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华
北京老年医院 北京市 100095
老年患者心理特征及护理探究
石 华
北京老年医院 北京市 100095
目前,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患者康复的主因,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理护理的概念、目标及意义,然后分析了老年患者心理问题的主要特征,最后总结了做好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工作的有效办法。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心理特征;护理方法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人口基数逐年递增,而随之而来的就是老年患者量的增大,这给医院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老年患者不仅存在病情较重,病期较长、治疗效果不理想等特点,而且患病老人的心理健康一直存在着很大问题,这就导致很多老人住院期间情绪低落,结果不仅治疗效果差,而且还极易出现病情恶化问题。可见,心理问题已经是影响老年患者身体康复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那么必然会给老年人身体康复带来隐患。本文通过分析老年患者心理问题的基本特征来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护理人员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的有效办法。
1.1 基本概念
心理护理的定义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理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它是护理者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是增加患者自信,消除悲观情绪的最佳手段。
1.2 护理目标
心理护理的目标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或保持健康的护理过程,其基本目标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第二,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第三,缓解消极的心理状态。第四,消除不良的情绪反应。第五,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
1.3 护理意义
心理健康对患者恢复身体健康的影响很大,所以说,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非常重要。俗话说:“心情好,病就好了一半”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一个患者在遭受病痛折磨时,他的心理极易产生悲观情绪,他的思维也会产生消极思想,如果这时候没有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他的思想就会越来越消极,不仅会不积极配合治疗,更会加重病情恶化,尤其是对于那些丧失一部分自理能力的病人来说更是明显。可以说,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如果在护理工作中不加重视,那么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当一个人进入老年生活后,他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当老年人患病后,极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有关材料证明,调查员在对65-80岁间的60名患病老年人进行调查时发现:这些患病老人中的70%都已经有了消极情绪,其中,悲观人群为18%;孤独人群为23%;疑虑人群占16%;恐惧人群占13%,这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隐患,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这些老年人患者的心理特征。
2.1 逞强意识
一些老年患者尽管感觉到自己身体不适或者已经患有疾病,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情况透漏给儿女知道,他们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不承认自己有病,还会做出与自身条件不符的事情来掩盖自己的身体问题,这是老年人逞强意识作怪后的心理表现,他们这种过度的掩饰更说明了他自己的不自信。
2.2 自我意识强
老年人一旦进入老年生活后,他的自我意识就会增强,最为常见的表现就是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做事比较偏激固执,尤其是老人患病后更加明显,他们不愿意配合医生或者护士的一些建议和要求,往往做出与其相反的事情。
从以上内容中可看出,老年人在受到身体病痛折磨的同时,也极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为了缓解老年患者的消极情绪,增强老年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医护人员在治疗老年患者疾病的同时,也要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其具体护理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为了让治疗效果更加理想,首先就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只有让患者对医护人员充满信任,患者才能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才能奏效。在具体工作中,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要多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交流,用行动让患者感到温暖,从而达到让患者主动配合护理工作,消除患者心理问题的目的。
3.2 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
来年人一旦生病,他们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对各种事情都会猜疑,这是缺乏安全感的体现,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和开导,满足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紧张的情绪,让他们找到安全感,从而能够积极的面对病痛,配合医院的治疗工作。
3.3 让家属配合心理护理工作
患者家属是老年患者最为亲近的人,也是老年患者最为信任的人,只有得到患者家属的配合,才能让心理护理工作效果最佳。例如:当老年患者不信任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产生抵触情绪时,亲属的配合就变得相当重要,如果这时家属出言对老人进行开导,往往能够纠正老年患者的错误想法,从而让治疗工作更加顺利。
3.4 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面对老年人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的现状,许多大医院都已经设立了心理治疗科室,这里的医院人员会更加专业和权威,他们会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心理疏导,可以放松老年人的心态,缓解老年人的紧张情绪,让老年人得到关怀,找到温暖,解决老年患者的各种复杂心理问题。
面对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的现状,医护人员就要认清自己的责任,在对老年人进行疾病治疗的同时,也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从而消除老年的消极情绪,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要,让老年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工作,找到生活的自信,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1]张菊兰.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交流技巧[J].中国当代医药,2011(02).
[2]杭英.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1(02).
[3]陆艳.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