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 陆剑杰
探究《规划》深层内涵共铸贯彻自觉意识
—— 关于老年教育的十个理论问题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 陆剑杰
由教育部牵头编制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在集中了一批专家学者开展的14个课题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包括由华东师范大学叶忠海教授牵头的“我国老年教育若干基本问题研究”,论述了老年教育的重要理论;由我牵头的“我国老年教育历史发展、现实状况和未来展望研究”,提供了我国老年教育的大数据和实际情况分析,论述了来自实践的中国老年教育的基本原理;由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黄健教授牵头的“老年教育体系构建及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也有深刻的理论分析。正是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题研究,《规划》才有了深刻的理论内涵,才能发挥对于老年教育创新实践的规范作用。借这次研修班的机会,我对如下10个老年教育理论问题作一些阐述,着力点是从学习领会《规划》的深层内涵的视角讲解,又注意到对我国老年教育界在理论问题上的不同认识的分析。
《规划》重视对老年教育本质的揭示。首先,它是在确认老年教育的基本属性是教育的基础上解决老年教育的问题的。它的第一句话就说:“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一部分。”在这句话中,“教育事业”在前,“老龄事业”在后,这是有究竟的。作为老年教育工作者,我深觉欣慰的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发展老年教育”的指示写在第五十九章“推进教育现代化”中。不但以最权威的方式再次肯定老年教育是教育,而且把老年教育发展,明确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遗憾的是,至今还有不少局外人士妄议老年教育不是教育,即使局内人士,也有不是真心承认老年教育是教育的。这样的人,是和《规划》格格不入的。《规划》特别论述老年教育也是生命教育,在“指导思想”的“三个‘以’”中,把“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为目的”写进去,把老年教育本质的最深层次讲清楚了。
无论做什么事,不了解这件事的本质和规律是做不好的。老年教育的本质是建立在老年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上的。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组织力量研究老年教育本质。在总体上,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老年教育姓‘教’,名‘老’,字‘文化’。”在哲学上,我们用判断事物的“实体性规定”和“功能性规定”统一的观念来回答老年教育姓什么的问题。老年教育作为一个事物,一个实践过程,它是个什么事物、什么过程?我们回答它是教育事物、教育过程。有学校、有教师、有教材、有讲授、有课堂练习、有塑造人的目的,为什么不是教育呢?老年教育这个事物、这个过程,有什么作用,有怎样的功能?我们回答它的功能在于提高老年人的素质,从而提升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借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参与社会的文化发展。功能的发挥基于实体的完善,这就是对姓“教”、名“老”、字“文化”的哲学论证。除了老年教育总体本质以外,我们还研究了老年教育本质的结构。按照列宁的论断“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深化的无限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我们揭示了老年教育四个层次的本质。它在表述上运用“教育一般+老年教育特殊”的方法。四个层次由浅入深分别是:“补需性”的“按需施教”;“完善性”的“素质教育”;“积极休闲性”的“生活教育”;“自我超越性”的“生命教育”。“按需施教”是教育的一般本质,而“补需性”则显现老年教育的特殊本质。这需要,是从人生遗憾和人生之梦的映照下被老年人意识到的;也是从落后于飞速发展的时代的紧张中感受到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一般本质,而“完善性”则显现老年教育的特殊本质。这判断,是从老、中、青的素质状态的比较中来的,青少年是素质养成的时期,中年是素质的结构调整时期,老年人则是素质完善的时期。“生活教育”是教育的一般本质,而“积极休闲”是老年教育的特殊本质的显现。这理论,是从“亚里士多德—马克思”的休闲学说中来的。人在劳动以外的时间是休闲时间,老年人的时间是全休闲的,老年教育引导老年人从事有创造性的活动。“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般本质,生命首先属于自己,生命教育就是自由自主的、为了自己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体验的教育,“自我超越”则显现老年教育的特殊本质。我们关于老年教育四个层次本质的研究成果,和《规划》要求是一致的。
