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雯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省宁波市 315012
精细化社区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洪 雯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省宁波市 315012
目的:探讨精细化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某社区医疗中心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精细化社区护理干预1年,然后进行干预前后效果评价。结果:患者干预后饮食、运动、用药、血压测量、情绪控制完全依从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精细化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精细化;社区护理干预;高血压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不断加深,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作息习惯等因素影响,导致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逐步上升。研究发现,该疾病与遗传、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患者不合理食用肥腻食品、抽烟以及喝酒等生活方式存在直接关系。随着社区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高,针对常见病早发现、预防以及治疗,对于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中以80例高血压患者为例,主要探讨精细化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样本选取时间:2014年1月-2015年6月;样本对象:某社区医疗中心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了解详细内容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检查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肝肾疾病、护理依从性差等患者。现将患者资料整理如下:男48例,女32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0.2±5.3)岁;患病时间:1-10年,平均患病时间:(5.3±1.4)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37例,初高中40例,小学3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精细化社区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根据研究目的组建社区护理干预小组,每组由1名医生和2名护理人员组成,为干预的每一位患者建立一份健康档案,主要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姓名、年龄以及职业等)以及临床资料(是否存在过敏史、服药情况等),然后针对患者实施专案管理,定期随访并加强跟踪记录,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制定以及修正护理方案。
1.2.2 测量血压
指派专门人员负责患者的血压测量工作,测量前指导其休息15-20min,如果收缩压、舒张压均分别≥140mmHg、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在社区护理干预期间,相隔2周进行1次血压测量。
1.2.3 干预内容
(1)健康教育。教育形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例如举办讲座、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讲述、建立网络平台进行内容推送等,内容包括疾病发生机制、诱发因素以及具体临床表现、遵医嘱服药的必要性,让患者明确认识血压控制的重要性。
(2)心理干预。高血压多数年龄偏大,心理承受能力较之青壮年更差,针对血压大幅升高时出现的“头晕、心率加快”等症状感到担忧以及害怕,因此极易增加心理负担,对于疾病控制极其不利。社区卫生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针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疏导,同时指导其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让其意识到疾病的危害性以及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大程度维持情绪稳定。
(3)饮食干预。高血压属于终身疾病,除了临床药物干预外,加强饮食控制也至关重要。社区卫生工作中需要指导患者饮食以低盐、低脂类食物为主,忌暴饮暴食、戒烟戒酒,可适当摄入一些鱼类、蛋类等动物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同时多食新鲜水果以及蔬菜,避免发生便秘。
(4)运动干预。经调查显示,运动能够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延缓衰老进程,运动量大的群体高血压发病率较之运动量少人群少30%,且适量的有氧运动还可增加血压控制效果[1]。患者由于平均血压较高,社区卫生实践中需要引导患者增加运动,同时选择合理的运动方案,可选择太极拳、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调整,频率1周3-4次,于晚饭后30min进行。
(5)用药指导。根据患者具体血压情况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严格遵循“小剂量、优先选择长效制剂”等用药原则,同时指导患者熟悉掌握用药时间、剂量、血压测量等基本干预内容,服药前主动告知患者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让患者做足心理准备,出现明显异常能够及时就医,同时也要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预防,进而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患者干预前后遵医(主要包括饮食、运动、用药、血压测量、情绪控制等方面)行为依从性,统计完全依从率。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19.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数据分析处理,遵医依从性(%、n)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
干预前患者饮食、运动、用药、血压测量、情绪控制完全依从率分别为 65.0%(42/80)、56.3%(45/80)、62.5%(50/80)、41.3%(33/80)、45.0%(36/80)。干预后患者饮食、运动、用药、血压测量、情绪控制完全依从率分别 为85.0%(68/80)、78.8%(63/80)、90.0%(72/80)、76.3%(61/80)、82.5%(66/80)。干预后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7.014、7.258、7.683、8.033、8.138;P<0.05)。
高血压是当前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调查显示,成年人群患有高血压人数约有18.8%,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2]。由于该疾病属于终身疾病,因此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但实际调查发现,多数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必要了解,对疾病重视程度不高,以致未定期进行血压测量,只是凭借自身感觉服药,例如症状不明显时就自行停药等,造成血压长期控制效果不稳定,极易损害心、脑、肝肾等靶器官。
精细化社区护理干预是当前新兴的一种护理干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地域集中化优势,通过实施健康指导、心理干预、饮食以及运动干预等措施,可有效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实现血压控制,同时可指导患者提高自身疾病管理能力和遵医依从性,对于并发症预防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干预后饮食、运动、用药、血压测量、情绪控制完全依从率明显上升,说明该护理干预模式优势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实现稳定长久的降压效果。
综上所述,精细化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1]许莉蓉.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1(03):114-116.
[2]刘丽卿,白霞,李瑾等.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2,25(0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