鼎铭文的高妙之处,在于其古朴老到。
由此可见,米芾学书之所以富有成效,在于他的博采兼收,能够学一家得一家的好处,又通过学另一家来弥补或矫正其不足。这样的学习是在“做加法”,用米芾自己在《海岳名言》中的话来说,就是“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即学习前代书家的优点,一点一点地融合在自己的书写之中,逐渐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临摹是书法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临摹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书写习惯,积累视觉经验,提高审美层次。对于临摹范本的选择,米芾认为“石刻不可学”,因为“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书家书写后经由他人凿刻,呈现出的面貌已非书家原本的水平。
《海岳名言》以颜真卿作为例子,他的家僮刻字时往往领会错主人的意思,修改波撇,致使颜字失真。只有吉州庐山题名,“题讫而去,后之刻之,故皆得其真”。真迹“皆无蚕头雁尾之笔,与郭知运《争座位帖》,有篆籀气,颜杰思也”。所以“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墨迹与石刻大不相同,雕凿不仅容易损失甚至破坏原有点画的神韵,而且在石刻中,或多或少都会掺杂进刻工自己的理解及其雕凿的风格,使后学者无法领略书家用笔的真正精髓。所以米芾主张,只有学习真迹,才能得到“趣”。他在学书的道路上,对古人的真迹尤为重视。他崇尚晋人书法,绝不满足于刻帖,而是千方百计搜求真迹。他的儿子米友仁在跋父亲《指右军四帖》中谈到,米芾“所藏晋、唐真迹……夜必收于小箧,置枕边乃眠”。
米芾强调观看真迹、从真迹领悟笔法的经验非常重要,但在古代的印刷传播条件下,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极少。今天,博物馆、美术馆多有古代名家真迹陈列展示,更有各种高清晰度的名帖影印本很容易购得,为我们学习书法提供了古人难以企及的好条件。我们应当珍惜并充分利用。
米芾“集古字”,从大字到小字,从宽结到紧结,从严谨到活泼,从字形到笔法,从唐法到晋韵,乃至从汉隶到篆籀,从竹简到钟鼎,这样的学书方法,其实就是与诸多名家过招,取长补短,不断吸收、又不断扬弃。它不会因专学一家而被一家所局限,也不会因学得太多太杂而支离破碎。在这个基础上,他进而认为:“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写字不可过于拘执,要像玩毛笔似的,轻松执笔,掌心虚空,快速跳跃,自然天成,变化莫测,完全不被事先的考虑所拘束。这样写字,米芾自己形容为“刷字”——快捷果断,似乎不假思索,用笔丰富,结体生动,最容易得到“真趣”。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形容米芾,“脱尽本家笔,自出机杼,如禅家悟后,拆肉还母,拆骨还父,呵佛骂祖,面目非故”。
显然,米芾“刷字”是实际书写时在心理上“做减法”,即心有所思则笔有所滞,而乘兴挥运,随意落笔,让长期临习储蓄在手里的极其丰富的技法自由地释放出来,才有不期然而然的妙趣。所以,“刷字”既是米芾最终跳出临摹的重要途径,也恰当地概括了他“风樯阵马、沉著痛快”的书法艺术风格。
米芾的学书经历给我们很多启发。对于当下来说,要想学好书法,既必须立足传统,深入临习古人经典,“一日不书,便觉思涩”,像米芾那样勤奋,为以后书风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又必须讲究科学方法,像米芾那样善于思考,博采众长而能推陈出新,最终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