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7-03-23 11:57章军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机插秧水稻现状

章军

[摘 要] 农业机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多年来,农业机械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农机化效益日益显著,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宁国市是个山区县市,人口38万人,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在5万以上,水田面积达17万亩,以粮油种植为主。近年来,市农机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广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以解决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瓶颈”。目前机耕、机收率都达到99%,水稻机插秧却成为机械化发展的一块短板,阻碍了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231-01

1 全市水稻机插秧现状

近年来,宁国市农机局始终把水稻机插秧推广作为促进农业生产和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结合国家对农机具补贴的政策,大力推广应用水稻机插秧技术,自07年以来每年都召开了机插秧现场会,并先后建立了42个试验示范(点)基地,对水稻机插秧的宣传、推广和提高农民的认识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农民购机热情和使用机械的愿望越来越高涨,有力地促进了机插秧的发展,经过多年来的推广示范,全市插秧机从无到有, 插秧面积也逐年扩大,但总体还处于示范发展阶段。

1.1 机具数量

目前全市拥有各类插秧机47台,育秧生产线5条。纵向来看,全市07年保有量为2台,08年保有量为10台,到现在的47台,每年都在相应的增长,发展势头良好;横向来看,与宣州区、郎溪县等地存在很大的差距,郎溪县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插秧机保有量就有20多台,宣州区插秧机更多,因此发展插秧机的任务非常艰巨;从全市种植面积来看,插秧机的数量远远不够,发展空间相当大。

1.2 机插秧面积

截止目前,全市机插秧面积为3000亩左右。纵向来看,全市07年机插秧面积为200亩,08年机插面积为500亩,到现在的3000亩,每年也相应的增长,机插秧也越来越受到农民的欢迎;横向来看,与宣州区、郎溪县等地存在很大的差距,郎溪县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每年机插秧面积达3000亩,宣州区机插秧面积更大,从全市水稻种植面积来看,机插秧面积仅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2%左右,机插秧的发展空间相当大。

1.3 分布状况

从全市机插秧分布来看,19个乡镇办事处有港口、河沥、中溪、宁墩、梅林、天湖、青龙、方塘、霞西等乡镇建立了示范点(基地),推广区域分布在水稻主产区;从推广面来看,由于机插秧起步时,农机部门紧紧依靠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开展示范推广,因此,全市插秧机基本集中在农机大户手中,以服务自己作业为主,机插面积则主要集中在种粮大户。

1.4 经营模式

目前来看,全市机插秧的经营模式主要有2种,一是种植大户自己育秧自己插;二是农机大户实行跨区作业,农户自己育秧(但数量很少)。

2 加快水稻育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的条件成熟

一是经济条件成熟。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特别是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积累了一定资本,具备购买插秧机等农业机械的经济实力。二是技术条件成熟。水稻育插秧技术和插秧机具已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已相当成熟,适应性强。三是市场条件成熟。随着留守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农村迫切需要育插秧等机械化作业服务代替人力劳动。四是政策条件成熟。2004年以来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纷纷出台,明确提出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等农机化技术。

3 制约水稻机插秧的主要问题

3.1 农民对水稻机插秧的认识不足

一是机械插秧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农民对于机械插秧提高生产效率、节本增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机械插秧分为前期的育秧、后期的机插,时间相对较长,工艺较繁琐,导致大部分插秧由人工来完成或选择简单的人工抛秧和撒播。三是受传统水稻种植方式的影响,大部分农民对用插秧机插秧还持观望态度,机插秧是否能成活,是否影响长势,是否影响产量等等,顾虑还很多。

3.2 育秧技术瓶颈制约

水稻机插秧要求进行规格化育秧,秧土准备、铺土、播种、洒水、盖土、秧苗管理等技术工艺流程非常的繁琐,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对于书本中的标准方法很难听懂,他们更愿意用简单的方法来处理农田,因此对这项新技术又想去尝试又怕失败,导致大部分人敬而远之。

