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和
接受生病的自己
◎文/广和
板块邮箱:jiaa66@163.com
特别策划:与帕金森病和平共存?
全球大约有450万帕金森病患者,近一半在中国。帕金森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杀手”。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性疾病,特征性的表现是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目前的治疗方法以控制病程为主,而患者则要学会在拒绝疾病的世界里,接受生病的自己,与它和平共存。为了更广泛地普及帕金森病医学知识,提高人们对防治帕金森病的认识,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日”,促使帕金森病患者、他们的家人、专业医疗人员共同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编者
十年前,刚退休的我正准备实施环球旅行计划,一次体检让我的人生跌入谷底,我的后半生将会与帕金森扯上干系,缠联一起,无法摆脱。
记得当时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我很幸运,患病初期就能发现,利于控制病程,还告诉我控制的好不会影响寿命。可当时的我听了满腔怒火!会不会说话呀,得了治不好的病叫幸运?
因为只有右肩部的僵硬和嘴角偶尔的抽动,我一直心里不愿面对病情,刻意回避着系统专业的药物治疗。除了针灸按摩、运动锻炼之外,我几乎没有服用过一片左旋多巴类和其它辅助治疗药物。两年后,僵硬的肌肉已经开始让手指失掉了灵活性,变得毫无力量,连水龙头都拧不开。很快,静止性震颤就发展到一种常态,并且已经逐渐从最初的右侧延展到了左侧。每当受到外来刺激、情绪紧张亢奋或外部空间环境变小变窄,这种震颤更是势不可当,难以自制。比如说,我多年以来一直痴爱排球,每当电视直播比赛进入白热化时,肢体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抖动,让你无法坐着,不得不在踱步中欣赏比赛、期待战果。我还发现,这种震颤很会选择表现的场合和时机。每逢老友交谈、朋友会面、家人聚餐等人员较多的场合,它总能适时地瞅准机会,兴风作浪。而且你越是感到手足无措、越是想方设法加以阻止,它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就变得越发强烈,就像是故意与你为难作对,故意让你在家人和朋友面前出丑丢脸。
三年之后,由于肌肉僵硬的程度加剧,被寄予希望的康复锻炼也无法再继续了。我开始出现严重的抑郁症状,对身边所有的人和事完全丧失了兴趣,整个世界都变得黯然无光。关闭了手机,谢绝了交往,断绝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将自己紧紧包裹起来。
当时,我的绝望情绪已经达到了顶点,不止一次地谋划过结束生命、摆脱痛苦、减轻家人负担的路径和方法。这时,家人及时伸出了双手,拽住了即将掉入深渊的我。确诊帕金森病近四年后,在家人的陪护下,我走进了医院的神经内科。一系列的检查结果都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给我看病的教授耐心细致,他淡定平和、胸有成竹的职业素养,让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精神慰藉。教授认真听着我叙述长达四年时间里拒绝服药的非常规做法,没有半句批评指责,相反还表现出兴趣,这确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针对我对帕金森病人长期服药容易产生耐药性问题的担忧,教授作了耐心解释,从多角度做出说明,帮我消除顾虑。随后,给我开了药,告诉我晚上睡觉前服下,“今天晚上睡觉时你就可以自如地翻身了”。尽管我对这话将信将疑,但心里还是感觉到少有的喜悦和兴奋。走出医院,抬头仰望暮色初掩的天空,心情好像豁然了许多。被疾病和抑郁困扰了许久的阴冷昏暗的心,终于透入了一缕久违的星光。现在回想起来,那次就诊,对我来说更像是接受了一次心理治疗。在短短不到一小时里,教授不仅为我确定了服药治疗的具体方案,化解了隐匿心中多年的疑虑困惑,更重要的是让我对病情控制和未来生活燃起了希望、重拾了信心。
之后,按照医嘱我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很快病情便得到控制,甚至出现一些明显好转迹象,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都得到很大改善。尤其是在药效作用下,独自外出行走又变得可能。尽管走姿依然另类,依然拥有很高的回头率,可我已经学会接受生病的自己了。
今年是我患帕金森病的第十个年头,现在的我每天环绕大明湖行走一万步,风雨无阻。随着体质体能逐渐增强,从去年开始我每月爬一次山,虽然途中经常磕磕绊绊,但一直坚持。以我亲身经历,帕金森病人完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各自病情,采取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法,辅之以适度的运动锻炼,用“服药+锻炼”的治疗模式,使病情得到控制,尽可能缓解不可逆的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