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与中文引文数据库错引识别方法与成因解析
——以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的CSCD错引文献为例

2017-03-23 02:21■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论文错误期刊

■钟 镇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莲花街100号 450001

自科学引文数据库建立以来,引文分析已成为科学评价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如果引文中出现错误,不论是偶尔失误,有意失范,还是文献数据库的标引失误,最终都会进入引文数据库与科学共同体内部,对科技信息检索、引文分析与科研评价造成伤害,影响引文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与可信性。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及其CSCD错(施)引文献为样本,解析中文学术期刊与中文引文数据库中错误引文的特征、成因与影响,以引起中文学术期刊编辑部与数据库编制机构对错引现象的重视,并为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提供方法方面的借鉴。

受研究方法所限,本文所研究的错误引文主要是指形式上著录或标引错误的引文记录,而不深入讨论引用内容的正确性。为便于表述,将出现错误引文信息的施引方称为“错引××”,错引记录指向的被引方称为“错被引××”。

1 研究综述

1.1 作者引文错著

早在20世纪70年代,Garfield[1]就注意到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中有错误引文信息,科学信息研究所(ISI)为此构建了“Keysave”系统,纠正具备一定条件的错引信息[2]。同时,Garfield[3]也呼吁期刊编辑要认真对待错误引文现象。1989年,荷兰莱顿大学的Moed[4]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通过SCI数据库(时为CD版)引文检索记录,考察了5种期刊的错误引文分布特征,认为产生部分错误引文的原因在于个别作者的“引文复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Simkin和Roychowdhury[5-6],通过对错误引文的长期观察,发现不同错引类型在频度分布上呈现齐普夫分布特征,即指数递减规律。两位学者据此推测,期刊论文中70%的文末参考文献来自于对其他论文文末引文的复制。

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注意到一些中文学术期刊的外文引文信息存在著录错误[7-8],以定性讨论为主。2000年以后,国内学者对错误引文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开始采用定量实证研究方法。其中部分研究显示,转引或二手引用是导致错误引文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9-10]。在抑控对策研究方面,许多学者分别从作者、编辑乃至数据库多个层面提出了较多有价值的建议[11-13]。尽管通过错引现象揭示潜藏于背后的引文失范行为是错误引文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4],但是绝大多数的相关研究仍以定性讨论为主[15-16],缺少大样本的统计分析研究。因此,探索一种基于中文引文数据库的错误引文识别方法,对于解析中文论文错误引文的成因并抑控错误引文发生就显得十分重要。

1.2 引文数据库标引错误

在目前国外的研究中,认为引文数据库中的信息标引错误主要是由信息录入错误所致[17]。在解析数据库的错误引文信息时,Garfield[1]曾发现数据库中的个别错引记录是由信息录入错误所致,而非作者错著。此外, Moed[4]在错引样本中发现,至少有27条错引记录属于数据库的引文信息标引错误,另外有2条记录是数据库将被引文献题录信息标引错误所致。通过3种期刊的抽样分析, Buchanan[18]认为SCI中标引型错误引文的比例在1.2%~6.9%之间。除Web of Science(以下简称WoS)之外,国际上其他著名的一些引文数据库,如Scopus、谷歌学术(Google Scholar)和SciFinder(CA,化学文摘数据库在线版)[19],也都发现存在引文信息乃至题录信息标引错误的情况。

中文引文数据库信息标引错误的专题研究成果十分有限,相关研究大多是在资源建设与抑控机制讨论中有所提及。目前,引文数据库信息质量控制的研究有很多来自数据库的编制机构。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苏新宁教授等多次撰文阐述了中国社会科学索引数据库(CSSCI)的设计原理与信息纠错机制[13,20-21];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研究人员也讨论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信息准确性保障机制[22]与外包数据质量控制方法[23]。此外,也有少量基于第三方视角的引文数据库质量评价研究[24-26]。从已有成果的技术路线角度分析,缺少系统性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已经成为制约中文引文数据库错标现象研究进一步展开的主要瓶颈。

2 CSCD错误引文信息的识别方法

通过引文数据库提供的“被引参考文献检索”(以下称为“引文检索”)功能发现异常引文记录并加以判别是识别错引信息的重要路径,研究错误引文的识别方法主要基于CSCD(WoS平台版本)展开,并以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为案例加以验证。CSCD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编制,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2.1 错误引文采集方法