《规划》的“前言”就说,办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这里的三个短句,前两个是服务老年人的,承认他们的需求是个体性、多样性的,这在实际上指明了老年教育的个人本位价值;后一句是服务社会的,体现了老年教育价值的社会本位。我们在研究中注意到:教育价值的个人本位,在老年教育中被放在首位。老年人从退休之日起,就像未来美好社会中的所有人那样,摆脱了谋生的必要劳动,进入完全自由的状态——自由地选择活动内容,自由地变换活动方式,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老年人来学习,并不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接受培育,而是为了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我们接着就注意到:老年人价值观中的个人本位,不是与社会本位互相排斥的,相反,老年人的自主选择,就包括走向社会,向社会传输正能量,让生命在保持与社会的联系中绽放更靓丽的光彩。从个人本位走向社会本位,不仅是老年教育中的现实,而且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是中国老年人在文化基因上建构了集体意识和国家意识的结果。就是说,把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统一起来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中国从古代到近代传承下来的优良文化。
要坚持这样的价值本位观,所以《规划》特别强调党委、政府、社会要强化服务意识。在“规划背景”中,要求“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在“基本原则”中,要求“激发社会活力,继续探索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为全体老年人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学习机会、做好学习服务。畅通学习渠道,方便就近学习,办好家门口的老年教育”;在“主要目标”中,要求“各类老年教育机构进一步提升”;在“主要任务”中,要求“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完善基层社区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结合学校特色开发老年教育课程,为社区、老年教育机构及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提供支持服务”,“老年大学应提高办学开放度,逐步从服务本单位、本系统退休职工向服务社会老年人转变”,等等。
《规划》开宗明义,提出“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发展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个论述,是同联合国提出的“积极老龄化”相一致的,这个“积极老龄化”阐明了老年人是社会的积极群体,是有着潜在能力、需要加以开发的人群,是能够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老人聚合。中国的老年教育研究者,在“积极老龄化”原理的基础上,对老年阶段作了进一步结构性分析,提出了“共同而有区别的老龄观”。所谓“共同”,是指以60或65岁为起点,在此后岁月中的人,始终处在身心退行的老年时期;所谓“有区别”指如下三点:第一点:指老年人身心退行是分阶段展开的,低龄老人、中龄老人、高龄老人,这三个阶段的人们,在中年能力的保持和丧失的比例上,呈现结构性变化。第二点:各个国家的低龄、中龄、高龄阶段划分,依平均预期寿命的长短而又有区别。最新国际研究报告指出:“老龄的定义应以一国人口在21世纪的预期寿命为依据。照此逻辑,70岁或许就是按这种新概念界定的60岁。”这样,预期寿命不同的国家老龄定义又有不同:欠发达国家以60岁为老龄起点,中等发达国家以65岁为老龄起点,发达国家将以70岁为起点;后者,将以85岁为中龄老人起点,高龄老人的起点也将推迟。第三点:各年龄段生存状态在不同文化教养的人群中还有区别。对于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低龄老人是潜能开发的阶段;中龄老人是部分地开发潜能,继续实现人生理想的阶段。较低学历的老年人,也能开发潜能,但比重低于高学历的老年人。中国老年教育工作者提出建立“共同而有区别的老龄观”,反对只讲共同衰老、不讲年龄区别的老龄观,充分肯定了低龄老人与中龄老人仍能开发潜力、仍可有所作为的人力资源价值,找到了老年教育的立身之地,有助于缩小养老供给范围,正确安排老龄事业。
《规划》的一个重大贡献是在老年教育界对老年教育是否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存在广泛争议的情况下,坚持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坚持老年教育是教育大业的组成部分的断言,把实现老年教育现代化写了进去。令老年教育工作者深感欣慰的是: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发展老年教育”的要求写在第五十九章“推进教育现代化”中,再次肯定老年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回顾起来,老年教育现代化的命题首先是2006年由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提出来的,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先后立了两个课题加以研究,出版了两部书系统论述老年教育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并提出了“中国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但是,反对提老年教育现代化的声音仍很强烈。《规划》对这个争论作了判定:在“前言”中写入“发展老年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在“指导思想”中写入“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这样,实现老年教育现代化就是国家意志了。我们认为,实现老年教育现代化,是老年教育发展的伟大目标。而按照“目标管理”的要求,老年教育现代化应该是中国老年教育发展的总抓手。
