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钱 程 武汉大学
自2008年全国第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数银在线在杭州诞生以来,杭州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标志性事件,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正式进军金融领域,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上线了一项增值业务“余额宝”。2014年10月16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正式成立,截至2017年6月底,余额宝规模已达到了1.43万亿元。余额宝已然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最大金融产品。
2014年,杭州市发布了《关于推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产业全面发展,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
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地方中小银行如何进行业务转型和创新发展?以杭州作为样本,通过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商业银行的实地考察,分析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银行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为地方中小银行业务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截至2016年,杭州共有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8家,其中4家同时具备开展移动支付业务资格(见表1)。
从纵向比较来看,杭州市互联网支付发展速度很快,2013年,杭州市互联网支付规模达到26663.8亿元,同比增长71.0%,移动支付规模达到9244.7亿元,同比增长1238.4%。2016年杭州通过支付宝实现支付人均达到18万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见表2)。
在P2P网络投融资方面,杭州虽然机构数量上不少,但与北京、深圳等地相比,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平台数量相对较少。目前,杭州最大的P2P网贷平台是微贷网,2016年,共促成交易24015笔,成交金额17.28亿元。
在众筹投融资领域,2014年5月24日,由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发起设立的“浙里投”股权众筹平台正式上线,借助互联网众筹模式,推广各类中小微企业小额融资项目。
表1 杭州市拥有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信息
表2 中国互联网支付分地区市场规模及占有率
在网络小贷方面,杭州具有领先优势,蚂蚁小贷是国内网络小贷的典型代表,截至2016年底,蚂蚁金服已向全球6亿消费者用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为数千万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线上和线下。
在供应链融资方面,杭州市也在积极推动,但是与北京(京东)、南京(苏宁易购)等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杭州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探索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余额宝”掀起宝类产品风潮后,杭州传统金融机构同时也进入了电子商务金融服务领域。杭州银行已经上线了微贷卡、微信银行、手机银行,及“金钱包”理财、智能账户等创新产品。
在互联网金融信息类门户领域,与北京、上海等相比,杭州的发展整体相对落后,但也有一些企业走在同行前列,如成立于2006年数米基金网是第一批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基金垂直网站,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基金垂直网站。同花顺金融服务网是一个综合性的金融信息门户网站,根据国际权威的全球网站流量统计网站Alexa的统计,同花顺在国内财经类网站排名一直稳居前10位。
互联网金融以其资金配置效率高、资金匹配成本低、支付快捷等优势开创了金融市场的新模式,并迅速得到了市场的响应,与此同时,这一金融模式的创新给传统商业银行,特别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地方中小银行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地方中小商业银行在客户基础、业务结构、盈利模式和管理方式上产生了系统性、全面性和持久性的改变。
信息中介的地位在弱化。互联网使资金双方的过往信誉直观、了然,资金供求双方不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寻找银行做信用中介,而是直接进行线上线下交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对商业银行的中介服务需求,银行脱媒现象由此产生并呈日益加剧的态势。银行的信息中介地位正在弱化。
支付中介的地位被部分替代。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时间、空间不再是经济活动的限制因素,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操作简易、交易便捷的客户体验。网络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这种灵活和个性化的经营模式,给客户带来了良好的支付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部分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职能。
资产业务受到影响。互联网融资类业务目前尚未威胁到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但长期来看,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必将对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形成直接冲击,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将会发生转变。凭借其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互联网融资可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设计产品及业务流程,为其提供更好的融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市场份额。
负债业务受到影响。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成本最低、最为优质的资金来源。以前凭借网点和客户优势,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资金来源优势,活期存款率普遍高于50%,但是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直接导致存款流失,用户转移。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金融的认识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投资和理财。随着货币基金“类现金”功能的完善以及互联网公司和基金公司携手入局,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总额面临冲击。
中间业务受到影响。商业银行按照中间业务的内涵出发,在产品功能和风险划分的基础上,将中间业务分为三类:收费类中间业务、信用交易类中间业务和风险交易类中间业务。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壮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受到了更强烈的冲击,尤其是收费类中间业务。主要体现在:第三方支付机构改变传统交易模式;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信用卡业务将逐渐退出市场。