与WoS类似,CSCD为每篇收录论文在文末参考文献都建立了独立的引文记录,并可通过引文检索功能检索。图1为引文检索的中间结果页面:每行对应一条独立的引文记录,右起第一列提供被引文献“题录页面”指向链接;右起第二列为该“引文”的“CSCD施引文献”数量,可通过勾选标记检索。

图1 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被引参考文献检索中间结果

一般来说,当被引文献为非收录内容时,如各类图书、报告、非收录期刊或收录期刊的非收录内容,指向链接为空。但是,当引文记录与收录(被引)文献的匹配出现问题时,也会造成指向链接缺失,并同时导致施引与被引文献在数据库中无法建立引文关系。WoS平台将出现上述情况的引文记录称为“引文变体”,是引文数据库中错引现象较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通过引文检索发现引文变体,是识别错引记录与采集错引文献相对高效的方法。以图1为例,第1条引文变体缘于施引作者的姓名错著(第一作者“王巍”错著为第二作者“朱兰”),第2条引文变体则是由于施引作者将卷码遗漏所致。

2.2 错误引文分类筛选方法

图2 引文数据库错误引文信息成因分类

依据文献调研与前期预研的结果[14,27],引文数据库中错引记录主要分为作者错著与数据库错标2种情况,见图2。作者错著可分为一般性错著与失范性错著(如引文复制、引文杜撰);依据发生位置,数据库错标则可分为施引文献的引文信息错标(以下简称“引文错标”)与被引文献的题录信息错标(以下简称“论文错标”)2种情况。

为区分作者错著与数据库错标2种类型,国际上一般采用跨数据库引文信息核对的方法分类筛选。对于同一条错引信息,如2个或2个以上的引文数据库表征相同,则视为错著,反之则说明一个数据库出现了错标的情况。借鉴该思路,采用较为原始三方比对方式,即比较CSCD错误引文信息、“原始施引文献”的引文信息与“原始被引文献”的题录信息(原始文献信息来自中国知网与维普等全文数据库),完成错误引文分类筛选,具体技术路线见图3。需要说明的是,除CSCD和CSSCI外(两者的重叠性较低),国内鲜有中文引文数据库同时具备引文检索与大批量引文信息“套录下载”功能,难以直接应用多个引文数据库完成引文信息核对。

图3 中文期刊错误引文信息识别与分类筛选的技术路线

3 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错引文献及其错引记录的成因解析

3.1 被引期刊与错引文献样本概况

选择2005年的《中华妇产科杂志》作为错被引目标期刊。该刊创刊于1953年,现任主编为郎景和院士,影响因子在《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2005年卷)》中的妇产与生殖领域排序第1,代表了我国妇产科学理论研究的较高水平。在CSCD中,该刊2005年的论文共计收录287篇,均为研究型或综述型论文,数量略少于中国知网(315篇)与万方数据库(302篇)的检索结果。依据通常所采用的一般检索与统计方法,该刊2005年论文在2005—2014年期间被“正常引用”了725次,h指数为10。

错引样本的引文检索式为:被引著作:(中华妇产科杂志)AND 被引年份:(2005)AND时间跨度:(2005—2014)AND索引:CSCD。引文窗口截至2014年,一方面希望能够降低近2年新收录期刊数据回溯对统计结果重复性的影响;另一方面10年期的引文窗口易于观察错误引文的变化趋势。

依据该检索式,共提取到错引案例86例,涉及错被引论文60篇,包括44篇错著引用,5篇错标引用,8篇既被错标又被错著(错著与错标分属不同错引案例,但均指向同一篇被引论文),另有3篇被引论文自身的索引信息出现标引错误;涉及错(施)引文献103篇中的106条错(施)引记录,其中有3篇错引文献(编号分别为CSCD:2947217、3479515和3526221)出现了2条错引记录。部分论文存在多种错被引形式,导致错引案例数与记录数显著高于错被引论文篇数。以本案例错被引频度最高的两篇论文为例(编号CSCD:1907415和1987200),错被引的频次均为4次,一个涉及了2个2频度错引案例,另一个则涉及了4个1频度错引案例。

