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半日班区域活动

2017-03-23 15:36:25张玉环
教育家 2017年22期
关键词:区域环境活动区玩具

文 | 张玉环

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半日班区域活动

文 | 张玉环

山东省《关于规范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指导意见》中对区域活动进行了如下诠释:区域活动主要是指在室内开展的幼儿自由、自主、自发的活动,包括游戏活动和自主学习活动。区域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需要通过区域活动来发展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能力,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

作为亲子园,我们服务于0—3岁幼儿,半日班的幼儿年龄均在2.5—3岁之间。孩子“年龄小,能力弱”是教师组织区域活动的难题所在。为此,我们将半日班区域活动定位在宽松、自主、愉悦上,积极探索、创设安全有序的游戏环境,进行形式多样的材料投放,通过多种途径的游戏参与,以同伴的身份对幼儿加以适时的点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初期,不明确划分各区域,任意投放幼儿喜欢的玩具,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每年春、秋两季新生入园,对教师、家长来说都是教育的关键时期,对于新入园的半日班幼儿来说意义更为重大,这是他们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从个体进入集体生活的转折点。开学初,如何创设吸引幼儿的区域环境是我们—直思考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半日班幼儿区域环境的创设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要逐步增添细节丰富内容,来帮助幼儿适应从家庭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

开学之初,我们并不明确划分各个活动区域。这是因为半日班幼儿刚从家庭来到幼儿园,环境如果变化太大会给他们带来不适应,会造成情绪上的不稳定。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幼儿对家庭的依恋,我们在教室里有意识摆放了小年龄段幼儿喜欢的玩具,如拖拉玩具、声响玩具、布绒娃娃、电动玩具、大型雪花片、插塑玩具等,供幼儿自由摆弄。幼儿从最初对亲人的依恋慢慢转移到对幼儿园老师的信任和喜欢,并且开始对幼儿园产生兴趣。

中期,设计独自游戏的小活动区,选择投放足够的活动材料,满足他们参与的需求半日班幼儿处在独自游戏的年龄阶段,他们还不会合作和分享游戏,于是我们设计了若干个适合独自游戏的小活动区,如玩具区、建构区、娃娃家、生活益智区、小书房等。为了避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相互干扰、注意力分散,我们在区域环境设计时特别注意了动、静区域的分离,设计了有利于幼儿从一个活动区转向另一个活动区的合理路线。如在采光较好的窗户旁设置小书房,活动室门口设置“两房一厅”的娃娃家,美工区设置在娃娃家旁边,建构区设置在面积较大的场地上……整个活动室合理布局,动静分隔,减少了干扰,使孩子们能尽可能地专注于自己的操作。在区域材料的提供上,同一种玩具提供多个,满足幼儿独自游戏的需求。活动中幼儿争抢和到处游荡的现象明显减少。

后期,增添体现游戏的情境,丰富幼儿活动区域材料,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布置,我们发现有些原本幼儿很感兴趣的区域如钓鱼区被冷落在一边,于是我们采用搬家术,让幼儿对一些玩腻的材料产生新奇感,激发继续操作的兴趣;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半日班幼儿喜欢在丰富、具体的情境中活动,就将游戏的情境融入区域环境,让幼儿在丰富有趣的情境中活动。

如我们对原先单一的钓鱼区进行了情境化设计,用废旧的彩胶纸剪成小鱼,用蓝色塑胶垫铺成“海底世界”,制作了钓鱼竿,孩子—会儿钓钓“鱼”,一会儿拿到娃娃家里做鱼吃,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

对区域环境的布置分步实施,使环境创设既符合幼儿年龄段的特点和需求,同时也能有效帮助半日班幼儿成功地实现从家庭到集体生活的过渡。

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这也重申了活动的重要性,而区域活动则是重中之重。教师应充分发挥区域活动中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快乐生活,铺路架桥!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河口社区第四幼儿园)

猜你喜欢
区域环境活动区玩具
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建设现状与思考
家长(2023年2期)2023-03-14 06:58:14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24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寓学于乐
缤纷家居(2014年5期)2014-11-03 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