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茶树种子育苗与造林种植技术

2017-03-23 12:08李振屏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育苗种植造林

李振屏

[摘 要] 闡述宁洱县古茶树种子育苗与造林种植主要做法和经验,要注意的问题,旨在提高茶树种子育苗与造林种植水平。

[关键词] 古茶树 种子 育苗 造林 种植

[中图分类号] S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103-01

在学校里学专业课时老师重点讲解的是茶叶短穗扦插育苗技术,实作也是短穗扦插育苗,90年参加工作以来接触的都是无性系茶树良种育苗与推广。后来受景迈山、困鹿山、老班章古树茶的影响,迫切要求人们发展茶树种子育苗与造林种植。普洱茶最佳原料来源于种子育苗,古树茶必须是有性系茶种。到2006-2010年普洱市各个县(区)开始茶树林种植,宁洱县安排我和几位同事共同育苗,总计育苗面积45亩,茶苗出圃数500余万株,完成茶树林种植2.8万亩。现将古树茶种子育苗与造林种植技术归纳如下:

1 种子繁殖

茶树种子繁殖既可直播又可育苗移栽。宁洱县因干湿季分明,并且冬、春连续少雨干旱,直播一般难以全苗,故多采用育苗移栽。

1.1 采种园

要获得质优、量大的茶子,就必须抓好对采收茶子的茶园的管理,促进茶树开花旺盛、坐果率高而种子饱满。而我市古茶树种子要求茶树树龄100年以上。

1.2 适时采收

茶籽采收一般在霜降前后十天左右为适宜,成熟茶籽的特征是:果皮呈绿褐色、无光泽,背缝线开裂或将要开裂,剥开果皮,种壳硬脆呈棕褐色或黑褐色,富有光泽;种壳内子叶饱满,呈乳白色。茶果采收后,应及时摊晾在干燥阴凉的室内,避免日晒雨淋,使果壳失水开裂后便于剥取种子,摊放厚度以5-10cm,为宜,每日翻拌1-2次,使之失水均匀,并防止茶果皮发热、霉烂变质摊放十天左右,即可剥取茶籽。

1.3 茶籽贮运

茶籽采收后如不马上冬播,必须进行贮藏。具体方法有:①堆藏法:在阴凉干燥的室内,地面铺3-4cm厚的干湿适中的细沙,每层种子或湿沙均厚3-4cm,共3-4层,堆高30cm为宜。尔后盖上一层稻草保湿,隔两周左右或面层细沙泛白时适量淋水。②沟藏法:种子数量多时采用。挖宽1m,深25-35cm的沟,在沟底铺5-10cm厚的干草或细沙,草上再铺20cm厚的干草,然后覆盖成中高70cm的屋脊形土堆,每隔2米安置一个通气竹筒,筒顶加盖子以防雨水进入,四周开深25-40cm、宽40cm的沟。此法最长可贮藏茶籽6个月。③畦藏法: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平坦地块,做成宽1.3m左右畦。畦面上铺约3cm厚的细沙,上摊放约4cm厚茶籽,盖上细沙,再摊茶籽,如此相间铺放2-3层,在最上层沙上再盖上黄土,并适当压紧,土上用草覆盖。

包装运输:一般来说,短途运输种子,可直接用麻袋、竹筐、草袋或木箱等简易包装,单件重量不超过25kg。长途运输,需用长60cm、宽35cm、高30cm的木箱包装,每箱装20kg左右为宜。

1.4 播种育庙

①苗圃地的选择与整理

土壤PH值4.5-5.5之间,土层深度不小于40cm,以壤土为好;肥力中等以上。地势平坦、高燥,地下水位低;排灌良好,雨季不积水,旱季易浇灌。全面翻耕,深度在30cm左右,翻耕前可将基肥先撒在土面上,翻耕时混入土层中。基肥用量为每亩1500-2000kg腐熟厩肥或150-200kg菜饼,加过磷酸钙40kg。翻耕整地后即可作畦。畦长10-20米、畦宽1-1.3米、畦高随地势土质而定,一般平地10cm左右,水田20-25cm。畦间水沟宽40cm。