3.2 错引记录的分布特征

依据错引字段差异将错著案例分为卷码错、页码错、(被引作者)姓名错3种单一错著类型,以及卷页双错、(姓)名卷双错2种复合错著类型。除此之外,经标题核对,另有10条错著记录指向的被引文献来自其他年份(年份错著),或是名称相近的其他期刊(期刊名称错著),统一归类为期刊错著(简称“期刊错”)而不再细分。由于标引错误引文的样本较小,只依据引用方向将错标案例分为引文错标与论文错标2组。

表1 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CSCD施引文献错引记录分布

由表1可知,错引样本具有以下3个特征:第一,总体错引率略大于10%,“正常”与错引记录的比例接近7…1(725…106),略高于国外相关研究的统计结果,这可能是统计中将错著与错标统一归类为错引结果所致;第二,作者错著是引文数据库错引记录形成的主要原因,所有错标型错引加起来也只占错引总体的25%左右,而其中论文错标的比例更是不到10%,反映了CSCD较高的数据准确性;第三,从错著字段的统计结果发现,页码最易发生错误,其次为卷码,作者姓名书写错误的情况较为少见,显示长串数字出错概率更高。此外,在案例研究中,未发现页(码)(姓)名双错以及卷码、页码和作者三错的复合错著类型。

3.3 作者错著的成因解析

《中华妇产科杂志》早在2000年前,就开始在正文页较为显著的位置标注卷、期、页信息。2005年,该刊共出版1卷12期,卷码为40,均可通过国内主要全文数据库获取全文信息,具有较高的可检索性与可访问性。但统计结果显示,该刊2005年的论文有52篇论文在引用时被错误著录,错被引总频次高达79次,显然并不是简单一句“作者笔误”所能解释。通过对比相关数据,认为样本中的引文错著可能由以下5方面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作用所致。

3.3.1 陌生情境引用

虽然同属医学学科,但不同专科之间的研究范式有时存在一定差异,而这种差异有可能反映到期刊文献著录与编辑规则之中,并导致在引文著录或编辑时出现一定偏差。对比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主要的正确与错误施引期刊,见表2,可以发现期刊自引的错著比例(正确与错著比为98…2)明显低于其他主要施引期刊(《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引用该刊的正确与错著比为60…9)。其次,正确与错著施引期刊的名录与排序差异较为明显,显示两组期刊的作者在引文采纳习惯上存在不同,“学术圈子”的交集相对较小。

表2 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主要的正确与错误施引期刊

如表3所示,错引样本中包含了9个涉及“姓名错”的错著案例,许多为近音或近形字错误,见表3案例1~7,很有可能与作者或编辑的文字编码输入方法有关。案例3将“李巍”输入成“李魏”属于典型的拼音编码相近(近音字)输入错误;案例5将“水”输入成“永”则是比较显著的五笔编码相近(近形字)输入错误。值得注意的是,案例8~9均由作者将第二作者著录为第一作者而产生。

表3 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施引期刊作者著录错误

3.3.3 卷码信息著录错误

“卷期不分”是本次案例研究中引文错著的重要表现形式,具体分为“卷期错位”(卷码与页码位置对调)与“以期代卷”(使用期码作为卷码)2种形式。在20多个与“卷码”有关的引文错著记录中,一半以上都可归因于“卷期不分”,包括“以期代卷”(14例)、“卷期错位”(4例)。卷码错引占比如此之高,实际上缘于作者对著录规则的理解性偏差,不了解卷码的含义,忽视卷码对于引文记录数据库定位的重要性。

3.3.4 引文复制

样本中重复出现的引文错著共计7例,但错引频度较低,均为2。此外,7个案例皆为卷码(V)或页码(P)单一错引类型,包括2个卷码错与5个页码错案例,见表4。

表4 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重复错引案例

通过核对错引文献的作者与引文信息,发现案例3、5、7属于作者自引错著并自引复制。此外,通过核对错引与被错引作者后,可以确认样本中没有其他自引错著现象。对于表4中的其他重复错引案例,由于CSCD收录期刊相对有限,且错引频次相对较低,难以肯定是否存在引文复制行为。

