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主任医师 丁关庆
衡量人体营养状态的指标有很多种,包括临床情况检查、膳食营养计算、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等。体格测量又包括身高、体重、皮下脂肪厚度、体内脂肪的分布等,而临床实践中最常用、最简单、最有意义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围比(WHR)以及人体脂肪率。腰围作为腹型肥胖的指标,直接反映腹部脂肪堆积的多少,其临床重要性已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
1.体质指数用于衡量人体的营养状态是一个很好的指标,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没有性别特征,亦不适合所有人群,例如BMI经常把肌肉发达的健康人误认为体重过重,其实这些人是健康的。另一方面,BMI不能反映体内脂肪分布的差异,相当多BMI正常者,腰围已符合腹型肥胖的标准。因此,BMI必须与腰围等指标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2.腹型肥胖与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相关。有研究已经发现,在肥胖尤其是患有代谢综合征的腹型肥胖患者中,患高血压很普遍。而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患者极易产生胰岛素抵抗,继而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大约50%的高血压患者中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腰围未得到控制时,即使BMI得到控制,高血压发病风险依然明显增加。因此,与BMI相比,腰围是更合适的体脂评价指标。
3.腹型肥胖与血脂代谢障碍相关。肥胖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脂肪酸多增高,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胆结石的基础。
4.腹型肥胖与癌症发病相关。研究发现,在肥胖患者中,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等肿瘤的发病率较高。
总之,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是多种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以及癌症等的危险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它或为病因,或为诱因,或为加重因素,或兼而有之。
1.健康体检不测量腰围。目前很多体检单位,甚至有些比较大的体检单位,都未把测量腰围列入常规检查项目。
2.腰围测量位置不正确。①把腹围当作腰围。腹围是以脐为中心测量的水平围度,临床上用以测定腹水及其动态变化的指标。而腰围测量是用以衡量人体脂肪分布的指标。②腹部最膨隆处测量。腹部最膨隆处测量的腰围通常是商业上用以了解买衣服时裤腰的大小,并非医学上腰围的概念。③以双侧髂部水平为标准测出的围度。
3.测量腰围不规范。有些在单衣外测量,有些在饭后测量,有些不是水平围度而是斜形围度的读数,有些不是在呼气末测量。这些细小环节不注意,极易造成1~2厘米的误差。
1.被检者直立,双足自然分开30厘米左右,使体重均匀分布,两臂自然下垂,呼吸保持平稳,不要收腹。
2.空腹时测量。
3.暴露下胸和腹部。
4.放松,测量时皮尺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待呼气末读取数据,读数精确至1毫米。
5.测量部位。目前尚无一致共识,根据体表标志的不同,腰围测量部位有多种方法,但都是在第10肋至髂前上棘之间。常用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美国《人体测量标准参考手册》推荐的方法:从受检者前面看其侧腹最细部位测出的水平围度。该法容易操作。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方法:在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测出的水平围度。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方法:测量时沿右侧腋中线确定髂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中点(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
●胸骨的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将软尺围绕腰部一周。
●以第二腰椎为中心测出的水平围度。
腰围界限值国内专家和《指南》采用的标准不尽相同,2001年以前我国没有自己的腰围标准。2001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报告:男性正常腰围应<85厘米,≥85厘米为肥胖;女性腰围应<80厘米,≥80厘米为肥胖。
近几年,我国学者对一些人群通过磁共振技术精确测定腹内脂肪含量发现,中国人腹内脂肪面积≥80厘米2时判定代谢综合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对应腰围切点为男性87.5厘米、女性84.3厘米。以后的进一步研究都提示,将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作为中国人腹型肥胖的诊断切点较为合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采用了该标准。基于我国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的资料,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3年4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成人体重判定》,指出中心型肥胖的判定标准是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糖尿病2013年新指南》对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亦将腹型肥胖腰围以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为标准。
腰臀围比是腰围与臀围的比值,即腰围除以臀围。臀围的测量方法是,被检者双下肢并拢直立,两臂自然下垂,测量者将皮尺水平放在髋部左右大转子骨的尖端(或齐耻骨联合),围臀一周所测得的长度。腰臀围比的意义是用以确定人体脂肪主要是沉积在腹上部还是腹下部。腰臀围比界限值为男性<0.9,女性<0.8。
腰臀围比男性<0.9、女性<0.8时,提示内脏脂肪量对人体的危险较低;若男性≥0.9、女性≥0.8,则提示有增加慢性疾病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