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our”的汉译名
第一个将英语单词“humor”译成中文的,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在 1906年出版的《 屈子文学之精神》一书中,王国维将“humor”音译成“欧穆亚”,认为“欧穆亚”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但并未展开论述,以后也未再议。1924年,林语堂在《 晨报》 副刊上连续撰文,定“幽默”为“humor”的汉译名,但当时的许多文化名人对这一译法持有异议。比如鲁迅便认为“幽默”容易被误解为“静默”或“幽静”,因为“幽默”一词在我国古代另有不同的含意,譬如屈原的《 九章.怀沙》 中有:“煦兮杳杳,孔静幽默。”此处的“幽默”意为“幽默无声”。翻译家李青崖主张将“humor”译为“语妙”,但“语妙天下”是句成语,有“光说不做”的含义,似有不妥。语言学家陈望道拟译成“油滑”,又觉不够确切,且有轻浮之嫌。语言学家唐栩侯则译作“谐穆”,认为一“谐”一“穆”构成“humor”整体。但最终,还是林语堂的译法被世人所认可,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