特别指出的是,引文复制并非只发生在重复错引案例中。表3中案例8的姓名错著,实际涉及了2篇有前后引用关系的错引文献(编号分别为CSCD:3041480和3479463),并存在显著的引文复制痕迹。两篇错引文献都将第二作者杨孜当作第一作者著录,但后发表论文在引用先发表论文的同时,还将杨孜发文的页码也著录错误,使得两篇错引文献分属不同错引案例。

3.3.5 “不完全”转引错误

语言能力的限制让我无法体验到最精华、最有趣的部分,这一晚显得略有失落感,但当我发现全场都是本地人参与,我们是唯一的中国孩子时,又不觉骄傲于我们能体验一些当地难得的活动,回想起来还是很令人难忘。

如表5所示,期刊错引可划分为“来源性错误”(案例1~5)与“年份性错误”(案例6~9)2个类别,前者来自于《中华妇产科杂志》之外的其他期刊,后者则来自该刊其他年份(非2005年)。案例9较为特殊,为预引用案例。被引文献2005年应当是录用,但2006年才正式刊出,因此作者在“自引”时著录的实际是录用年份,并且未著录其他字段。仔细观察表5可知,除期刊名称外,案例1、2、5的错著字段数量都在2个以上,显然超过了一般笔误的范畴。可能的解释是,施引文献作者从其他文献获取了部分引文信息(即二手文献),但条目信息有缺失。在不经过检索确认的情况下,为保证参考文献格式的完整性,作者在转引的基础上“补充”了其他字段的内容。

表5 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CSCD施引文献中期刊错引案例

*《中国妇幼保健》非CSCD收录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为“引文检索”结果统计而得。

3.4 数据库错标的成因解析

错标型错引与错著型错引在数据库中的表现形式类似,但成因却大相径庭。

3.4.1 引文错标的成因解析

研究样本中包含了18条引文错标记录,涉及10篇被引文献,见表6。通过分析错标字段的特征,发现样本中的引文错标成因主要来自于以下3个方面。

第一,匹配失效。引文记录未出现的显著的著录错误,但却无法与被引文献建立正常的链接关系。表6中案例1为典型代表,引文记录实际被引频次较高(合计7次),但论文的数据库被引频次却显示为0,说明问题并非作者错著,而是数据库的匹配算法出现了某种误差。

第二,卷码缺失。表6中案例4~8的其他字段均正确,但因缺少卷码难以定位而成为“错引记录”。通过文献调研发现,我国不少学者在著录引文时都不太重视卷码信息,甚至部分期刊也不提供编码信息导致“无卷可著”,使得卷码遗漏在中文期刊论文中成为多发现象,同时也不被视为“错著”。但在CSCD中,卷码是引文记录的主要定位字段,一旦缺失,直接影响引文链接,导致“错引记录”。

第三,输入错误。重要索引字段信息录入错误,导致错引记录,表6中案例9~10即属于该类型。从2个案例的错标形式分析,字形十分接近,应是文字识别技术不完善或录入人员疏忽所致。

表6 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引文错标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在样本中,引文错标与引文错著往往相伴出现,在涉及引文错标的10篇被引文献中,其中7篇在被引用时也发生过错著的情况,说明引文错标与引文错著在成因方面具有一定的耦合性。

3.4.2 论文错标的成因解析

论文错标往往都只是1~2个字符的错误,但由于发生在关键索引字段,导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错配结果。在CSCD中,2005年《中国妇产科杂志》共计有3篇论文(被引文献)出现了标引错误,见表7,包括1篇页码错标和2篇作者姓名错标,并由此产生了11条“数据库错引记录”。从错误形式分析,应是文字识别技术不完善所导致的近形字替代所致。

表7 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论文错标案例

由表7可知,由于页码和作者信息错标,案例1~2成为了CSCD中的零被引论文,而实际上至少分别被引用1次和8次(还可能存在其他错引形式)。比较有趣的是案例3,虽然CSCD将其作者“吴小华”错标为“吴小云”,但该篇论文在数据库中仍显示被引用1次,且施引记录标注的是“吴小华”。与引文错著和引文错标相比,论文错标负面影响较为显著,但总体发生概率极低。如果能辅以更为有效的纠错机制,应该能够有效避免论文错标的发生。

