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的临床资料分析与研究

2017-03-23 11:38:26王福海任洪义尹雅丽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玻璃体晶状体眼压

王福海 任洪义 尹雅丽 白 艳

青县人民医院眼科 河北省青县 062650

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的临床资料分析与研究

王福海 任洪义 尹雅丽 白 艳

青县人民医院眼科 河北省青县 062650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白内障合并不同程度眼底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同时进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对合并眼底病变的患者同时给予激光治疗或药物治疗,观察3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视力情况,人工晶状体位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术后有28只眼(84.85%)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术后视力提高在两行以上的有21只眼(63.64%),术后视力无改变的3只眼(9.1%)。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高眼压及炎症反应经治疗后均有缓解,能够在治疗后消失。结论: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的治疗,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眼底病变;晶状体超声乳化;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经统计糖尿病是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其中糖尿病性白内障是较为常见的,在临床上通常将糖尿病性白内障分为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假性糖尿病性白内障两种。为探讨璃体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1]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的临床疗效,以3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白内障合并不同程度眼底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3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患者均为二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平均血糖为7.94mmol/L,共33眼,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为(56.48±4.64)岁;糖尿病病程3~12年;晶状体浑浊情况:2级核15眼,3级核14眼,4级核4眼。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经检查后确诊为糖尿病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2)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 (2)沟通困难,具有感知障碍等。

1.3 治疗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手术前严格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将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合并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在术前经各个科室控制病情稳定后进行,并且治疗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术前进行常规的检查,对房角、眼压等进行检查,以及进行眼底照相、眼部A/B超检查,计算晶状体屈光度。

1.3.2 手术方法

手术均由同一医师主刀,均采用Alcon公司的超乳玻切一体机进行手术。所有患者均进行局部麻醉,麻醉后进行球后阻滞麻醉、结膜下浸润麻醉,在上方角膜缘进行穿刺,制作透明角膜切口,注入粘弹剂形成前房。连续环形撕囊,长度为6mm,水分层,水分离晶状体核,以负压400mmHg、能量50%超声乳化晶状体核,向囊袋内及前房注入粘弹剂,向囊袋内植入一枚可折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吸出粘弹剂、形成前房后关闭切口。在颞下方角膜缘后4mm、颞上方、鼻上方进行巩膜穿刺,经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法完全切除玻璃体和玻璃体后皮质,并且将增殖膜剥离,解除牵拉。如有活动性出血患者进行眼内电凝止血,用半导体532激光,200~300mW进行视网膜光凝,曝光时间为0.15~0.20s,根据患者的黄斑损害情况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后拆除巩膜缝线,在囊内植入晶状体、吸出粘弹剂后进行切口的缝合。

1.3.3 术后随访

在患者术后1~12个月进行随访,检查视力、眼底、眼压等情况,复查眼底荧光造影,术后根据情况在3~6月取出硅油。

1.4 评价标准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人工晶状体位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

所有手术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术后有28只眼(84.85%)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术后视力提高在两行以上的有21只眼(63.64%),术后视力无改变的3只眼(9.1%),其中1例为糖尿病黄斑病变,2例为视网膜广泛缺血造成术后视力恢复不佳。

2.2 并发症

30例糖尿病白内障眼底病变患者手术后均未脉络膜出血、晶状体后囊增生、角膜内皮失代偿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手术后早发生高眼压5只眼,3只为气体填充,两只为硅油填充。5例高眼压均经降眼压药物以及局部激素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12只眼出现轻度炎症反应,11例炎症反应较轻,1例炎症反应较重,表现为前房纤维素的渗出和角膜水肿,经过局部激素和散瞳进行治疗3天后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治疗5天后此症状消失。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又是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常见的有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眼底病变等,这些并发症是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眼底病变和白内障经常同时发生,二者也会相互影响,同时发生时只有唯一的一种治疗手段——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然而玻璃体切除术会加重白内障的病情发展,白内障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也会在手术中造成障碍,彻底清除白内障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视力,同时也可以使玻璃体手术中对晶状体的观察更为清楚,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的治疗[2],通过长时间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发现,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此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报道对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白内障合并不同程度眼底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人工晶状体位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可得出结论: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的治疗,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高鑫,王燕,任百祥等.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对老年白内障术后康复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6,28(02):248-250.

[2]孟振山.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的诊治探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z1):17-19.

猜你喜欢
玻璃体晶状体眼压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CT 表现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益寿宝典(2018年11期)2018-01-27 17:55:03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5-08-29 01:54:42
有晶状体眼IC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
干扰PDGFR-α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影响的探讨
兔小梁切除术后奥曲肽对眼压及滤过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