对中国老年教育现代化,有一个理解问题。按我们的研究,这里有三个关系或者说三个划分和三个组合的问题。第一个划分和组合是老年教育既是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又是达到自身目标的老年教育现代化事业。这是相互区别的两件事。《规划》的2015年3月31日稿,就只在“宏观背景”中写了第一句话,而没有写第二句话。可见,两句话可分。后来根据各个方面,包括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在“指导思想”中写入“提高老年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前一句话的含义是: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要求是树立终身教育思想,使受教育者都有享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必须办好老年教育;后一句话的含义是:老年教育本身也必须现代化,只有实现这个现代化,人们才能享受教育的平等权利。第二个划分和组合是既要实现上层的各级老年大学的教育现代化,又要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实现教育公平,发展基层老年教育,然后,在老年教育总体上实现教育现代化。在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的课题研究中,先研究各级老年大学的教育现代化,后研究社区老年教育的全覆盖。这两件事有区别,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把基层老年教育的发展同实现老年教育现代化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自觉意识必须加强。第三个划分和组合是既要率先实现老年教育思想理念的现代化,又要把这一思想理念体现到各项教育、教学、课程、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的现代化中去。如课程现代化,就是在课程中体现老年教育现代理念。从教育公平的视角看,老年教育课程必须具有较大宽度,否则无助于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从开发老年人潜力的视角看,老年教育课程必须具有较深梯度,让普通课、提高课、研修课、创作课构成进取阶梯;从老年人融入现代社会的视角看,老年教育课程必须具有较强时尚度。
《规划》提出的“三个‘以’”的思想,就是“以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为重点,以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为关键,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为目的”发展老年教育。“五个八”原则,就是“保障权益、机会均等”“政府主导、市场调节”“优化布局、面向基层”“开放便利、灵活多样”“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五句话,每句八个字):这里面,蕴含着中国老年教育发展的实践规律。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有怎样的秩序性的规律呢?实践情况显示这样的规律有四个:第一,从面向老年干部和老年知识分子办学到面向全体老年人办学的“教育对象扩展规律”;第二,从一元化办学到多元化办学的“资源供给扩大规律”;第三,从“管办合一”的管理方式到“管办分离”的管理方式的“管理转型规律”;第四,从混一性教育向层次性教育的“层次提升规律”。这四个实践规律是蕴含在《规划》的部署中的,而《规划》的部署是来源于既有经验的总结。现在,这四个规律已相当程度地展开,特别是“从面向老年干部和老年知识分子到面向全体老年人办学的‘教育对象拓展规律’”,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国范围发生作用。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老年教育的实践,还是只顾办老年大学;还是脱离社会力量的参与,脱离教育资源的凝聚,零打碎敲地聚合有限资源;还是“管办合一”、由某一部门办老年教育、超越权力范围独管老年教育;还是不搞社会合作、教育联盟,包揽各个档次的教育,那就同《规划》精神背道而驰。反规律行动,只能阻碍地区老年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规划》对于“主要任务”的论述,其第一项就是“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规定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二是“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老年教育”;三是“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这里,已显示出老年教育鲜明的层次性。学术委员会曾在《规划》起草阶段将我国老年教育的层次结构表述为“以党委政府办的老年大学为地区老年教育中心,以高等学校办老年教育为高端环节,以社区老年教育为老年教育的群众基础,以社会多元化办学为重要补充”的老年教育体系。教育部未采用我们的意见,但实际上承认我们所说的老年教育层次结构。我们认为:老年教育的层次性,一是由需求方的状况决定的。老年学员自身状况的层次性,包括年龄上的低龄、中龄、高龄三者并在的层次性;包括学历档次上的小学、中学、大学三者并存的层次性;包括职业分类上的蓝领、半蓝领、白领三者并存的层次性,各个层次的学员又互相交织。从这里,导出学习要求上的层次性,包括为了健康快乐的层次,为了文化养老的层次,为了开发潜能的层次,为了价值实现等由低到高的学习需求层次;引出课程设置上的层次性,包括娱乐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学术性课程、文化修养性课程的课程层次;最后引出办学等级上的层次性,包括初等老年教育层次、中等老年教育层次、高等老年教育层次。此项学理的价值在于:改变无层次的老年教育思想,把低层次要求看成是老年学员的普遍要求;改变上下一般粗的学校群体结构,使各级和各类学校探索形成自己的定位;指导老年教育的课程和教学,造成层次性的课程体系;改变老年大学各自孤立、同质办学、竞争生源的现象,建立老年教育联盟,合作建立老年教育体系。