3.3 农村土地的经营模式制约

一是劳动产出小。全市大部分地区农民每人只有1亩地,全家一共才有4-5亩的地,按照育秧插秧的比例1:80-100,每户只需育秧0.05亩,但也要花费同样的精力,许多人不愿意自己育秧;二是由于田块小,机械作业效率相对低下;三是每家每户育出的秧苗大小规格不一样,导致插秧环节效果不好,作业效率低。

3.4 规格化育秧、机插秧的经营模式的不完善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难点在育秧,育秧不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育秧的经营模式问题,也就是由谁来育秧,供秧的问题由谁来解决。从目前全市几种育秧模式来看,都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农机大户方面,因為水稻的育插秧的时间是小麦的收获季节,农机大户都从事机收、机耕等多种农机作业,农机大户一边从事机收作业,一边育秧导致机手的精力不足,照应不足等问题;二是种粮大户方面,由于育秧季节正是种粮大户收获粮食的季节,种粮大户自育秧同样存在着难以两头兼顾等问题;三是对于更多的农户来说,分散育秧的成本,劳动强度都是较大的,在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作业茬口不利于衔接等问题。因此,完善经营模式迫在眉睫。

4 推广机插秧的对策

4.1 创新示范方式,加强组织引导,扩大机插影响

水稻机插秧作为一项新技术, 要想使广大的群众完全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相关部门的做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要不间断的召开不同形式的水稻机插秧示范现场会,组织广大群众和相关的农机人员进行现场观摩,加强对其的认识性。以及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宣传来提高对水稻机插秧认识。 二是监督和逐步扩大示范基地,特别是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内,大规模的建立示范区,要做到建即成功,起到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扩大影响。三是和水稻插秧机生产企业合作,对于品牌插秧机建立专业示范区,利用与合作企业的技术优势有效的解决好水稻机插秧相关问题,从而解决掉农民的用机之忧、维护之忧、服务之忧,提高农民的信任度,鼓励和带动农民发展机插秧。四是积极与粮食生产企业合作,以企业牵头、农机服务、农民参与的方式,建立粮食生产企业机插秧示范区,吸引农民投资机插秧。

4.2 注重技术培训,强化服务指导

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从育秧、秧苗管理到机械操作等各个环节都必须认真把握,农民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关系到推广的成功与失败。一是积极组织开展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学习和掌握水稻机插秧技术要领,在技术培训中、要做到服务指导严格规范、精益求精,采用理论与实践、农机与农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二是及时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基层、田间地头,真正的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和机械的检修工作、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服务,使农民放心购买和使用插秧机;三是建立插秧机专业维修服务网络,对于重点机型、保有量大的机型,引导生产企业与相关部门合作,以县级为单位,建立特约维修服务点,解决农民购机用机的后顾之忧;四是为农民选准机型,搞好机械的对比试验,不断改进技术要领,为农民选择适应本地水稻生产、质量好、服务优的插秧机。

4.3 培育专业市场,创新发展模式

一是培育和发展专业化服务组织,扶持发展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主体的机械化育插秧大户、基层合作组织、专业服务公司,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采取承包作业和订单作业、跨区作业等不同模式推广发展水稻机插秧。二是培训和发展专业化的水稻育秧服务组织和专业户,发展规模化育秧、商品化供秧,既解决农民自己育秧难的问题,又节约的成本、提高了效益。

4.4 争取政府支持,加大行政推動

一项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行政的推动。在水稻机插秧推广起步阶段,要争取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推广工作,加强领导,加大推动力度。要逐步建立以国家为导向,农民和农村集体投资为主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新机制,继续实施购置水稻插秧机50%的购机补贴政策或者直接对机插秧作业实施补贴,调动农民购机和机插秧的积极性;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实施水稻机插秧培训财政补贴政策,开展对农民免费技术培训与服务;从资金信贷、技术扶持、政策优惠等方面,发展壮大各类机插秧服务组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等项目,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步伐,逐步实现田、渠、路相配套,努力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猜你喜欢
机插秧水稻现状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一季水稻
水稻花
水稻钵体育苗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机插秧市场化推广缓慢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