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思路不一致,对风险控制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就支付结算类业务来讲,银行一般设立U盾和数字证书来保障客户支付安全。互联网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一般采取手机动态密码和邮箱验证的方式确认客户身份,这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相比于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融资类业务大大简化了贷款手续,借款人只需提供少量资信证明就可以迅速贷到所需资金,甚至无需抵押担保,融资成本相对而言低,而网络贷款企业的资金来源于追求较高财富增长率的投资人,投资收益相对而言高,融资双方各取所需。但是,我国当前整体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健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尚属空白,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旦问题出现,必将严重影响金融行业的整体秩序。
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始慢慢侵蚀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强烈的生存危机感。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转变发展观念,以创新的思维寻求转型发展之路,通过转型将互联网技术与原有金融业务相结合,拓展服务渠道,提升客户体验度,提高业务水平,从而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
加强沟通,共同构建更加全面的信用评价体系。银行应加强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合作,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记录和自己建立的信用记录作为诚信指数,作为衡量优质客户、银行发放贷款的重要依据;依托平台提供的信用记录和实时交易动态信息,将信息流和资金流加以匹配和管理,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对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这一点对于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客户尤为见效。合作共同开放金融产品。银行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第三方支付企业。第三方支付企业拥有巨大的客户群,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盈利空间。对于尚未获得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可以将其收购,成为自己支付平台的一部分;对已经获得牌照的支付企业,可以入股第三方支付企业,打造(第三方支付)小前台加大后台(银行)联盟,以便于共同开发产品和业务。
商业银行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客户需求作为服务的首要任务,将客户满意作为服务的最终目标,提高服务质量。要突出商业银行自身特色,改变以往只注重柜台等传统的服务形式。要发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深度挖掘潜在能力,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划分客户群,这对于中小商业银行尤其重要。
加强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竞争的核心还是金融产品的竞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金融产品创新的全面发展,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将成为商业银行服务客户、提高非利息收入的重要保障。商业银行应在加强产品盈利能力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产品收益水平和风险水平,调整现有产品结构,增加高收益、低风险产品的比例。以便捷实用和有趣为主旨设计开发产品,加强金融基础产品创新,推广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探索金融组合类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资源状况,对组织结构进行相应改变。组织结构创新是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依托,具体表现为:再造业务流程创新,合理的业务流程能降低商业银行运营成本,提高办事效率;产权改革创新,这需要逐渐将商业银行的“总分行制”变为“控股制”,将国有独资变为国有控股,可以通过股权激励等方法极大提高商业银行的主动性和活力;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建立全功能型支行,充分下放权力到各地支行,使支行成为一个独立的经营部门。将大型储蓄网点变成网点支行,按照不同地域成立特色支行,中小型储蓄网点形式保留,这样能压缩对客户需求的响应时间,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加强线上、线下联动。线上线下各有优势和特点,二者只有结合协同,才能优势互补。互联网金融一般擅长提供理财等标准化的线上产品,但线上服务始终无法完全取代线下服务。除了面对面的洽谈,需要实地办理的业务外,像债券承销、造价咨询、综合融资等非标准化的融资类业务,单笔金额大,综合化程度高,业务处理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需要针对客户“量体裁衣”,也都主要靠线下来做。传统商业银行拥有众多网点和优秀强大的客户经理团队,线下优势明显大于互联网金融,应当充分利用线下资源发展线上,实现线上线下互补。
引进信息科技人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人才结构主要基于经济与管理专业人员,而信息技术人员只占非常小的比例。而互联网金融却不同,专门从事数据分析的人员占比很高,这些分析人员在一个专业条线上,发挥着整体合力作用。
重视大数据技术应用,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商业银行要学习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数据深度挖掘应用等方面的经验,吸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现有数据体系整合,并在数据集中的基础上实现深层次数据挖掘,提升对于多种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以将数据集中带来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应该抓住机遇,利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等先进技术开展智能化管理,最大程度降低人为因素出错的概率;利用智能设备代替人工服务,降低经营中的人力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扩大服务范围;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电子基础设施,促进商业银行电子化,大力发展网络银行、手机银行。
商业银行在借鉴互联网经营模式以及与新金融合作的过程中,应当始终把风险控制摆在重要位置,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做好风险隔离和处理机制,特别要完善以线上金融为主的风险防控机制。
要完善以信用登记评定为基础的风险防控。首先传统商业银行应建立传统金融信用与电子商务信用相互补充,线上线下相补充的混合模式的信用等级评定机制。其次,对于客户违约信息的披露也将实现线上线下的对接,披露范围实现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全覆盖,增加违约成本。最后,进一步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风险管控的思路,可由总行对电子商务平台等进行集合授信,再由平台对商户分别授信,实现对风险的分层集合管理。
要规避互联网金融产品本身的风险。首先在互联网金融产品流程设计上做好事前控制,事中管理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风险控制。其次在互联网金融产品定位上,准确把握收益、流动性和风险等产品特性在客户价值主张中所占比重,实现产品的精确定位。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研发的各阶段,建立产品设计子模块共同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及所有设计者共同参与审核,将互联网金融产品从多角度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明确产品设计各阶段的风险管控要求,避免风险遗传。(本文为武汉大学社会调查专题研究项目,编号2017-130100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