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 芳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中医医院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 663100
尿道结石采用超声诊断特点分析
权 芳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中医医院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 663100
目的:探究尿道结石患者诊断中通过超声诊断后取得的临床价值,并对其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尿道结石患者70例,且均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入院,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超声诊断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从超声诊断符合率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70例尿道结石患者中,结石位于前尿道和后尿道的诊断例数分别为20例及45例,后尿道结石患者中位于前列腺部和膜部的诊断例数分别为19例和26例。92.9%为超声诊断符合率。结论:尿道结石患者诊断中通过超声诊断后取得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有效检出,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尿道结石;超声诊断;特点
尿道结石属于泌尿系统疾病,该病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少见。女性患者尿路结石的发生部位多位于尿道憩室内[1]。疼痛、排尿困难、血尿、伴有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尿道压痛及硬结等是尿道结石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2],对患者危害性较大,需予以患者早期有效诊断和治疗。本文对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尿道结石患者诊断中通过超声诊断后取得的临床价值,并对其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文所示。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尿道结石患者,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分布在25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0±2.1)岁,病程分布在1个月到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在(3.5±1.1)个月。
1.2 临床诊断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患者均伴有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排尿困难、疼痛、血尿、硬结及尿道压痛等临床症状;
(2)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活动。
1.2.2 排除标准
(1)伴有心血管、脑血管疾病或癌症患者;
(2)不正常的肝功能和肾功能者;(3)对药物易产生过敏反应者。
1.3 方法
选择彩超诊断仪(飞利浦HD11),3.5-10MHz为探头频率。嘱患者将膀胱适度充盈,协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一般采取膀胱截石位或仰卧位。运用常规腹部探头在耻骨部位对男性后尿道及女性尿道进行仔细探查,可经直肠对部分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运用常规腹部探头及高频探头结合的方法,通过会阴部对男性前尿道进行探查,也可采用直接探查阴茎头体部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探查。对患者结石的数目、大小及部位情况进行仔细记录,对结石的具体位置进行动态随访,观察是否出现变化及是否出现消失的情况。
1.4 观察项目
观察诊断结果及诊断符合率情况。
(1)70例尿道结石患者中,超声漏诊和误诊例数分别为2例和3例,超声漏诊和误诊率分别为2.9%及4.3%。诊断符合例数为65例,诊断符合率为92.9%。结石位于前尿道和后尿道的诊断例数分别为20例及45例,诊断发生率分别为30.8%及69.2%。后尿道结石患者中位于前列腺部和膜部的诊断例数分别为19例和26例,诊断发生率分别为42.2%及57.8%。
(2)后尿道结石的声像图特征。65例诊断为尿道结石的患者中,有45例诊断为后尿道结石,在尿道结石中所占比重高于前尿道结石。其声像图特征主要表现为:有单个强回声光团在尿道内出现,并伴有声影存在。结石具有不规则的形态,主要显示为上下径长,前后径和左右径均较窄,且为强回声团,表现为长条状。具有极低的回声在横切面结石周围包绕。若患者尿道完全梗阻,可流出尿液,能够到达强回声团部位,不再流动的液性暗区。若患者尿道不完全梗阻,可流出尿液,能够到达强回声团部位,但具有较细和较慢的液性暗区。
临床研究表明,导致尿道结石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黏膜损伤、潴留性囊肿、感染、尿道狭窄、异物、憩室等原发性尿道结石及继发性尿道结石的影响等[3]。在对尿道结石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要与尿道狭窄、非特异性尿道炎、尿道痉挛及尿道异物等疾病的诊断相鉴别,以便提高诊断准确率[4]。临床治疗尿道结石的方法主要包括:尿道镜取石术、前尿道切开取石术、前尿道结石取石术及后尿道结石的处理等。尿道结石如果在尿道内长期停留,而得不到有效治疗,则尿道狭窄及尿道炎症的疾病极易发生,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尿道瘘及尿道周围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危害性较大[5]。因此为促进患者疾病快速恢复,加强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超声诊断技术具有密度分辨力高、检查方便、操作简单易行、费用低、安全性高、图像清晰、无创等特点,且在诊断尿道结石方面效果显著,能够使得尿道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有效提高[6]。本文通过对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尿道结石患者诊断中通过超声诊断后取得的临床价值,数据显示,超声漏诊和误诊率分别为2.9%及4.3%。诊断符合率为92.9%。30.8%及69.2%分别为结石位于前尿道和后尿道的诊断发生率。后尿道结石患者中位于前列腺部和膜部的诊断发生率分别为42.2%及57.8%。
综上所述,尿道结石患者诊断中通过超声诊断后取得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检出尿道结石,并能够对不同类型的结石进行准确辨别,为临床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对患者疾病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促进患者疾病快速恢复,存在显著推广应用价值。
[1]侯丽坤,李海鸣.经腹-会阴-直肠联合超声诊断后尿道结石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02):191.
[2]陈祖平,谢春眉,黄丽健等.经会阴部后尿道结石的超声诊断[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07):88-89,111.
[3]骆科美,韩锡铁,刘敏等.尿道结石的超声诊断[J].吉林医学,2012,33(18):3954-3954.
[4]梁飞,王东升.超声诊断男性后尿道结石29例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01):33-34.
[5]刘万秀,刘小莉,马冬玲等.高频彩色超声诊断小儿后尿道结石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6):174,176.
[6]李庆,谢江凌.经直肠腔内超声诊断后尿道结石的临床价值[J].西部医学,2013,25(02):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