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学沦为“排行榜里的大学”

2017-03-23 10:43郭立场
新西部 2017年1期
关键词:排行榜一流大学

郭立场

考取一个好大学是所有学子的梦想,那么什么样的大学才算是好大学呢?2017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 日前发布,本次排名系第三次发布,展示了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500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位列前三。与2016年相比,排名前十的高校变化不大,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仍然分列四、五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排名均上升1位,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略有下滑。

大学排行榜既不是始于今天,也不是滥觞于中国。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出现了层次、类型不一的大学排行榜,有民间研究机构和官方研究机构的排行榜,有世界大学和国内大学的排行榜,有综合和分类大学的排行榜。随着大学排行榜的日渐流行,围绕大学排行榜对学生、高校和政府影响的争论也日益白热化。尽管教育部曾经明确表示不赞成不支持搞大学排行榜,但由于社会需求的存在,排行榜的生命力顽强,数量也看涨,指标打架、互有攻讦,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迄今为止,我国尚无统一与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而且由于参评机构众多,评价的侧重点不一,由此产生的排名即便对同一所学校也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倘若某些大学因自己“榜上有名”而窃喜,甚至因此忘却了自身的使命,或者为了追求“榜上有名”而放弃办学初衷,非但就此失去了大学排行榜的内在意义,也不利于现代大学的成长和发展。前段时间,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就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在不符合科学精神的评估及评价体系下,大学很有可能沦为大学排行榜里的大学,“一流大学”成为指标化和数字里的“一流大学”。与大学排行榜相对应的评价、评估方法,正在成为一种“制度”,污染着“学术空气”,而依据排名来“挑大学,选专业”,非但不靠谱,还会误人。

诚然,一所高校不重视大学排行榜是不可能的,但过于依赖排行榜也是不理智的。中国大学排行榜要走出误区,真正步入健康的轨道,不仅有赖于理性的回归,更有赖于责任的重塑,离不开制度规范、信息服务和监督管理。

大学排名不是为排名而排名,大学排行榜不能陷入单单排名的误区,枯燥的数字排名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从美英等国的大学评价来看,一流大学之所以名列前茅,重在大学综合实力的表现。但一流大学最核心的还是其独特的社会声望和学术声誉,老牌的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通过长期的积累已奠定了崇高的社会声望和学术声誉,从而稳居大学排行榜的前列。国外知名的大学排行榜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是因为他们在对大学排名时考虑了很多重要的因素,如排行榜的读者对象、类型、结构、分类排名方法、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数据来源等,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值得我国学习。

何谓世界一流大学?曾担任十载哈佛大学校长的陆登庭教授在谈到一流大学的概念时,用四个“一流”加以概述: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评价。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教授也认为,中国高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如资金、师资、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等。用布鲁贝克的话来说,人们开始强调自由教育的后果,那就意味着“从理性主义哲学转向实用主义哲学”,从纽曼的“大学理想”转向克尔的“大学用处”。

因此,大学排行榜设立的指标应能够包含與解答学生、家长及其他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即高校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教育,能给学生带来多少服务。换言之,大学排行榜的存在不能回避现实的问题,关键是高校如何通过排名寻找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进一步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实现大踏步向一流大学迈进。

猜你喜欢
排行榜一流大学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排行榜
至善
排行榜
排行榜
美妆排行榜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