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庆
摘 要:目前,在我院宝玉石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比例失衡现象较严重,为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研究通过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实习中观察的放大能力,解决各种宝石内含物及玉石结构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化繁为简、化微观为宏观,化机械记忆为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宝玉石实践教学环节中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引言
我院资源系宝石专业学生2014级4个班160人,2015级7个班260人,2016级7个班230人,专业教师仅6人,师生比严重失调,《宝石鉴定》是宝石专业的重点课程,而宝石内含物的教学是《宝石鉴定》教学的过程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不易懂、找不到、难观察,学生在学习中难于理解和掌握;一对一指导,费时费力、教学进展缓慢是教师教学中的很难解决的的困扰,所以有必要对提高宝石专业显微观察教学效果的研究。故本文以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资源系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专业做为研究对象。[1]
一、放大观察教学的重要性
宝石放大观察(内含物或包裹体)及玉石结构观察教学是《宝石鉴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宝石鉴定的相关仪器中,首推显微镜。因为一般仪器测试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时,因为二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所以只能提供相同或相近的参考性的鉴定参数,不能对二者做出肯定性的结论,若要得到最终结论,只能以其内含物的分析做出判断,即需要在10-45倍放大观察下才可得到主要关键性参数和答案,如气态、液态、固态包裹体等内含物特征。而《红宝石分级》(GB/T32863-2016)与《蓝宝石分级》(GB/T32862-2016)的推出,鉴别合成及天然宝石、区分宝石产地等,更使显微镜观察成为宝石鉴定教学里最为重要的基础![2]
二、宝石放大观察教学现状
当前,我院放大观察(内含物或包裹体)及玉石结构观察的裎教学中由于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这样直接影响到宝石放大观察教学质量。通过调查学生普遍反映:对于老师讲解的相关宝石放大观察的理论很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他们也会操作显微镜,但是在宝石放大观察的时候他们很盲目,不知道要观察什么,大部分的放大观察现象和特征需要请教老师的指导和辅导才会被发现,而且老师在课堂上实验过程中一次只能辅导一名学生,而其它学生的时间大部分都在等待中浪费掉,整堂课学习效率极低,学习效果也很差。学生们的学习始终处在被动的状态,尤其在《宝石鉴定》实训中,学生自主实验时表现得更明显,甚至个别学生出现厌学、逃课现象。[3]
教师多数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差,没有学习热情;有的找不到老师所说的宝石内含物特征,有的找到了也不确定或者不知道所观察到的图像究竟是什么;整节课教师都在教室里不停重复的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寻找特征包裹体或内含物,解答学生的提问,以确保能学生弄懂学会,教师的工作量大、工作任务重,但是宝石放大观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并未因此得到提高,教学的质量反而越来越差,学生在课堂上有效观察到宝石内含物的机会也不是很多。
三、提高宝石内含物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宝石内含物及玉石结构的教学对宝玉石鉴定专业有着无法比拟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宝石内含物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教-学-做”一体, 是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 是教师教、学生学、动手做三环节的统一,理论知识学习和能力素质训练的无缝对接。在宝石内含物及玉石结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通过精选有教学意义的样本及特征包体图片展示的教学方法,提高宝石内含物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的学习以往的被动转变为主动,帮助引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宝石内含物及玉石结构,将老师所讲的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观察实践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地能力,为学生对宝石内含物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1.教学模式的升级
(1)学生应用胶水和薄玻璃片自制观察样本,自学显微镜对焦及观察镜下现象,要求学生熟悉操作显微镜对焦系统及熟练应用顶光照明和底光照明并区别亮域和暗域照明,并应用自己的手机在目镜筒成像拍摄记录观察照片分享于QQ或微信群中,交流经验、探讨顶光底光应用区别、完成作业,教师直接应用投影QQ或微信群信息,在实验室现场分析评判学生作业情况。此方法可以缓解学生多,问题多,样本少,教师少的种种问题。
(2)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合作,选取并分别配制有教学意义的教学样本供学生学习和考试使用。样本的选取以区分内部包体和外部包体为第一任务组;以区分气液包体和固态包体为第二任务组;以区分天然宝石和合成方法及充填、扩散处理宝石为第三任务组;以区分翡翠A货、翡翠B货、翡翠C货、翡翠B+C货及翡翠D货为第四任务组;以区分软玉和石英岩及相似玉石为第五任务组。在考试时对每个学生这五组成绩进行蛛网状分析,对学生所掌握的显微镜下观察能力进行分析,得出学各项生能力如何,在之后集中实训的过程中予以针对性的加强和提高。
(3)教师对比借鉴相关的著作,制作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宝石内含物及玉石结构标准课件并打印制作卡片配以学生自主实践时使用,样本选取以有教学意义并具有代表性样本为主,课件制做参照钻石的净度素描图并辅以文字解释说明。[4]
(4)教师可以选取对放大观察有兴趣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在准备教学时先把教学样本展示给他们,待上课后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实验时他们渗透到各个实验组中,学生在观察时,如找不到目标向教师提问时,也可以由兴趣小组同学代为解答,以便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教学
(1)应用单反相机或CCD成像链接显微镜进行联机操作,通过投影仪或显示器直接把顯微世界的景象直观展示给学生们,制作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专属宝石鉴定卡片及配套课件及实践考试信息化试题,使学生学的更符合学院特色教学、学院专有教学。
(2) 教师通过QQ群、微信群、微博、网络直播等形式及各种教学APP软件平台与学生在线上进行分享教学成果、实验图片及宝石内含物、玉石结构方面专著资料,并添加宝石专家学者、一线质检工作者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和学习。
结语
本教学研究是对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的有益尝试,为今后教学以及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方向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以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应用,缓解了教学的压力(学生多,问题多,样本少,教师少)的问题,使学生学习理解更透彻,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对学生进行平行班教学对比,从学生的期末学习成绩,实验能力,钻石、贵金属、宝玉石质检员中、高级技能证通过率等方面均可以明显看出应用上述方法的实验班级的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在宝石内含物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借鉴相关的著作,完善“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宝石内含物及玉石结构标准课件”,促使宝石内含物及玉石结构的教学活动既能够迎合相关理论、新国标和研究的发展潮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宝石内含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谢浩 裴景成 黄欣 等 提高宝石内含物教学质量的教学研究 [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3年 6月 Vol.15 No. 2 51-55
[2]姜拓 提高宝石内含物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研究 [J] 创新教育 72
[3]崔中杰, 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探索与实践——以宝石学课程为例[J]. 科技信息,2012 年28
[4]陈涛《宝石学现代测试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探讨[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3 年04 期.