②播种

播种前将茶籽侵入清水中,每天换水一次,3-4天后除去浮籽取沉下的茶籽播种。播种时间以11-12月为好(春播2-3月)。

播种方法有穴播、撒播、单粒条播、窄幅条播或宽幅条播等方法。苗圃播种要求适度密播。窄幅条播行距为15-20cm,播幅5cm左右,每亩播种量150kg左右。宽幅条播行距为20-25cm,播幅15-20cm。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冬播可深些,春播可浅些。播后覆3-5cm细土。冬播时可在畦面上盖一层干茅草或用地膜覆盖,翌年2-4月间茶籽开始出苗时揭去干草、地膜。

③幼苗培育

抗旱、防晒:畦上苗出齐后,如遇多日不雨,要及时浇水。同时要在畦上设遮阴网进行遮阴,以防烈日灼伤。旱情结束后,应及时揭去遮阴物。

施肥:大部分茶籽出苗后,即可追肥。开始用加水5-10倍的稀人粪尿浇施,以后提高浓度,并掺入0.5﹪左右的磷酸二氢钾施用,每亩每次使用量为1500-2000kg液肥。

除草及病虫害防治:杂草易与幼苗争肥,必须及时除去,雨后或浇水后及时连根拔除。要特别注意地下害虫的为害,地下害虫可用碎饼粉、糖麸等掺入农药诱杀或人工捕杀;根结线虫病可用二溴氯丙烷、呋喃丹、线虫磷等农药进行防治。

1.5 茶苗出圃与运输

出圃苗高超过30cm时,可在出圃前3-5天距地25cm处剪去主枝。如主根过长,也可剪去部分。如苗地土壤干燥,应先 进行灌溉,尽量少伤根,多带土,挖出的苗木,按级分装,分别移栽。

装运:茶苗出圃需外运时,以100株捆成一束,用泥浆蘸根后,以5-10捆用编织袋包住根部,捆成大捆。

2 造林种植

2.1 茶地选择与开挖

土壤条件要求深1米以上,PH值4.0-6.5之间为宜,也可借指示植物确定,凡长有映山红(杜鹃花)、蕨类、油茶、杉木、水冬瓜、杨梅等植物的地方适宜种茶,并要求地下水位低于1-2米以下,排水良好,多数坡度在30度以下;尽量选南坡为茶地。

种植穴开挖,如果要求等高开穴,不开梯,那么行距可用2-3米,株距2米,每亩100-150穴左右,坡度越大,数量越少。穴的深度为50×60cm。开挖时,从下向上依次开挖,挖时注意把表土(20-30cm)和心土(30-40cm)分开堆于穴的两旁,挖好后须日晒熟化1-2个月回填,回填时必须注意先填表土与基肥拌匀;再回生土填满并高出地面15-20cm,以防种植后下陷落塘;回填前需每穴先施入基肥,一般施过磷酸钙0.3kg及腐熟厩肥2-3kg。

2.2 实生苗定植与管理

我县茶苗移栽一般在雨季来临的6-7月。移栽前在穴中预先开好深30-45cm的种植坑。种植时,一手拿茶苗,扶正于坑中,另一手将土填入坑内,填至一半时,用手轻提1-2cm,后用双手的拇指、食指、中指一起用力并向根的两侧挤压,然后继续填土压紧,直至苗根茎处为止。植后如遇雨则可不浇水,晴天则应在土壤紧压后进行浇水,尔后再铺上一层细泥,以减少水分蒸发。

初期管理,移栽的茶苗,在其幼苗期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必须认真细心的培育管理,才能确保茶苗健壮生长。因此,初期管理的重点在于精心护苗,确保全苗、壮苗。第一年的任务可概括为:抗旱、防霜、除草、施肥、间苗补缺。

到10-11月旱季初期,在茶苗根部附近用手拔除杂草。苗根30cm以内浅锄5-7cm,30cm以外可进行10-15cm的中耕除草,并提土培根。结合耕锄每穴环施入50g左右的复合肥,施肥时距茶苗根茎15-20cm处开沟,施后盖土。

第三年一般需耕锄2-3次。第一次在5月;第二次在8-9月;第三次在11-12月进行。每次耕锄都结合施肥一次,施肥量每穴为50-100g茶叶专用肥。施肥时氮、磷、钾可按2:2:1的比例配施。结合翻耕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厩肥2-5kg左右或饼肥200g-500g左右。

2.3 化学药剂使用

无论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的使用一定要按照使用说明科学的配制使用,适合当地使用农药能节省大量人工,并促进茶树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茶树种植与茶叶加工 蔡新

[2]普洱市茶树林种植技术规程

猜你喜欢
育苗种植造林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