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虚拟,亦近亦远
这个时代是信息与虚拟的时代。自互联网诞生以来,一个架构于现实之上的世界便打开了大门。技术在改变当下的生活,虚拟在碰撞久存的现实。但面对这个虚拟的世界,我们不可置之不理,亦不能被其吞噬,而应该与它保持距离。
虚拟世界对个人充满诱惑,让无数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无底洞中,不少人患上了“信息焦虑症”,一旦脱离虚拟世界便会焦虑不安,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在生活中涌现。虚拟世界诱使人们向着脱离现实的方向走去,人们难以拒绝一个为自己定制的世界。
卡特在《共产网》中就曾表现出他对私人定制世界的担忧,太多以个人为中心的虚拟世界构建起来,是否会引入个人主义?失却外界辩证思想的输入,人们陷入自己单一的思想中不可自拔,是否会导致人际关系与社会形态的分崩离析?卡特的担忧在现实中逐渐显现出来,亲朋好友之间,不再热衷于相互走动,互诉心声,闲暇时间,大家的兴趣不约而同都集中在手机屏幕上,沉醉在虚拟世界中,向虚拟诉说心声。
社会在虚拟干涉下悄然改变。在那些可以匿名的虚拟世界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威胁不复存在。若一味地沉迷于虚拟世界,费孝通在 《乡土中国》中所说的那种以血缘维系的乡土社会恐怕也会逐步瓦解。如果每个人都成为互不干涉的独立小星球,个人主义一定会迅速滋长,破坏以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根基。
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我们的现实亦难缺虚拟。若只将虚拟作为一种工具,倒也不是难以接受。虚拟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购得心爱之物,无需远行也能遍览世界美景。虚拟是一场信息革命,让我们享受到信息传递的畅通快捷,也让社会发展的速度与效率得以飞速提升。
虚拟是对现实、对现代人的一场挑战,挑战我们面对诱惑的自制力,挑战我们对人类千万年来的传统生活与交流模式的珍视程度。让我们以理智而冷静的态度接受这场挑战,坦然接受虚拟的到来,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批判性地接受虚拟这柄双刃剑,接受它,用好它,与它保持距离,亦近亦远,方为正道。
整体评价:
这是一篇观点鲜明、立意深刻、具有现实意义的考场佳作。考生对“虚拟”展开辩证思考,先针砭时弊,指出了虚拟带给现实的负面影响——“低头族”的壮大、个人主义的滋生、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改变等,而后分析“虚拟”的正面意义,自然得出“面对虚拟,亦近亦远”的结论。
(何文魁 评价)
(责任编辑 张曹毓 春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