3.5 错误引文的影响评估

围绕样本案例,错引现象的初步评估结果如下。

3.5.1 引文错著的影响评估

引文错著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对于期刊的影响相对有限。一方面,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共有52篇论文在CSCD中出现了被错引著录,接近该刊论文总数的20%;另一方面,引文错著的总频次只有69次,错著率并未超过10%。换言之,引文错著虽然导致该刊影响因子降低,但作用区间不大。此外,错著引用与正常引用曲线的变化趋势较为相近,各年的错著率相对接近,显示错引概率与被引频次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见图4。

图4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2014年被引曲线

在论文层面,以h核为标准(被引频次不小于该刊2005年的h指数)定义高被引论文,统计了错被引论文在高被引与零被引两个分组的论文篇数,见表8。对比两个分组可以归纳错被引论文的2个特征。

第一,高被引论文错被引的概率高于其他论文,且错被引频次相对较高。该刊h核论文共计10篇,其中50%(5篇)被错引,并且涵盖了错被引频次最高(4次)的2篇论文。

第二,作者错著可能是引文数据库零被引论文产生的原因之一,但较低的错被引频次则表明造成论文低被引或零被引还存在其他因素。样本中共有9篇零被引论文被错著引用,但错引频次仅有1次。换言之,即使没有错引,9篇论文在数据库中也仍是低被引论文。

表8 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错被引论文分布

3.5.2 数据库错标的影响评估

数据库错标所导致的错误引文记录在引文数据库中属于小概率事件,波及范围小,对期刊评价结果几乎不产生影响。但在单篇论文层面,一旦出现论文错标(如表7)及类似匹配算法问题导致的引文错标(如表6中案例1~3),则会直接导致“低/零被引论文”,应引起作者、读者、期刊编辑部及数据库提供商的重视。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通过文献调研,以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的错引文献为实证案例,讨论了中文期刊与中文引文数据库中错误引文的识别方法,基于案例分析结果初步解析错引现象的成因及影响,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通过引文检索功能检索引文变体记录,是发现和识别中文期刊与中文引文数据库错引记录的有效路径之一。

第二,引文数据库中错误引文主要构成有2类,即作者错著与数据库错标。作者错著可分为一般性错著与失范性错著(包括引文复制、引而不注等)2种类型;数据库错标所导致的错引记录可以分为(施引文献)引文错标与(被引文献)论文错标2种情况。

第三,陌生情境引用、字型编码或拼音编码相近及著录规则理解性偏差是造成作者引文错著的主要原因,而同类型多频度的错著引用及涉及期刊名称在内的多字段错著引用都潜在含有引文复制或不完全二手引文信息的补充引用等学术不端因素。虽然作者引文错著现象的波及范围较为广泛,但对期刊评价结果的影响相对有限,也并非产生低/零被引论文的决定性因素。

第四,匹配算法的某些缺陷、施引文献作者的引文卷码著录遗漏及数据库信息导入方法不完善是造成数据库错标型错引记录的主要原因。虽然数据库错标的发生概率较小,但对于单篇论文的评价有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甚至会导致不应有的低/零被引论文出现。

4.2 建议讨论

错误引文在阻碍科学信息正常交流的同时损害了引文的“科学承认”机制,并导致引文分析与文献计量研究的准确性与可信性受到影响,因而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有效抑控此类现象。

第一,在宏观层面要呼吁学会、科研机构、期刊等部门联合起来,端正学风,倡导科学引用,抵制引文失范现象;另一方面,科研工作者自身也要提高对参考文献引用准确性与规范性的认知程度。在研究中,部分错误引文来自于二手文献转引,甚至有些缘于自引,这些错误都是学者不重视引文价值与规范所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包括《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在内的很多期刊投稿系统,已经引入引文检测机制,预警监测错误引文,有效降低了错引现象。

第二,完善引文数据库的信息录入方式与引文信息纠错算法。文字识别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在提高引文数据库的信息导入效率的同时,可能加大了信息错标的概率,因而相关部门应当不定期地测试和完善现有的信息输入方法和技术,降低错标的风险。而且通过改进纠错算法,修正相对微小的错著信息,也是提高数据库信息准确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进行中国知网(CNKI)全文检索时,发现一些原本被错著的引文在建立引文关系链接时,由数据库进行了纠正,指向了正确的被引文献。