《规划》在“主要任务”中第一款写了“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第二款写了“拓展老年教育发展路径”,下设三条:第一条写“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第二款写“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第三款写“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这里“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不仅对学校教育的创新有指路意义,而且关系到提高老年教育的吸引力,使老年教育的普及面不断扩大。
《规划》要求:“积极开展老年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养生保健、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家庭理财、闲暇生活、代际沟通、生命尊严等方面的教育。”其中,“丰富教育内容”实际上就是推进课程创新。我们曾经研究并得出结论,老年教育的课程创新有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横向拓展维度,就是扩大课程数量,把“教育超市”办得更大,更加琳琅满目。《规划》所提示的10个方面课程,有的还未在老年大学中开设,比如“代际沟通”和“生命尊严”课程。第二个维度是纵向提升维度,就是提升课程档次,深化课程内容。一种是学科性的提升,典型的是开设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课程。西方的老年大学,约有80%开设文、史、哲、美课程。前不久在山东召开的国际会议,AIUTA主席维拉斯发表一个调查报告,说法国老年大学中80%的学生是大学学历,所以80%的课程是文史哲。我们的省级老年大学本科生只占20%,大专生大约占30%,按维拉斯所说,应有20%的老年学员学习文史哲吧?可现在的各个省级老年大学学文史哲的没有那么大的比例,这种现象值得研究。第三个维度是与时俱进维度,就是开设应时的课程、时髦的课程。成都市双流区,针对农民转市民的时代潮流,开设“市民教育”课程,就是标准的第三维课程创新。
江苏省组织的一个课题组正在研究苏南、苏中、苏北的老年教育现代化问题。遇到的难题是怎样评价课程现代化。有一些解答是误解。其一是:现代科技课程开设比重是课程现代化的唯一内容,也是唯一指标,这显然是片面的;其二是:课程特色化和优质化是课程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指标,这也不完全。学术委员会研究的结论是:以课程是否贯彻和体现老年教育现代化理念为基本标准。按照这个理解,我们应从四个视角设想课程现代化的指标。视角一:教育公平化视角,得出的指标应是课程体系的一定宽度。就像《规划》所说:要“丰富教育内容”,使课程具有满足老年人要求的最大宽度,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广大老年人前来学习。视角二:开发潜能视角,得出的指标应是课程体系的一定梯度。娱乐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学术性课程——文化素养性课程:这是一个阶梯;普及性课程——提高性课程——研修性课程——创作性课程:这也是一个阶梯。这样的阶梯,引导老年人进取,逐渐开发潜能,成就老有所为的愿望。视角三:文化自信视角,得出的指标是以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的开设为代表的课程体系的一定高度,增强老年人的文化自信,使其成为现代中国老人的必备素养。视角四:与时俱进视角,得出的指标应是课程体系的一定时尚度。最新的实用信息技术的课程,最新的实用经济文化课程,都是课程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为了解决课程现代化的问题,我们还是倡导课程设置二原则的结合。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对此作了长期的研究。2007年7月的北戴河研修班,岳瑛教授介绍了国外的教育需求论,一种称“教育需要”,一种称“教育需求”,前者是受教育者感受到、意识到的需要,后者是受教育者并未感受到、意识到但受教育者为了提高生命生活质量必然要学的需求。在2008年开始的“中国特色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作了两度提升:第一度:将岳瑛介绍的两种教育需要取名为“感受性需要”和“本质性需要”,这样,教育的两种需要就和认识的两个层次联系在一起了;第二度:将两种教育需要的理论转化为两个课程设置的原则:针对“感受性需要”,提出了“适应性设置原则”;针对“本质性需要”,提出了“引导性设置原则”。上述的四个视角的课程现代化,都要把这两个原则运用起来。
这个学理也是从老年教育实践的生动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福建老年大学首先总结出“双轮驱动”的经验:一个轮子是“课堂教学”,对老年人“传道、授业、解惑”的最好方式仍然是课堂教学,也是最受他们欢迎的教育方式;另一个轮子是校园文化活动,这是消化知识、运用知识、提升它们文化价值的方式。和两个教育方式相适应的是班级建设和社团建设,它们也属于“两个轮子”。金陵老年大学创办的全国第一个“文史研究院”,建院时提出“学习、研究、创作三结合”的办院方针;后来又吸收26位退休的专业作家来院工作,形成了“凝聚和培养老年作家”的办院宗旨。从这里,我们总结出社团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新经验。最后,学术委员会把这样的经验提升为老年教育的两个教育渠道的理论见解。它们是相互区别的:课堂教学是传授和接纳的教育渠道,校园文化是熏陶和生命活跃的教育渠道;它们又是相互结合的: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基础,校园文化是教育的实验,每个老年人若活跃在二者之间,他们自身就是个结合体或融合体。老年教育比基础教育更加重视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或者说,实现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的结合是老年教育为全部教育做出的贡献。
