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合肥市中海原山幼儿园 潘雪玲
用餐礼仪,您是怎样教孩子的?
文|合肥市中海原山幼儿园 潘雪玲
幼儿进餐是幼儿生活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日生活常规中的环节,既是培养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有效途径。英国家庭教育有着“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掌握良好的进餐礼仪。礼仪的形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为此,我们需要从幼儿生活教育的点滴处培养孩子们的进餐礼仪行为。
幼儿园在培养幼儿餐桌礼仪的过程中应着重抓住餐桌礼仪培养的时机。开展多彩的餐前活动,让幼儿期待进餐。餐前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一些安静活动,如欣赏《大公鸡和漏嘴巴》故事,使小朋友们明白吃饭时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就会让桌面、地面、身上弄得不干净,引导孩子们吃饭时要专心。
食不语 在两千年前,孔子提出了十三个“不食”的论述,其中一条便是“食不语”。“食不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古训确实有其道理。近年来,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成人用餐时,由于嬉笑怒骂而被鱼刺卡到,被食物噎住、呛到的案例有增无减,在没有充分的安全认知情况下,这确实是一大安全隐患。“食不语”也并非让幼儿一言不发,教师可以和孩子们讨论用餐时的讲话规则,向他们讲清楚用餐时说话的危害,只要幼儿意识到过度讲话的危害,便会自觉遵守用餐时的讲话规则,如此一来,教师变得轻松了,幼儿用餐的安全隐患也减轻了很多,整个用餐活动也不会因为教师一直强调“不要讲话”而形成沉闷压抑的气氛,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文明的就餐姿势 小时候,父母常教育我们说,“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吃要有吃相”。然而,教师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在管束幼儿不要讲话和催促幼儿用餐等环节,对孩子们在就餐时的身形举止缺少相应规范。在幼儿园,孩子们拿筷子、勺子、刀叉的姿势千奇百怪。这就好比教学生写字时,教师大多关心学生有没有将字写好,对于学生写字时怎么握笔是缺少关注的。中国的饮食餐具种类不算多,但筷子对于幼儿来说确实不好拿,因此,教师在幼儿开始用筷子、勺子吃饭时需要教会他们正确的握拿餐具的方法。
创设优美、整洁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应以安全舒适、干净卫生、安稳平静为创设标准,做到整洁、干净、美观、童趣。具体来说,进餐活动室要明亮宽敞、整齐清洁、干净卫生;墙面上可以粘贴卡通版的食物图片(尤其选择幼儿不爱吃的食物),让幼儿从视觉角度感知并逐渐接受;桌椅的距离摆放要适当,座位与座位要留有空间并定期进行调整;餐桌上可以铺幼儿喜爱的卡通桌布;对于那些活动室兼做餐室的幼儿园,可以设立屏风;注意定时更换新的餐具(幼儿园可以采购多种多样的餐具,各班之间定期交换使用,并注意做好消毒工作),激发和保持幼儿进餐的兴趣;还可以在就餐时播放轻松美妙的音乐……
营造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 保教老师在进餐活动中要注意维持进餐秩序的方式,态度要亲切、热情,尽可能照顾幼儿的情绪;避免在进餐前批评和训斥幼儿,不可在进餐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说教,也不能谈论与进餐无关的话题。在进餐前和进餐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食育”,即给予食物、食谱及食品知识的教育。有学者提出:“若幼儿常处在主动状态下进食(即对主动的强化),他们有可能成为积极主动的人;反之若常处在被动状态下进食(即对被动的强化),那么他们可能成为被动的人或感情淡漠的人。”可见,无论主动进餐还是被动进餐都对幼儿的情感、行为等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保教老师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民主、文明、温馨、友爱的进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