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7-03-23 11:38:26牟亚婷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脑出血康复

牟亚婷

故城县医院神经内五科 河北省衡水市 253800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牟亚婷

故城县医院神经内五科 河北省衡水市 253800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2月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n=30),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4253.16±103.56)元、住院时间(9.14±2.56)d,对照组对应为(5825.45±125.36)元、(14.56±4.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相比常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脑出血病人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进而一定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护理

脑出血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本病发病迅速,致死率特别是早期死亡率非常高,可达50%[1],且即使存活患者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后遗症,快速而有效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此类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2]。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特殊患者而制定的一种按时间先后顺序实施的标准化的护理方式,相比常规护理其更具计划性和预见性,可有效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本文由此出发,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诊断标准[3],排除:入院时间在72h以上患者;存在严重意识障碍、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非初次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0),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 (65.3±7.25) 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 (64.9±6.1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记录和观察患者的各项体征变化和临床症状,给患者进行相应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鼓励患者根据病症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运动等。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1)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由于患者存在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病症程度等多个方面差异,护理人员在制定临床护理计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参考国内外护理标准并结合治疗过程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主要内容包含:入院指导、饮食指导、康复训练、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等内容,同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计划实施。(2)实施过程。入院第1天,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入院指导工作,使患者充分认识医院的环境,及时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包括泌尿系统的感染情况、肺部情况、并发症情况等多个方面,并将评估的结果加以整理,便于临床护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从而有效地保障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入院2-6天,耐心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讲解脑出血疾病的相关知识,获得患者及家属信任,进而减少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对于昏迷患者,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家属交流,进行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体位及并发症方面的预防指导;入院1-2周,结合患者康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介绍康复锻炼的常见方法、康复锻炼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出院当日,嘱患者控制饮食,坚持康复锻炼,按时用药并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当日,给每位患者发放满意度的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70-79分为一般满意,69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同时,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15例,满意10例,一般满意4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6.67%; 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0例,满意6例,一般满意7例,不满意7例,满意度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 (4253.16±103.56)元,平均住院时间 (9.14±2.56)天;对照组中,平均住院费用 (5825.45±125.36)元,平均住院时间 (14.56±4.25)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制定的一种较新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根据护理计划开展护理工作,使得护理工作具有明确的计划性、目标性和针对性,进而有效地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保障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时间上要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的促进了患者康复,缩短了治疗时间,同时患者整体满意度也有所提升。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相比常规护理模式可更好的辅助脑出血患者康复,改善护患关系。

[1]王金兰,陈玉霞,彭红霞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1):13-14.

[2]张伟贞.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2,25(01):400.

[3]霍云云,刘华,师雪娇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0):75-77.

[4]陈泓颖,郭庆,梁隆芬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养生,2014,33(11):110.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脑出血康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8:08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人民周刊(2016年10期)2016-06-02 15:19:45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4年1期)2014-02-03 03: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