在《规划》颁布以前的2015年11月,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已经为“中国老年大学‘开门办学’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立项。2016年11月课题结项时,《规划》已经颁布,我们认识到:《规划》所要求的“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与课题组研究的结果——“开门办学”是发展老年教育的正确理念,应当在全国老年大学中普遍贯彻起来。是否提“开门办学”,曾有两种不同意见,就在为此争论不休的时候,2016年5月28日《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的综合报道,第一个标题就是“面向信息挑战,高校须开门办学”,第二个标题“国际化,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必由之路”下的第一句话则是:“开门办学,已成为高校校长们的共识。”这意味着我国舆论界已经接受“开门办学”的重提,帮助课题组在老年大学开门办学问题上统一了认识。开门办学成为一种教育理论,是因为它有深厚的教育学术背景,马克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都是开门办学的学理基础,也有深刻的哲学依据,哲学系统论指明:系统具有开放性,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就是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过程。老年大学开门办学的典型代表是景德镇老年大学,他们概括出“社会化办学,办学社会化”的模式,就是社会和老年大学“双向开放、互惠共赢”,依靠社会资源的凝聚,增强办学力量,扩大学校影响力,为社会老年教育的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做出贡献。我们可以把“开门办学”看作是贯彻《规划》中“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要求的基本途径。
老年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老年教育管理学,后者又应“一分为二”:党委领导、政府统筹老年教育的“宏观管理学”;老年教育机构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微观管理学”。我们用很大气力创新这两门老年教育管理学。这方面最有意义的创新是“老年教育领导管理四种方式的历史逻辑分析”。它是由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立项的“老年教育领导管理方式的中观研究”课题组做出来的。其结论是:“老干部部门主管老年教育是老年教育初始阶段的客观需要;办学主体多元化是老年教育继续发展的必然产物;建立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老年教育领导机构势在必行;老年教育的教育属性呼吁教育部门牵头管理老年教育。”历史地看,这四种方式先后相继,各有自己赖以产生的环境和条件;逻辑地看,目前四种方式的并存是暂时的,从第一种方式开始,走向第四种方式,具有客观必然性。当老年教育面向社会办学、面向全体老年人办学时,第四种方式必成老年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终极方式。论证这个结论,课题组建立了两个评价性概念,一是“适应性评价”,凡合乎当时当地老年教育的客观环境和实际需要的,就是适应的,环境和条件是不断发展的,原有的适应性也会丧失,新的适应性必须再建。二是“效益评价”,包括动员组织社会力量的效益评价,凝聚教育资源的效益评价,老年教育公平度和普及度的效益评价。效益相形见绌的,必然加以改革。当前,各个省市区的老年教育界,都应认真学习《规划》对老年教育体制“管办分离”的创新规定,了解全国各地四种领导管理方式的历史与逻辑,检视本省市区目前所用的领导管理方式的适应性和管理效率,考虑领导管理方式转型的可能性,考察以上海为代表的第四种领导管理方式,它是面向全体老年人办老年教育必须采用的方式。
除了这10个理论问题以外,还有20多个理论创新成果,它们共同支撑着我国的老年教育实践。例如,我们在做“五个十工程”的省级校项目时,撰写了10所省级副省级校的《共同报告》,总结这些办得很好的老年大学的经验,它的第一条就是:“建设‘老年教育领导力强’的领导集体。”这是一个管理学问题。按照管理学原理,领导力是“领导者能够对他人施加影响、从而赢得追随者的能力”;“教育领导力”是学校具有专门素质和独特影响力的领导者的影响力,只有把这样的人组合成领导集体才能办好学校,老年教育机构也是如此。再如:我们开展了“老年大学制度创新”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这样的理论见解: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制度创新是老年大学实践创新的稳定性成果的法规化,是老年大学规范化和现代化的核心支点。课题组呼吁:各个老年大学要致力于《老年大学章程》的制定。
以上讲解和宣传老年教育的理论创新成果,其直接目的是把老年教育界学习《规划》的工作引向深入,把我们合乎《规划》精神的研究成果介绍给老年大学校长们,让《规划》精神被内心接受、化作自己的思想修养;进一步的目的是提高老年大学校长贯彻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和执行力。现在,我国老年大学校长队伍思想理论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但也存在理论上生疏、见解上肤浅、言论上轻率、行动上保守等问题。办好学校,有三大要素:校长、教师、教学方针。校长若不适应老年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学校是不可能办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