第三,建立涵盖所有利益相关主体在内的错误引文报告机制。由于错误引文的形式较为多样,成因较为复杂,因此有效的错引抑控机制需要作者(被引方)、读者(施引方)、期刊编辑部、数据库提供机构,以及科学共同体中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建立包括申报、监测、警告、惩戒或奖励等措施在内的错误引文报告平台,实现对错误引文乃至失范引文的有效抑控。

4.3 研究设想

部分结论主要基于CSCD医学类这一个相对较小的样本集合,年份也相对较早,因而研究结论的局限性较为显著。在后续的研究中,计划将研究扩展到其他学科与其他引文数据库,并选择近期的研究样本,对错引现象的识别方法与产生原因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深度研究解析。

[1] Garfield E. Errors-theirs,ours and yours[J].EssaysofanInformationScientist,1974,76(2):80-81.

[2] Garfield E. Project Keysave-ISI′s new online system for keying citations corrects errors[J].EssaysofanInformationScientist,1977,78(3):42-44.

[3] Garfield E. Journal editors awaken to the impact of citation errors[J].CurrentContents,1990,41:5-13.

[4] Moed H F,Vriens M. Possible inaccuracies occurring in 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ofInformationScience,1989,15(2):95-107.

[5] Simkin M V,Roychowdhury V P. Read before you cite[J].ComplexSystems,2003,14(3):269-274.

[6] Simkin M V,Roychowdhury V P. Stochastic modeling of citation slips[J].Scientometrics,2005,62(3):367-384.

[7] 潘伯荣. 期刊文献中年卷期页的著录规范[J]. 编辑学报,1993,5(3):161-164.

[8] 曹金盛. 参考文献外国作者姓名书写错误分析[J]. 科技与出版,1997,3:31.

[9] 张菊,钟均行. 医学期刊中参考文献引用错误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6):845-847.

[10] 董时军. 医学稿件中几种隐蔽的参考文献引用错误辨析[J]. 编辑学报,2007,19(2):103-104.

[11] 赵秋民. 科技期刊参考文献著录错误分析及防范对策[J]. 编辑之友,2009,29(6):47-49.

[12] 陈先军. 文后参考文献引著质量及其审查方法[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9):1145-1148.

[13] 苏新宁. 引文索引数据质量控制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7(2):76-78.

[14] 梁立明,钟镇. 错引现象折射出的科学家群体引文失范行为:以Nature上一篇19万次高频引用论文的错引记录为例[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6):62-65.

[15] 赵贤瑶. 引文失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23):257-260.

[16] 刘应竹. 学术论文中的引文失范问题刍议[J]. 编辑学报,2014,26(1):7-9.

[17] Franceschini F,Maisano D,Mastrogiacomo L. Errors in DOI indexing by bibliometric databases[J].Scientometrics,2015,102(3):2181-2186.

[18] Buchanan R A. Accuracy of cited references:The role of citation databases[J].College&ResearchLibraries,2006,67(4):292-303.

[19] Li J,Burnham J F,Lemley T,etal. Citation analysis:Comparison of web of science©,scopusTM,SciFinder©,and google scholar[J].JournalofElectronicResourcesinMedicalLibraries,2010,7(3):196-217.

[20] 苏新宁.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设计[J]. 情报学报,2000,19(4):290-295.

[21] 苏新宁.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的设计与应用价值[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5):95-102.

[22] 胡晓青,张建勇. 数据库检索系统可用性评价指标与实证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3(2):46-50.

[23] 陆耘. 外包数据质量控制初探: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为例[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33(4):95-97.

[24] 蒋鸿标. 引文数据质量控制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14,(9):81-86.

[25] 宋宇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 记录的缺失与重复[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4):81-83.

[26] 张友谊,刘春.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质量问题研究[J]. 情报杂志,2012,31(1):21-24.

[27] Liang L,Zhong Z,Rousseau R. Scientists′ referencing (mis) behavior revealed by the dissemination network of referencing errors[J].Scientometrics,2014,101(3):1973-1986.

猜你喜欢
论文错误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在错误中成长
期刊问答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不犯同样错误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