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孤独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1506班 胡雨辰
诸子何以被尊称为“子”?必以其一方才能而著称。周公子德,孔子之仁,孟子之义,荀子之礼。这些“诗书礼义”共同组成了礼仪之邦的文化传承,诸子自然也因为提出此而著名于此了。这是最初余年幼之时背《论语》而对春秋百家的崇高印象。
余未曾拜读过《道德经》《齐物论》一类的著作,但当自视,也只能稍窥《论语》做人的标准。《论语》于余最深的印象是孔子仁义为怀,惟愿下自成蹊,天下大同。在无数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中,体现的是孔子作为老师,作为学者,作为求学之人在孜孜不倦的追寻;追寻礼乐,追寻标准,追寻人与人交往的真谛,追寻真理;亦追寻《诗》《书》的厚重与典雅,追寻曾点的任性,颜四的安贫乐道,追寻淡然而知天命。孔子是作为这样一位脱然尘世名垂千古的教育家形象闯入余的世界的。他的教诲迄今仍谆谆善诱,润人心田。也许圣人自有其不完美之处,余从来就不认同孔子的尊卑有别一类不平等思想。但余还是怀着敬仰的心境谨记“勿施于人”、“三省吾身”的告诫。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凭借其春风化雨及其书卷做到了。时至今日孔子仍被尊为“师”。然余未曾想到的是,孔子除了他的淡然处世,亦有他的积极用世。余自知孔子周游列国是失败的,在日薄西山的周王朝面前仁义是显得苍白无力的。于是余权当仲尼周游是为了看遍世态炎凉,修炼自我人生哲学而走一遭的。但当余细细揣摩孔子留下的只言片语之时,余始明了孔子志向之博大。孔子从来就不是隐士,他不会为了逃避责任而归隐;不会因为绝望就对这个世界失去希望。孔子要坚定地站在芸芸众生一方,与他们共享欢乐共担不幸。人云天下无道,正是因为天下混乱无道,孔子才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去承担,去改变。
凭一己之力诚然单薄。于是韩非揶揄他,李贽讽刺他,老子否定他,诸侯摒弃他,唯有弟子们道“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也。”是的,孔子恓惶而寂寞,迷惘而执拗,他清楚自我的理想,却又苦于世人不解其苦闷。于是这样一位巨人站在思想的巅峰,进行着时间与人生的追逐,独享孤独的荣冠。孔子的艰苦,孔子的卓绝,孔子的轰轰烈烈,孔子仕途的失败,如绽放的烟花,终归于夜的静寂。然不失败何以撼人心?不辉煌又何以长人志?不勇敢追逐怎知未来的变故,不勇于承担怎体现大丈夫之志!但孔子失败了,他一意孤行,坦坦荡荡,“知其不可而为之,既已往之终不顾。”他正道自行,永不回头。也许孤身一人,也许明知会失败,亦勇往直前。在这过程中,他是孤独的,却又是伟大的。这等的伟大,又这等孤独,因为天下已不容他了!为他的坚定,余肃然起敬。
相较于儒学之用世,道家自是提倡无为。由于余习道家文化时日不长,但余已较年长,虽无对儒家般了解颇深,但更有感而发。老庄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飘然于世外,笔下塑造的是一个颠倒的世界与扭曲的哲学观。他们冷眼相看这世界的黑暗,他们无为于神出鬼没的云端。他们像幽灵,隐匿于闹世,却埋下阴谋、冷酷与残忍的语言;他们又像是恶魔,摒弃尘世的浅薄无知,宁曳尾于涂中避世而不愿改变。道家全然不同于儒学正是在此。余摒弃世人的评价,但从余心而言,这也是另一种形态的孤独。
世事浑浊,塑造了老庄冷漠的面具。老子阅遍史书,却无法感慨世事沧桑。庄子实向往鲲鹏之志,却终愿逍遥于外。苏格拉底曾言“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老庄亦是洞察了人生与自我,终选择以荒唐之态示人。这又何不可悲可叹呢?又何不可叹可敬呢?这两位聪明绝顶的思想家,在周朝大厦将倾,山河将崩,九州辐裂之时,选择同样诡变的方式,以思想,以沉默,以孤独去与整个世界对抗。“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庄是“无为”的象征,却也是“无不为”的典型。思想家不锋芒毕露,便选择厚积薄发。他们为现实拒绝,便甘愿用自己的思想去创造一个内心的世界。最大的寂寞不在于“道不同不相与谋”,而在于“纵吾有道,亦隐于山河”。不是不愿,而是已无力回天。在那满纸荒唐言中,余恍惚看到那骑牛西去已无眷恋的老子,徒自垂钓无顾名利的庄子,他们冷眼下的一颗热肠,他们独享孤独背后的一抹滚烫的泪水。
余生性喜闹而不喜孤独。于是余常秉灯静读,以求宁静之心。恰如读史,读诗,读那些寂寞的圣哲们,余又从这孤独之中读出了一份厚重,一份悠远,一份坚定,一份伟大。
诸子从来就不是因为著其名作而被尊称为“子”,古今从不缺风流骚客。诸子之所以以诸子之名流芳百世,定是因为他们独有的生命哲学与人格魅力,凝聚了一个时代的厚重缩影,经时间这面明镜,折射出无与伦比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